第一百二十一章 - 科举官途 - 参果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科举官途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湖广怀安县知县郑光启奏,已将铁冶私营政令下达,百姓称颂、乡民拥护。今有大小商人二十八名认购怀安县铁冶房十所,共得白银七十二万八千两。下官悉数呈上,望陛下派工部官员立即展开私营铁冶房督造计划。此番政令,不与民争利,造福天下苍生,得此明主实乃大明百姓之福。微臣听闻此乃工部郎中林清林大人所倡议,臣躬请皇上嘉奖于林大人,为天下百姓忧思忧虑,鞠躬尽瘁!”

刘全幼年净身进宫,声音便也尖细,平日里朝臣们听惯了刘全在朝堂上尖细的声音,倒也习惯。可是今天,刘全尖利的声音每说一句,传入大家耳中就显得如此不堪入耳,恨不得掩耳不闻!

三封奏折其实讲的都是同一件事,所有人听完之后,都是心绪翻腾、面色潮红!若不是朝堂之上不能左顾右盼,此刻站在前面的大臣就恨不得转过头去狠狠瞪上一眼林清!

他怎么敢?这帮子小儿怎么敢?!还想出了这样的办法,简直匪夷所思!

他们自以为林清不过是初入朝堂一年多的嫩头青,虽然掌握了火枪那样的神器,得到了永康帝的支持,可是那又怎么样?他们在地方上辛辛苦苦数十年,积累起来的人脉、关系,是你林清一个还未及弱冠的小儿可以撼动的了的?

在他们眼里,林清固然是一个大才、鬼才,可是很多东西不是你有本事就可以为所欲为的。林清再厉害,政令喊得再响,他们若是不松手,你可以蹦Q到哪里去?

虽然当时孟景荣被强逼着认可了开放私营铁冶的这道政令,其他人也或是真心支持或是被逼无奈,让政令发了下去。只是那些真的关乎他们利益,把握着朝堂命脉的大臣心里门儿清,这事成不了,且让他乖乖在工部研究他那些武器。

只是万万没想到,林清竟然说动了他那些同年,一帮子毛小伙还真敢就在地方上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甚至这样的结果比他们预计中的更加可怕!

如果说他们能承受的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政令真的下达下去,也有人去老老实实的执行了,但是好歹也就和前朝一般。他们虽然不能完全控制铁价,但是至少可以自己马上派亲信开立铁冶房,买卖一批奴仆乘机做大,上头又有人照着,缴税方面根本不用担忧。借此照样能在其中大捞特捞,只不过繁琐一些,更要花些精力,之前的布局全部被打乱而已。

可是谁能知道,林清这一招,一下子釜底抽薪,打的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若是按照林清定下的条例走下来,那些第一批认购私营铁冶房的商人会源源不断地得到工部的技术支持,他们的产量也会大大提高,钢铁价格下滑,他们根本无力再去把持这个市场,若是和他们去竞争,无疑就是在做赔本买卖!

更可怕的是,有了林清这样的计策,每年这些商人要交多少税收那是明明白白的,技术掌握在工部,每年的出产量透明,那些商人根本不敢过多欺瞒。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安排在地方上的人根本插不进手了!

好啊!非常好!全方面堵死了他们的去路!而且更为可怕的是,林清的三个同年,还都成功了!这些功绩以银票的形式老老实实地躺在永康帝的案头,一共两百三十万两白银啊!这是**裸地打了群臣一个重重的耳光!

这还只是三个小小县城,若是真的举国推广,那么国库中又要多出多少银子?!

听到两百三十万两白银的时候,就连黄友仁都感觉到自己呼吸滞了滞!

而高明远则是想的更多,这样巨额的银两,林清的三位同年竟然能真的直接上报?或许贪下些许,这辈子也就够了?见微知著,足以可见林清此人不仅仅自身城府极深,就连识人之术都异常精明!

