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 汉末卫公子 - 夏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汉末卫公子 >

第383章

第383章卫宁那长串请封名单,赫然数十大小官位,皆在要害部门,可以说,这上面任何一个职位都足够卡住整个朝廷的脖子,将他名副其实的变作卫宁的后花园。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不允许有任何质疑,毫无疑问,到了现在,卫宁锋利的牙齿才算真正的撩开。

不提卫宁的封赏是否妥当,那些自以为献帝动迁,便欢喜雀跃纷纷举家迁徙而来想要分享河东胜利果实的所谓朝官,却也被卫宁如此强势所深深震慑。

事实上,还在早前一刻,卫宁做事恭恭井井,万事避让,反而让那些朝官得寸进尺,逼迫卫宁修葺宫廷,修缮府院,甚至还有不少人初来乍到,看到朝廷官位空缺,自比贤良国栋,抢占朝廷官位,强辟土地作为自己应该享有的待遇。

卫宁的忍让,让他们得寸进尺,除了少部分人外,其余大多数当真可以算是亡国庸才。而也正是如此,让他自以为卫宁是识大体的那种人,自以为在他们这些士族联合起来下,卫宁也不得不妥协,不少人还隐隐认为卫宁不足为惧,弹冠相庆能够这般轻而易举的立足在河东这块富饶的地方。甚至还有野心勃勃而痴心妄想之辈,妄图将卫宁架空,占据卫宁治下的行政权,夺取卫宁的军权。

痴心妄想,当真让人闻所未闻的愚蠢。

而今天卫宁的突然爆发,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他还是前不久和和气气,淡薄的那个孱弱文士?

这道请封,毕竟是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即便那群甲士杀出了殿堂,当即却也有人出言断喝道,“河内侯!大殿之上,岂容这些甲士出身,带兵进殿,莫非你意欲反乎!?”

有了人出头,当即大殿上便乱了起来,纷纷指责卫宁,不管什么大逆不道还是什么妄自尊大,无数大帽子盖了上来,好似要将卫宁打入十恶不赦一般。

小皇帝看着殿内乱作一团,有些不知所措。卫宁在此前的表现,确实异常恭顺,自从登基后被他人玩弄在股掌之中的憋屈,却是从卫宁身上找回了帝王的自尊。打心底里,小皇帝还是将卫宁看做忠臣的。

可就是这个忠臣赫然让无数甲兵涌入了殿堂,而半数的朝官竟然纷纷指责他要谋反,这便让小皇帝有些苦恼,不知道如何处置了。

大堂黄琬见了群臣攻軒,心下大喜,便欲起身来充当攻坚主力,却被伏完,董承铁青着脸色拉住他的袖口,连连摇头。

黄琬看着自己的同僚那忧愁的眼神,环顾四周以及在中央享受炮轰淡定的卫宁,蓦然清醒冷静下来,心中却异常黯然。

而卫宁一直担忧的问题却也出现了。

当那数百甲士杀奔出来的时候,让蔡邕眼中一阵眩晕,这样的情形,与当初董卓弄权,与李郭暴政何其相似?当即蔡邕铁青着脸色出声道,“河内侯!你胆敢如此放肆?”

“裴潜!”卫宁仿佛没听到蔡邕的责问一般,眼睛看死人一样从那群攻軒他的朝臣身上一一扫过,蓦然喝道。

“下官在!”裴潜当即出列,恭敬道。

“将你准备好的东西念出来吧!”卫宁淡淡的挥了挥手,令道。

裴潜这才正了正身子,从怀中掏出另外一卷书帛,环顾众人,当即大声念道,“中常侍李盛,九月强占闻喜城外百亩良田,驱赶农户,纵容私兵杀人上百,又私铸铜钱,私盐无数……左仆卿王铮,窃供皇室用度,以次充好,勾结当地恶霸,强占民女十数人,打死百姓数十……,……,……少仆韩岭,勾结袁绍,私通外敌……,……”

随着裴潜一字一句念出,蓦然让那群还在张嘴怒喝的朝官纷纷色变,声音陡然落了许多。而蔡邕也是瞪大了眼睛,看着身边那群刚才还理直气壮的家伙们。

而就这个时候,卫宁蓦然大笑,“便是你们这般所谓忠臣,干的又该是何等行径!?”

说罢,卫宁转过头来,当即对献帝道,“陛下!如此不忠不义,不良不贤者该当如何?留之,用以他日让其余野心勃勃之辈领军踏平河东?敢请陛下下旨!”

即便小皇帝如今心性不熟,但过往经历,却是最恨他人瞒他私通外敌,弄权舞弊,天下之大,小皇帝能信者不多,如今有了卫宁将这些人的嘴脸彻底撕开,刘协却是大怒,“这群贼子,便交由河内侯,你来处置便是!”

“陛下!如今朝廷新定,不宜大杀朝臣啊!”不提卫宁的罪证是否真假,黄琬终究是坐立不住,当即出声道。

“正是朝廷新定,万不能让这群尸位素餐之辈,祸害社稷!”卫宁冷笑一声,当即大喝,“来人!将这群贼子拿下!”

