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猜测 - 扑倒那只鬼 - 四月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扑倒那只鬼 >

第67章猜测

第67章猜测

燕书羡摇着扇子一脸不经意的模样,一路走来,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过如过眼云烟,在走过荣华楼的时候,隐藏在折扇下一双神色的眸子紧紧缩了一下。就是如此,他能想象,在文华楼鼎盛时期的繁荣模样。

再走过一条街,便是到了文华楼,刚一走进这条街,燕书羡便感觉到一阵冷风迎面而来,与熙攘人群中的火热不同,只见秋风扫落叶,宽大的青石板路上有几片泛黄的梧桐叶翩然而起,凄然落下。

路上不过三两个卖油的农家人收拾着小摊儿,只听得,有人道:“上个月从乡下来,挤都挤不进来这条街,如今是发生什么事儿了。还指望这个月的油卖完了能吃上白面呢!”

“唉,你是不知道,这文华楼也不知是中了哪门子的邪了,这个月连连出事。你也知道,这条街的好生意都是文华楼带起来的,这文华楼一跨,其他店家的老板更是做不下去生意了。更别说我们这些个小本买卖。”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儿啊?”另一人似乎还有些不明所以。

“这文华楼害死了人!”

那人悄声说道。

此番,就是那三三两两的人也陆续走了,从燕书羡的身边走过时,还哆嗦了下身子,十分害怕的模样。

文叔和王奔王放两兄弟见了皆是摇头,叹道:“如今人走茶凉,哪里会想到,昔日宾客满堂的文华楼会变得如此凄惨模样?”

燕书羡提醒自己千万不可像文叔一样,往前走了两步,便见前方高楼挺拔,勾心斗角,在日光下,那雄伟建筑竟带有一丝别样的柔和感,燕书羡心想,这便是文人的柔情吧。

再走近看,文华楼外檐皆是精雕细琢,廊檐上雕刻的檐画皆是栩栩如生,文人仕女,拈花美景如一幅幅画面呈现在燕书羡的眼前赞叹不已。

便是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霜,仍然如此崭新簇簇,不愧是京城第一楼!

只是这京城第一楼,如今已门可罗雀,只有一小二打扮小哥在门前细细打扫,将飘来的落叶和灰尘清扫干净。

仿佛是感觉到了有人前来,那小二下意识的抬起头来,见燕书羡一身书生打扮,欣喜若狂。

“公子可是来饮茶听曲的?”

燕书羡见状,心中不免感慨,他并未答话。

那小二不免有些失望,但看到自家掌柜从这位公子的身后走来,恭敬的唤了声掌柜,便自顾自的干活去了。

走进文华楼,燕书羡着着实实的又被惊艳了一把,四处书墨环绕,有不少名家题字作画,许多有名的作品都在此处,供人观赏。

正是燕书羡赏心悦目之际,不难想象,当初文华楼是怎样的一片盛况。

“当真一个人都没有。”

燕书羡又四处走了走,文叔因有事便先行离开,只留得燕书羡四处看看,直到走到一处字画面前,觉得颇为欣赏,便驻足多看了几眼。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当真是好诗!”

正是燕书羡颇有些忘神之际,便听到身边有女子声音如银铃般悦耳,随即他转过头去,看向来人。

果然是为清丽佳人,身材亦是小巧玲珑,眉眼间柔波流转,更有遇见好作品时的欣喜若狂。

这样的表情,燕书羡只觉似曾相识,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那样的神情便是与自己初次欣赏名师作品时一般无二。

心有好感,燕书羡却又觉得不对劲。

“敢问这位小姐……”

既是小姐,却无丫鬟陪同,燕书羡转而开始打量着面前这位清丽佳人。

只见她仿佛没有感受到自己的目光一般,说着自己想要表达的话,看着看着,就没事儿人一般的走向了另外一幅画。

看见她轻若鸿毛的身姿,燕书羡心下一惊,居然,又是个女鬼!

只不过这个女鬼似乎并没有在乎身边的一切,只是将眼睛放在这山山水水诗词歌赋当中,有时甚至开心的转着圈儿,一脸幸福的模样。

这一路上他少有碰到这样的情况,虽然心中好奇,但是却不敢去触碰。

若是这女鬼跟连翘那般缠着自己,他可吃不消。

再说,有连翘一个,便已经足够了。

思及至此,燕书羡的嘴角不自觉的向上翘起,眼神有些迷离。

然而不多时,却有一幕让他将这迷离的神色收起,因为她看见刚才的那个女鬼正紧紧的黏着一幅画,小小的脸蛋蹭了蹭那副画上的人。

燕书羡定睛一看,居然是一副男子的画像!

只见那女鬼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不一会儿她睁开眼睛,然后用手轻轻的抚摸着那画像上人的脸,小嘴轻轻动了下来,至于说了什么,燕书羡自是听不到了。

燕书羡将注意力集中到那画像上,没有过于精致的裱起,画像上的人神色淡淡,仿佛任何事情都不放在眼中,浓眉大眼,棱角分明,眉宇间似有英气勃发,一看便是有豪情壮志之人。

燕书羡叹一声,看清那人像旁有一红色印章,但是因为字太小,故而没看清。

此时文叔见燕书羡看得出神,便不敢打扰,等到燕书羡回过神来,却是被身旁的人吓了一跳。

差点没弹出去的燕书羡道:“文叔,为何你走路一点声音都没有。”

文叔尴尬的挠了挠头,心想,不是文叔我走路没声音,而是公子你看得太入神。

“当家的,为何如此入神?”

“没事,不过看前面那幅人像图十分奇怪罢了,纵观四周,到处都是山水画,凭空出现一幅人像图,实在令人费解啊。”

“当家的,您有所不知,这画中人物可是大有来头。”文叔捻了捻自己不长的胡须,笑着说道:“我们文华楼之所以有这么多文人学士来,多数是为了瞻仰画中人的作品啊。”

“嗯?这倒是奇怪了。”

“这画中人乃是京城赫赫有名的翰林院大学士侯昌明,今年不过二十有五,据说三岁识千文,五岁能断案,七岁一首《名扬花鼓》扬名天下,如今乃是当今翰林院院士之首。说起来,还真真是当代杰出的青年才俊啊!”

文叔一边感慨着,一边想,自己的儿子为何就不能像他这般,哪怕有十分之一,他也就心满意足了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