林清感到左右不断有目光朝他看过来,但是他却岿然不动,束手而立,放佛这搅起巨大风浪的人不是他一般。

“朕觉得,如果你们但凡能将这些妒贤嫉能的心思多花一些在朝政上,咱大明也不会年年国库空虚,边地战乱不断!你们一个个站在朝堂上,是要为朕的黎民百姓请命,帮助朕治理这万里河山!可是你们呢?别以为朕就真的不知道你们的小心思,一个个私底下只为了自己争利益、互相倾轧、互相争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你们是真的想要朕的大明亡在你们手上是不是?!”永康帝暴喝出声,一掌重重捶打在龙椅扶手上,让群臣心里都跳了跳!

这话已经是说的极重了,就连之前一直端着的高明远都受不住了,冷汗连连,慌忙跪下道:“还请皇上赎罪!臣等万万不敢!”

首辅大人都跪下了,其他人还有不跪之礼?于是乎,满朝文武百官都跪了下来,连称不敢。

永康帝头这会儿感觉心底长出了一口恶气,以前总是和那些内阁的老家伙斗智斗勇,但是没有一回是这么解气的!

只是永康帝还要用这帮子人,气出过了暂时也就算了,目的不能不说:“既然知道自己不敢,以后就好好为朕办事!开放私营铁冶的事往后由林清全权负责,所制定的条例就依旧怀安县的来,若是让朕知道尔等有私下阻挠者,”永康帝顿了一下,扫视了全场匍匐在地的大臣们,重重说出了让所有人都胆寒的三个字:“杀、无、赦!”

这是永康帝铁了心了要支持林清到底了,而不是像之前那般只是口头上说说,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果然,接下来的一句话再次证实了他们的想法:“林清,这二百三十万两银子,这次就不经过户部,直接拨给你的营缮清吏司。以后这私营铁冶之事全部由营缮清吏司掌管,朕再赐你一道入宫令牌,以后但凡和私营铁冶及火枪有关的事情,你可直接入宫面圣!”

这,这是完全要撇开户部,让工部独营此事啊!最后对林清的一点掣肘都没了!

此刻户部尚书孟景荣是再也按捺不住了,即时他不想说,他背后的那些人也要逼着他去说,毕竟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利益。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这私营铁冶的银两必须得流入户部在进行指派,否则谁能知道工部如何去运用这笔银子?若是没有督察,臣恐怕长久下去不是办法啊!况且此风气万万不可长,否则若是大家都各管各的,还要户部作什么?还要六部做什么?”

孟景荣说的是痛心疾首,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可是话刚刚落下,工部尚书杨庭安就冷哼了一声,立马呛声道:“孟大人此言差矣,您是光看到了功,没看到肩上担着的责任啊!工部纵然是拿了这笔银子,可是这也是我们工部需要研制铁冶设备、建造铁冶房所需。原本这些银子都要向户部索要的,我们工部如今靠着自己的方法拿到了,户部又有什么看不过眼的呢?再者说,现在也只是试行阶段,以后到底怎么样,陛下自会裁夺!”

户部左侍郎薛琅上前一步,就算是对着比自己高一级的上官杨庭安也是不依不饶道:“工部既然自己都说不知道是否能行,户部精通账务者又众多,更应该让户部插手此事进行核验和预算,难道工部认为以后一切事物都可以绕过我们户部了吗?”

这薛琅也是一个狠角色,直接潜台词就是:你们这回不找我们,行!那以后要拨款了也别找我们!

说来说去,就是大家争夺一个利字。工部闹到现在,自然是想利益最大化,将开放私营铁冶的事情全权揽到自己手上;户部见大势已去,就想要插手分一杯}。

一时间,户部和工部的人一来一往、吵得不可开交!若是有老百姓站在这里看到这幅景象,肯定是要惊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原来在他们心里一向高高在上的官员们,实际上吵起架来也和市井小民没什么区别,一样是唾沫横飞、吵得脸红脖子粗的!若说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引经据典地问候了彼此的全家罢了!

若非都是文官,讲究君子斗口不动手,估摸着这两帮人能打起来!

很快,不仅仅是工部和户部的人,两方的支持者们也都下了水,彼此之间互相攻讦起来。这文人吵架也最好从品德入手,一时间什么这位大人为老不尊、年逾六十了还娶了两房十六岁的小妾;这位大人为父不严,纵容家族子弟闹市欺压良民;那位大人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配为官,等等。

永康帝全程冷脸看着底下的群臣越吵越凶,一直到林清站到了朝堂中央,对着负责纠察的御史大喊一声:“陈大人,御前失仪,该当何罪?”