“卫宁你敢!我等世代士族,你区区一左中郎将,有何权威能引兵入朝,又有何德何能敢杀我等?”有人怒道,便要扑上前去扭打卫宁。

卫宁身后早有一干武官上前,拦住就是一顿毒打。霎时间,大殿内混乱不堪,哀嚎遍地。

数百甲士如虎似狼,扑将上来,将那群朝官一一拿下,终于有人开始恐惧了,求饶声此起彼落,却只得到卫宁冷淡的杀意。

挡住了卫宁的脚步,本身更是一群庸才酒囊饭袋,在卫宁眼中已经是死罪了。

那群出言攻軒的人朝臣一一被擒下,唯有蔡邕一人还在那站着,就以他身份来说,也没人敢对他有丝毫不敬,只是这个老儒如今看着卫宁,看着这戏剧化的场面,瑟瑟发抖,久久吐不出只字片语。

卫宁已经列出了证据,让蔡邕无话可说,但行事如此激烈,却让蔡邕深深不满。

也没有时间和心情再去顾念蔡邕,卫宁正了正身形,这才对皇帝道,“佞臣已全数拿下,朝廷空缺者众,还请陛下下诏选拔贤良!”

小皇帝疲惫的摆了摆手,“一切都与河内侯处置便是!”

卫宁微微一笑,当即便又重新递上了自己的那卷请封书帛。

小皇帝看了一眼,在黄琬,董承等人死灰色的眼睛下,当即取了新刻印玺,盖了上去……

“卫侯劳苦功高,陛下怎能不赏!?”尘埃落定,当即便又有人高声呼道。

小皇帝想了想,却也是觉得卫宁如今还是以个左中郎将实在太过寒酸了,便顺着意思下诏道,“河内侯为朕征讨四方,有功社稷,教化百姓,天下安康,朕封河内侯卫宁,为太尉,假司戍,领大将军衔!”

“为臣为国效力,乃是本分!陛下封赏,为臣惶恐,大将军衔为臣不敢受之,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卫宁当即拜谢,道。

“哦?河内侯谦虚了……!”小皇帝微微眯起眼睛,宽慰道,“既然河内侯不受大将军之位,那朕便加河内侯食怀,牧野两县两千户食邑吧!”

卫宁拜谢道,“谢陛下!”

一场闹剧落下帷幕,卫宁用激烈手段,彻底扫平朝中那群庸才,腾出数十官位,满朝文武,几乎八成是卫宁亲信人马。至此,朝廷大事几乎尽数落于卫宁之手,而借平定雍州凉州司隶大功,再借朝臣恶性,除了卫宁带兵上殿以外,一切作为皆没有半分瑕疵,让人也无话可说。

当然,小皇帝自然是心性还未成熟,卫宁的一言一行,几乎便是反贼逆党的标志了,只是他始终扛着大义出来,反而使得小皇帝没有看得清楚。

也是卫宁对刘协的可怜,若不到迫不得已,他也不想再将这个悲剧角色推到深渊。或许是心慈手软,亦或是妇人之仁,卫宁还是想让现在并不算懂事的刘协,能有一段比较好点的生活,虽然注定他的未来,可能还是会很悲哀,但有过,却总比没有强吧。

一时间,卫宁却又想到了杨奉的遗子杨昀,或许在自己的安排下,让他一生无忧,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卫宁拒绝大将军职位却还是让伏完董承等辈颇为惊讶,要知道,三公太尉固然名义上是军事长官,但实际上大将军才算是节制全国兵马,即便现在所有的都是空谈,但以卫宁如今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这般显赫的名头哪个不想要?

他们却不知道,卫宁还真对大将军这三个字不喜欢,反正给什么头衔都是一样,他觉得太尉比起大将军这三个字听着舒服多了。看看梁冀,看看何进,再看看袁绍,这些家伙,哪个有好下场?

大将军头衔他虽然不喜欢,却知道别人可是眼馋得紧……比如说,某个在河北的傻瓜。

这一场清洗,卫宁当真是下定了决心,被诛者,被放逐者数百人之多,别人以为卫宁是借这些士族恶行来掩盖自己的野心,却不知道,卫宁敢下痛手,却真真正正是那群欺压百姓,扰乱河东给了他决断。

与会之后,皆大欢喜。

以徐荣,黄忠,典韦等人为首的武官群体一下子身份便跨前了老大一步,人人头上几乎都顶着个将军名号,即便是马超,庞德,张绣等辈,卫宁也给了个校尉之职,而文官群体卫宁比较稀缺,更是大加封赏,三公之中,除了黄琬得个名不副实的司徒外,卫宁除太尉,卫凯得大司马,除去这个朝廷名存实亡外,卫氏一门,同朝两公,放出去,却是有些吓人了。而剩余者,司马朗,裴潜,刘晔等辈的身份也霎时间拔高了无数品级,从州郡从事吏一跃成为了朝中大员,掌握的更是吏,户,农,工这些重要的职位,而本该作为提拔官吏最大头的司徒,反而被架空的一干二净。

等群臣散会,蔡邕负气而走,卫宁本还要上前去宽慰解释,也只能无奈欲打道回府。而这个时候郭嘉早便悄然潜入了卫宁的马车,笑眯眯的盯着卫宁看了半晌,才道,“兄长拒不受大将军衔……定然是心中有所计较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