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开办义学堂
第475章开办义学堂
吴子易见了凤长依,立刻起身作揖相迎,“在下见过世子妃,不知世子妃命人唤在下来,所为何事?”“不急,吴先生先坐。”凤长依清浅颔首落了座,水芙吩咐婢女上了茶。
“其实请先生来,是想问一问令尊吴老先生之事。”凤长依直言道。
“家父?”吴子易显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家父何事,劳世子妃挂心?”
“前次所言,听闻令尊在周县开办了义学,专门教习贫苦人家的孩子读书习字?”
“确有此事。但也并非如世子妃所说的义学,只不过是将周边贫苦人家的孩子聚在家中宅院,每日教习四书五经。”吴子易颔首道。
“学生可多?”凤长依问。
吴子易苦笑了一下道:“有时多有时少,并不是确定的人数。”
“为何呢?”凤长依不解。
“贫苦人家的孩子,大多都是要小小年纪便开始劳作换取温饱,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花费时间读书习字的,家父虽是好心,但也偶有孩子的父母长辈来家中叫骂,说家父拐带了孩子如何如何,家父也是十分委屈。”吴子易许是想起了当时的情形,不禁又苦笑着摇了摇头,十分无奈的神态。
“竟有这等事。”凤长依有些难以理解那些父母的作为。
似是猜出凤长依心中所想,吴子易接言道:“世子妃出身显贵,不知贫苦人家如何度日倒也情理之中。孩子刚会走路便要帮家中劳作,更有实在难以度日的人家,便将年幼的孩子卖出去为奴为婢,无非也都是为了换一口温饱。在那些人眼中,活着吃饱了比什么都重要,除了温饱,其他的一切都是浪费时间罢了。”
凤长依轻叹,“即便如此,令尊依旧坚持教习那些孩子读书习字?”
吴子易颔首,“家父也常常感叹不知还能坚持几日,但只要有孩子愿意来读书习字,他便会一直教授下去。”
“令尊所为,实在令人敬佩。”凤长依感叹道。
吴子易笑了笑,却问,“不知世子妃为何突然提及此事?”
“是这样的。世子和谢世子得知了令尊之事,亦是颇为敬佩,认为这等义举应该支持。所以愿以令尊的名义,在周县开办一家义学堂,无偿的教习贫苦人家的孩子读书习字。当然,此事还得看令尊是否愿意。”凤长依直言道。
吴子易闻言惊诧的睁大了眼睛,“世子妃所言当真?”
“先生看我像是在玩笑?”凤长依微笑道。
吴子易立刻起身抱拳深深一礼,“在下先代家父与周县的贫苦孩童,感谢二位世子与世子妃的大恩大德!”
“吴先生不必多礼,见您如此这般,是料准令尊会同意此事了?”凤长依依旧温和笑问。
“此事即便不问家父,在下也知家父心意。不瞒世子妃,在下家中并不宽裕,家父坚持此举更是入不敷出,所以在下别无他法来京中谋求生路,便是要赚取银两供家父继续坚持此事。如今承蒙世子大恩,愿资助资办义学堂,便是圆了家父的毕生所愿。”吴子易向来沉稳,此刻却言语激动。
“吴先生先坐。既然如此,那此事便敲定了。”
吴子易用力一点头,“自当如此。”
凤长依笑着颔首,又继续道:“之前原本想着只要开班义学,给孩子们读书识字的地方便足以。但方才听了先生所言,我便思量着如此却还不够。”
“不知世子妃有何高见,在下听凭世子妃吩咐。”吴子易应道。
凤长依稍作思忖,“如先生所言,些许贫困之家还倚靠孩子为家中出力换取温饱,我虽并不支持这种事,但也理解这份无奈。既然如此,便在义学堂中设立奖银制度,每月辟出些银两,奖励当月读书刻苦并有潜质的孩子。如此使得这些愿意踏实读书的孩子不必顾忌家中负担,可以安心读书将来好有一番作为。”
吴子易喜不自胜,但笑着笑着却又目泛泪光,“在下除了代那些孩子感谢二位世子与世子妃的大恩大义,实在不知还能说些什么了。”
“取之于民自当用之于民。云王府虽算不上如何富恕,但分拨些银两为百姓谋些善举,也是力所能及的。虽人人见我云王府显贵一门,但世子常说贵胄看似高高在上,却也是百姓托举,若无贵族,百姓依旧;但若无百姓,何谈贵族。”凤长依语重心长。
吴子易眉心紧促,兀自重复了一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随即又起身深深一拜,“世子妃高论,若这世间贵族皆如世子与世子妃这般,便是这天下苍生之福了。”
“吴先生快快请起,实在言重。不过常常听世子教诲,突然想起这话便是了。”凤长依温和道。
吴子易略直起腰身依旧作揖道正色道:“今日在下于此立誓,此生愿追随世子与世子妃,只要是利国利民之事,吴子易任凭差遣,此生绝无二心,天地为鉴!”
“得先生这般贤德之人追随相助,世子与我也是十分欢喜的。”凤长依展颜一笑道。
吴子易这才起身,神色中依旧显得有些激动。
凤长依温笑道:“此事既然已定,那就劳烦先生这两日便往周县走一遭,我会派遣得力之人与先生一道回去。既然是好事,便早早落成最好。”
“自当如此。只是在下回了周县,小公子的课业…”吴子易犹豫。
“暂歇两日也是无妨,麟儿教习先生的位置依旧还是先生的,先生回了周县与令尊商定此事后便可回府,后续事项交由王府的人在周县协助令尊办理就是。”
“如此,那在下就听凭世子妃安排了。”吴子易再次作揖道。
“既然如此,那吴先生认为何时启程?”凤长依问。
“若是世子与世子妃无旁吩咐,在下可以随时动身。”
凤长依决定说:“既然如此,先生今日收拾行装,明日一早启程。”
“是,在下领命!”吴子易郑重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