陈秉先是负责纠察百官仪态的御史,照例每天会纠察百官在朝堂上的言行举止,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者东张西望的举动的,都会被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如今听到林清的问话,这是他每天都需要牢记的条例,嘴巴快过脑子道:“御前失仪,轻者罚俸半年;重者杖三十,割除职位。”

此言一出,殿中突然一静,刚刚还吵得不可开交的朝臣们,马上就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表情肃穆,眼光平视前方,端的一副朝廷大员该有的风范,其变脸之快,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见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林清才对着永康帝再次行了一礼道:“禀陛下,其实户部的顾虑微臣实属可以体会。只是如今这开放私营铁冶的方式与以往不同,工部需要其他五部的配合,不仅仅是户部在银钱上的配合,也需要刑部对律法重新修订,需要兵部调动卫所官兵进行威慑,需要礼部张贴公文将此政令公告天下……当然我们也不必操之过急,就将湖广、江西和四川这三个县作为试点,先试行一年,若是可行,再全国推行。而这因为修建铁冶房和购置设备所需的二百三十万两银子,臣认为可以先拨给工部,若有剩余再由工部呈交给户部,收归国库所有。当然期间账目都将做到公开,一年后私营铁冶的税收也悉数收归国库。不知各位大人觉得此提议如何?”

林清也知道过犹不及,如果将那些既得利益者逼得太过紧迫,那么反而会激的他们剧烈反抗,从刚刚那场口水战中就可看出一二。如今他到底实力单薄,地方上只有李守泽、郑光、贾岳三人在鼎力相助,就连王英杰都没有去办这件事,足以可见此刻就想在全国推广,实在是不明智。

很多时候,虽然政令是好的,但是层层交代下去,如果执行的人偏离了制定者的初衷,那么一条好的政令也将变成增加百姓负担、变成官员们更疯狂地搜刮民脂民膏的借口。

所以在这样会影响到数以万计的人的生活的决策中,林清既要求新还要求稳,不能一拍脑门就决定――毕竟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无法挽回!

这也是林清在收到郑光三人的信件时,突然由衷而发的一种想法。他如今得到了永康帝、得到了太子的支持,马上要娶吏部尚书的嫡女,自己的顶头上司是工部老大,帮着太子收服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顾宁。他的言行不再只代表他一个人,他显然已经有了影响朝政走向的能力!

做到这一步是靠着他自己的能力,但是能做好一件事,就不仅仅只靠他的能力,还有他的权势。只有真正的权势够大,他才能如臂指使,挥洒自如。

目前,他还没有到那一步。

显而易见,林清是折中妥协了,这样的方案让两方人马都没有那么觉得难以接受,脸色也好了点。

永康帝心中快慰,更加认定了林清就是他等了几十年的贤臣!

龙心大悦之下,永康帝再次对林清进行了封赏,因为考虑到林清年纪轻轻已经是四品高官,就算再给他抬官位也是虚职不划算。知道林清明年开春就要娶亲,也知道两家人家有着门第上的差别,于是便干脆给林清做脸,道:“传朕旨意,林清之未婚妻秦氏,淑慎性成、勤勉柔顺,克娴内则。着即册封为四品恭人,赐玉如意一对,玛瑙手镯一对,古玩两件,珍珠项链六串,以供其赏玩!林清之母张氏,敦厚纯善、端庄诚勉,即册封为四品恭人,商雕花屏风一座,锦缎十匹,白银六百两,玉如意一对,以嘉奖其培养了这么一个好儿子!”

大明的诰命夫人是从夫品级,只是若没有朝廷的正式封赏,那便没有诰命夫人之称。而有了朝廷认可的诰命夫人,则同样有俸禄,并且以后四品以下官员见了秦雪容和张氏同样要行礼,这就是荣耀。

而只有颇得君王之心的臣子母亲及妻子,才有可能得到这份荣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