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钦差
第202章钦差
燕某人转型之后便去了皇宫,奉上了丹药之后,果然收到了一大笔黄金,这可没把他开心坏了。皇帝的身体转好,王朝南的罪行一一公布,昔日的王丞相府被抄家,幕后的兵队一一扯出,还有一些拥护王朝南的朝官们也都多少被牵连,降职的降职,抄家的抄家。
而王朝南的女儿王羽桦也因涉嫌杀人而下了大狱,与燕某人的婚约自然也就取消了。
原以为王羽桦一介弱女子不会做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可谁知人证物证俱在,问斩时间定在了秋后。
据说当时王羽桦听到判决之后,跟疯了一样,嘴里不断的说着自己的老爹是丞相自己的亲姐是贤妃,原本伤疤累累的脸变得更加狰狞,路过的大人们都捂着小孩的眼睛和耳朵,不让她们看见。
皇帝更是在慕颜真等人上交了兵权之后,宣布了五皇子慕颜真为太子的诏书,燕某人也顺带当上了个小小的国师。原本他是不乐意的,可一想到皇帝老儿给的丰厚饷银,立即无节操的答应了下来。
所有的人都加官进爵,唯独燕书羡不仅没有涨饷银,还被安排了个苦差事。
“书羡,这不公平!凭什么不给涨银子!”
连翘自是为燕书羡抱不平,因为,他们名义上是作为钦差南下江南织造坊,实际上是为了帮皇帝调查出王朝南的余党。
江南乃富庶之地,但年年赋税都拖欠,皇帝让燕书羡下江南,查出个所以然来。
“这件事是我请皇上让我去的,江南织造坊所在的位置就离我的家乡阜阳不远,正好,我成亲,你也要跟我回家认祖归宗不是?”
燕书羡笑着揉了揉连翘的头道。
此时的燕书羡看起来倒是比以前更壮硕了,连翘知道,为了让两人更为亲密的相处,燕书羡天天上山锻炼,甚至还找了武师学武强身健体。
这些事情都是燕书羡瞒着连翘做的,所以连翘也当做不知道。
适当的时候与燕书羡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不然便找个借口躲在菊花瓶里。
燕某人告诉连翘,因为有紫晶簪再加上借住在缇雅体内的一段时间,身上的阴气没有那么重了。故而两人正常相处是没什么问题的,只是此刻两人已然成亲,少不了夫妻之事,对此,燕某人还特意嘱咐,绝对不能过于亲密。
连翘是鬼,就算不想吸收燕书羡的阳气,但却也不能阻止。
正是因为如此,连翘想了很多办法。
比如现在这样……
自从成亲之后,燕书羡越发不克制自己,恨不得时时刻刻都粘着。
每每求欢的时候,连翘总是拒绝……
“那个……我不想……书生……”连翘推开燕书羡,准备溜进菊花瓶里去。
“娘子,难道真的没感觉么?还是我不够卖力?”于是每次难得的欢好燕书羡总会格外卖力,完事之后,他都会问问情况。
其实作为现代女性的连翘哪里会不知道,说男人不行那是禁忌,当男人问你感觉如何的时候,你说非常好他就会特别满足,然后特别爱你。
进而更加卖力。
可是连翘想要的结果却恰恰相反,他宁愿燕书羡嫌弃自己,顶多也就自己伤心罢了,但是却能包住他的性命。
“许是做回了鬼,没什么知觉了吧……”连翘有些迷茫的回道。
但最后除了得到燕书羡失望的表情之外,他似乎在这方面变得执着起来。
每每问完之后,不是受挫不战,倒是越战越勇,这可让连翘伤透了脑筋。
南下的时间很快就确定了下来,在太子慕颜真大婚之后三日便出发。
临走之时,京都很是热闹,这样的热闹甚至是十几年未曾有过的,百姓们纷纷前来送行,大大小小的礼物都堆到燕书羡的面前,拿都拿不动,最后便宜了燕某人。
燕书羡上路只带了自己的文书和随行两个小厮,简朴的很,看上去不像是个钦差,倒像是个发配偏远地区的小官。
“书羡哥,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许晨宇一脸期期艾艾,差点没落下泪来,倒像是个怨妇了……
“办完事我便直接在阜阳上任,非皇上召令,怕是再不会回此处了。”
燕书羡笑笑,转而将目光落在一旁包袱里露出头来的菊花瓶上。
“书羡哥……待我有机会定会去看你!”许晨宇说的坚定。
“如今你也是快成亲的人了,莫要这般,免得让弟妹看笑话。”
燕书羡拍拍许晨宇的肩,随即又对众人鞠了一躬,道:“这段时间感谢大家对在下的关照,在此万分感激。”
宋子聪上前一步,欲言又止,却叫燕书羡先开口对宋子聪道:“既然一切尘埃落定,那便没什么好在意的,我现在也很好。”
没有说原谅谁,也没有说对谁有怨怼,他们都清楚,原谅对燕书羡来说,都是强求了。
原本皇帝和慕颜真皆想方设法的挽留燕书羡,谁知他竟以放弃一切家业为代价,换取自由。
慕颜真对燕书羡有愧,便没再说什么,心不在此,再多留也是无用。
一一告别了众人,燕书羡便头也不回的背着包袱上路了,由京城去到苏州江南织造坊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一路下去,到苏州正是阳春三月。
连翘随着燕书羡一路玩到苏州也算尽兴,来到这有天堂之城的苏州,连翘还是忍不住赞叹了一下,相比于京都的繁华,苏城更具柔和之美,又是阳春三月,百花齐放,还未进城便有芬芳扑面而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果然名不虚传。”连翘看着苏州城墙上的大红灯笼,情不自禁的感慨道。
“是不错。”
燕书羡牵着马,慢慢的走进这苏州城内。
“苏锦最是有名,这里的官儿,肯定一个个肚满肠肥,嘿嘿,得好好整治整治。”连翘摸摸下巴,阴险的笑道。
“我来苏州一事,阜阳的父老乡亲怕是早已知晓,到时引你见见。”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