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凤长依的推理
第30章凤长依的推理
楚子汐说着就起身去给王妃冲她带过来的炒乌龙,又亲自去吹茶水的热气,显出十分贴心的样子,又说了会儿安慰王妃的话,看王妃吃过饭躺下歇息,这才从舒雅园出来。回到汐园,楚子汐的精神便更加振奋,她得意地狂笑几声,实在觉得自己今天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而玉漱园,凤长依此时正蹙着眉头在细想这件事的始末。
她想到事情的症结就在她没有开箱验货,假如那天上午在王府门前,她能当场开箱验货的话,布料是多少匹就是多少匹,自己和绸缎庄的人都亲眼看着,那就绝对不会出错了。
可是即便没当场验货,但以那贾师傅平时的为人,他长久的好名声,以及和王府之间建立的可信任关系,照理说,他都不会故意来陷害自己的,况且,自己和他无冤无仇,他也没理由陷害自己。
也就是说,布料在从绸缎庄出来到进入王府之前应该还是贾师傅他们所说的数量,那丢失的时间应该是在进入王府之后。
而布料在前一天中午进王府仓库,自己是在第二天上午去检查数量的,当时就已经少了两匹了,那即是说,布料是在前一天的下午或是晚上丢失的。
而小偷行窃一般不会在白天,那就是在那天的晚上了。
可这个小偷是谁?他偷这两匹布料的目的又是什么?是单纯的贪便宜还是故意和自己过不去而要弄这一出来整治自己的?
凤长依继续推理,假如小偷是单纯贪便宜,那也不难查,因为王府里规矩森严,仓库的钥匙只有那么几个人有,一个个查也定能查的出来。
但如果对方是专门想整治自己的,却就不容易查了,因为他既然布了这个局,就一定事先把很多东西都筹谋好了,自然不会让他自己轻易暴露的。
想到这里,凤长依的眉头蹙得更紧,她又想,如果对方只是单纯贪财,那什么时候行窃都一样,不会专门瞅准在自己跟绸缎庄核对数量结账之前;而如果对方是专门冲她来的,那她又是怎么抓准了自己没有开箱验货这一点呢?
除非……这时,凤长依突然想到了那天中午她正要和贾师傅开箱验货时,猛地就从路边冲出一个年轻小厮来,那人毫无预料得就撞到了她的身上,还洒了她一身的饭食汤汁,正因为这件事她才不得不回府换衣服,从而才改变了当场验货的流程的。
对,是那个人!
难道这真的是一场阴谋布局?而那个人就是这局里的一员?
他先使招法阻止自己当场验货,可然后呢?本来自己是想在那天吃完午饭就立即去查货的,但当时是太王妃的婢女来叫自己去陪太王妃吃饭,之后整整一下午又陪她老人家聊天,后来又陪她用过晚饭,自己才回到玉漱园的,然后看天太晚了就没去仓库查货。
那对方又是如何抓住自己那天下午没空验货这一点的?还是说那天下午太王妃来叫自己本就是个巧合,贼人也没有那么周全的布局,他也是边走边看的?
凤长依不禁想的头大,感觉这件事情看似简单,却又越想越复杂,她该如何清理头绪来找出那背后的真凶呢?
晚上,墨云朗回来的很晚,凤长依知道他是在生自己的气,可是,自己又没有做错,自己是被冤枉的,那也没必要跟他赔礼道歉吧?
但一想到这里,凤长依又即刻想起前世的种种遭遇来,那时候的自己就经常被楚子汐使手段冤枉,然后墨云锦就对自己误解而厌烦,而自己又十分倔强,觉得自己明明没错就没必要跟他主动求和,可越是这样,她和墨云锦之间的关系就越僵,直到最后彻底无法和解。
所以,这一世,凤长依不会让那样的事再发生,这件事情她一定会查出来,但在查出来之前,她也不会激化自己和墨云锦之间的矛盾。
凤长依贴心地去给墨云锦宽衣,伺候她上床休息,整个过程她一言不发,因为她知道,此时她越是解释就越会让对方反感。
她只是露出自己女子特有的温柔婉转的一面,去尽一个妻子的本分。
果然,墨云锦的脸上不再有微愠,他满含深意地看了凤长依一眼,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
凤长依便仔细地帮他把被角掖好,然后把灯熄灭,自己在他身边慢慢躺下来,合上眼睛,一夜无话。
第二天,凤长依就去仓库把在那里干活儿的几个人都叫过来,一一审问在出事那天的下午和晚上他们人在哪里,都做了什么,她开始一步步来调查。
却说王府的下人们如果在外面没有家室的就住在王府的下人房里,而有家室的,就在每天晚上干完活儿后回自己家去住。
张妈就是这样,她的丈夫早逝,家里就她和女儿小雯两个人,母女俩相依为命,在城里有一套破旧的小院子。
这天晚上,张妈回到家里时,小雯正在屋里灯下摩挲着那两匹苏州贡缎。
看到张妈进屋,小雯面露喜色,“娘,这么好的料子你是从哪弄来的啊?”
张妈目光有些闪躲,说话也吞吞吐吐起来:“这……这个……呵呵,这是东家赏给我的了。”
“什么?娘,东家什么时候对你这么好了呀?这种料子可是苏州贡缎呢,好难得哦,好贵的呢,我们裁缝铺都很少有这么好的料子的,就算有,也是有钱人家才穿得起的。”小雯忍不住把贡缎贴到脸上,感受着那柔软的触感。
张妈毕竟理亏,不敢再多说,怕露馅儿,便打断了小雯,“天不早了,早点洗洗歇着吧,明天娘得去上工,你也是。”
可小雯却没有一点睡意,而且她一听到张妈说起东家就更加兴奋起来,只见她的双眼放光,说道:“说来娘的东家可真是大方哦,不光对娘这么好,就连我们裁缝铺都受过人家的恩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