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第46章
楚嫣然欲写信回未家请刘氏并未茵、未莲来玩,自然要先跟未大人打声招呼。
未东来很痛快的答应了,主动提起:“楚家那里你有没有写信回去?你与家人多年没见面,要不要也请他们到扶仙来玩一玩呢?到了冬天,扶仙会有灯节,足有一个月呢。”
楚嫣然当然想到了,只是她对楚家也有些近而情怯,不敢说家里一定会有人过来。
她说:“我父母虽然仍在,但也是坐五望六的人了,这把年纪走远路太难为他们了。我几位兄长也早就成家立业了,小一点的弟弟不太熟。我有几个姐妹,但现在也不知嫁到哪里去了,家里是个什么情形……”
十几年与家乡不通音讯,家乡也早就物是人非了。
未东来柔声道:“不怕,一封封信写回去问就是了,亲戚就是要走动才能熟起来的。你之前通信不便才与家乡失了音讯,现在方便了,当然要跟亲朋好友重新联系起来。我们通过驿站,更方便些。”
当年未老太爷与楚家牵亲,是因为未老太爷与楚家老太爷同地为官,都挺敬服彼此的为人,这才主动提起要做儿女亲家。
未老太爷这边选的是自家的儿子,楚家那边选的也是自家的女儿,只是未老太爷已经许久没当官了,跟楚老太爷那边的关系早就断了。
未东来当官后,因为与楚老太爷为官的地方相隔较远,两边虽然是翁婿,但不在同一地,也没什么联系的必要,后来楚氏也不在身边,他诸事都提不起兴趣,除了扶仙算是治理得不坏之外,他自己的同窗都很少联系了。
别人招待同窗都是招待一家人,他招待同窗只能招待单个的,带个妻妾他这边就不好安排住在自己家。问题是他这个年纪的,很少没有妻妾,哪怕儿女没带在身边,妻妾总有的。
为免瓜田李下之嫌,他索性就做起了独夫,对谁都不太热情,只维持面子之交。
现在不止楚嫣然要重新联系家乡亲朋,他也可以联系同窗亲友了!
楚嫣然不止想请刘氏一家来,她想让楚颜更开心,就想多请些她的朋友过来。
当然不是全挤在一起来,而是一家一家请,这样更方便安排食宿。
未东来笑道:“颜儿好友,这点倒是像你。既然是她的朋友,当然可以请来。就是不把颜儿看成是宁儿的未来妻室,也是你嫡亲的侄女,自然也是我的侄女。”
楚嫣然提起楚颜就不自觉的笑,说:“颜儿这点倒不像我,我是以爱好交友,当年在家乡的朋友都是好棋的,颜儿是喜欢跟人交往,只要是她认识的,她都想交上朋友。”
未东来:“这是极好的性格了。你想请谁来,只管请就是。”
楚嫣然:“也没有很多人家,她在那边受我连累,出门的次数有限,不过有两家是她非常喜欢的,一家就是袁家,袁家有四个女孩子,都是她的好朋友。”
袁家,袁三子。
未大人惊喜道:“好好好,家中陈设有旧的,不如就趁这个时机一并换了,这样招待朋友也更合适。颜儿那间屋子,如果要多住些人,只怕地方不够,我看,不如就在城中再买一间屋,咱们一家搬到那边去更方便。”
未大人以前还不觉得官邸地方小,现在却觉得似乎是有些住不开了。
楚嫣然也觉得小,如果未起宁和楚颜没有成亲,那两人再住得太近就不合适了,少年青热,难免做出一些失礼之举,还是要防微杜渐。
未大人:“新房子大一些,最好有两三个庭园可供赏玩。你我住一个院子,两边各置一个书房。宁儿一个院子,颜儿一个院子,如此才正好。”
楚嫣然:“……”
未东来试探:“你看,这样好不好?”
楚嫣然沉默下来。
未东来转口道:“只是我往来友人多,公务也多,住在一起反而会打搅你,为了方便,我还是单独住一个院子好些。”
说完,他起身,说:“前面还有公务,我去去就回。你只管给家里写信,要请颜儿的朋友来也不必担心家里住不下。”
看他就这么走了,楚嫣然倒有些心软了,可是也只心软一会儿。
让她现在就转头跟未东来做起夫妻……她真的办不到。
可他又能等多久呢?
晚上,未东来又若无其事的回来吃晚饭,照旧在桌上拿衙门中的公事下饭,楚嫣然见楚颜听得很开心,也没有阻止,她忍下尴尬,也跟着一起听,渐渐也入了神。
衙门说起来,正经不是用来审案子的。官府的职责其实是民生经济、城防税务等。等闲也不会有人为点三瓜两枣跑来衙门。
因为很不值得啊。
未大人已经算是难得的好官了,不滥刑也不爱杀人,平时还有些故意的懒。
但是今天就出了一桩案子。妻告夫殴妻,换句话说就是丈夫打老婆,被老婆告了。
未东来不想升堂,让师爷代审此案。
案情也很简单。
来报案的这一对夫妻也不是平常人,而是附近村子里的村长家的长子长媳。
如果说未大人是这座城的土皇帝,村长就是村子里的土皇帝,村长的长子长媳,那是村太子和太子妃。
未大人说:“这也是他们敢于把一件小事闹到我面前来的理由。”普通小民哪有这个胆子随便上衙门?
到这里的就是长子长媳,一看也有五十余岁了,再一问,孙子都生重孙子。
师爷没有先打板子,而是先问案。
一来,他不是未大人,他不能随便打人板子。这也是未东来让他出来的原因。
一来,长子长媳年纪都不小了,打一打再打死怎么办?问清楚了一起打更省事。
丈夫年过五旬,却在城中置了房产,养了一个年轻的小老婆。小老婆十七八岁,斯文俊秀,他一见倾心之后,拿五十两银子典了这个小老婆做妻,两人就在城中以夫妻名义生活。
本来也没什么,妻子早就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还知道丈夫往那边拿钱,但她觉得孙子都要成亲了,也不用争什么长短,就这么过下去就可以了。
但是丈夫想休妻了,他请人写了一封休书,让妻子拿上休书回娘家去。
妻子自然不愿意被休,她娘家父母已经去世,兄弟还在,可她不能这个年纪再回去依附兄弟而活,城里还有寡妇庙,村里可没这么好的去处给她。
两人拉扯间,丈夫把妻子打了一顿,扬言说再不肯就打死她,然后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