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升值与努力工作无关:薪水中的经济学诡计
◆谁偷走了我们的工作
◆为什么傻瓜领导聪明人
◆给员工高薪,老板有没有钱赚第一章谁偷走了我们的工作
为什么上帝要和我们抢饭碗
充分就业也称作完全就业,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可以得到就业的一种经济状况。实际工资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从而使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的状态。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充分就业的状态”。
“充分就业”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有人说经济危机时上帝的手失灵了,每次经济危机都会伴随着大量的失业,企业破产、公司被迫解雇员工,上帝要抢走我们的饭碗。
在西班牙马德里南部圣欧仁妮平民区全国就业登记所排队的长龙中,30岁的厄瓜多尔女子杰西卡说:“我离开我的国家时,从来没有想到会面对今天这样的情况。”
杰西卡于2001年抵达西班牙,自此以来一直都有工作。她的最后一个合同是在马德里的批发市场当搬运工,这个合同在两周前结束,她从此就再也没有活干了。她说:“我将可以领取几个月的失业补助金,然后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美国劳工部表示,2009年7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减少了24.7万人,而经济学家的预期为减少32万人。失业率从6月的9.5%下降至9.4%,而经济学家的预期为上升至9.6%。这是美国的失业率15个月来首次下降。
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上升,便代表经济发展放缓衰退;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金融风暴的降薪裁员波及房地产、航空、石化、电力、it、证券、金融、印刷等一系列行业。在降薪裁员潮袭来时,最无招架能力的是外出打工的中西部民工。民工输出大省四川、安徽、河南等地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民工返乡潮。大量中小型加工企业的倒闭,也加剧了失业的严峻形势。
2008年12月1日,渝黔高速路东溪收费站来了一个特殊自驾车队,车队由4辆载货三轮摩托车组成,驾乘人员无不蓬头垢面。每辆车上,横七竖八摆放着板凳、被褥等居家用品。重庆晚报报道,这是一群在广东汕头打工的四川农民工,受金融危机影响,他们丢了工作,不得不驾驶三轮车奔波数千里回家。其中的一位秦师傅说:“我们的大部队还在后面,出发时,车队共有14辆三轮车。”4辆三轮车上,包括司机,共搭载了11人。一辆车便是一个家庭单元。他们都来自四川巴中平昌县,驾车男子大都在广东汕头当货三轮司机,女的则在私人塑料作坊打工。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家丢了工作,没有生活来源。众人商议:不如暂时回老家。舍不得车费、舍不得花费数千元钱买来的赖以为生的三轮车、舍不得丢掉任何一件家什……于是众人商议:开三轮车奔波6千里回家。
11月1日,深圳市2009年度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400多家单位进驻“双选会”现场,提供近2万个就业岗位供毕业生挑选。当日进场应聘的人数超过了15万人次。由于人数太多,华南理工大学营销专业一位姓向的同学排了一个半小时的队,才有机会把资料递给中航集团的面试人员。
2008年的冬天,因为次贷危机而显得格外寒冷。不仅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农民工返乡达到高潮,就连那些原本打算领完年终奖或双薪然后跳槽的人,也纷纷选择了“卧槽”。调查显示,2008年27.1%的人延迟了跳槽计划,更有9.7%的人索性取消了跳槽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卧槽”。在既定岗位,以避开金融海啸的“风口浪尖”。因为他们的感受与毕业生是一样的:工作太难找了。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伴随着大量的失业。所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台之后,一直致力于为美国人提供工作岗位,解决就业问题。而中国在经济危机之后,也把就业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要积极解决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
为什么大学生不如农民工
20世纪,也许谁都不会相信21世纪高学历的大学生会成为低收入人群,会成为需要社会特殊关照的对象,但现实总是上演着一幕幕的荒诞剧。
20世纪末实施的高校扩招的后果之一,就是造就了大量的“大学毕业即失业”人员及“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被形象地称为“蚁族”。他们有如蚂蚁般“高智、弱小、勤奋、群居”;虽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收入却并不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上百万规模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群体。
陈华就是生活在聚居村里的一名普通“蚁族”。他就读于中央党校工商管理专业,2004年考研未果,手忙脚乱地毕了业,留在北京找工作。刚开始找工作时手头没什么钱,住宿吃饭是他最大的问题。手里的大部分钱都用来交付房租,有个星期的饭费他只花了10来块钱,除了馒头什么都吃不上。这样坚持了两个月,他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推销,底薪800元。他的想法具有代表性:“当时有点饥不择食,反正先养活自己再说吧。”先养活自己是“蚁族”最基本的要求。
“蚁族”既有来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有来自地方院校、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他们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等临时性工作,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全靠家里接济度日;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他们的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主要聚居于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形成独特的“聚居村”。
在北京,这一群体估计有10余万人。他们聚集在房租低廉的京郊,白天,像蚂蚁一样汇聚到市中心;傍晚,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京郊的高低床上。为了生存,也为了梦想。不仅在北京,他们也分布在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大中城市。
唐家岭是海淀区最靠边的一个村子,这里看不出任何京都的气息,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但交通的便捷,生活成本的低廉,大量合法和违法建设的出租房屋,使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此落脚成为可能,形成聚居。
北漂几年后,刘成良和高中同学阿峰取得联系。阿峰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一家公司做事,由于不堪忍受公司内部复杂的办公室政治想辞职。刘成良于是劝阿峰来北京,“我当时住在三环以内的地下室,就介绍他来了唐家岭。”初到唐家岭,阿峰挺失落的,一切又得从头开始。奥运前,刘成良被国家工商总局招去做了安保人员,朝九晚五,包吃包住,除了每月工资1200元稍有遗憾外,工作也不繁重。后来,他的工作调整为专门负责信访接待。2009年7月,他又辞了工。那时,阿峰已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月薪涨到了3000?4000元。在女朋友的要求下,阿峰搬离了唐家岭,但已提前交付了一年房租,房东不肯退,于是刘成良接下了这个15平方米的单间。他说,现在就算闭着眼睛,也能摸清在外人看来迷宫般曲折幽深的胡同。刘成良很快在上地中关村一带的一家小公司找了份策划的活。工资不高,平均1200元/月。“跟刚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据他自己打听,住在这里的大学生,60%?70%都是月工资1200?1500元,干的也多是销售、电脑编程、软件测试、文员或者电脑推销员等活。
2009年6月从河北过来的张永刚和两个同学合租住在唐家岭。13平方米,一张双人床、一个地铺、一个小衣柜、两个电脑桌、一个洗手池、3个人,小屋子满满当当。张永刚说:“一个月房租400元,冬天再加100元的取暖费,都是3人平摊,每人每月还得交10元水费,其实就是保护费,上次有个同学过来玩就被强行收了10元钱。”“我们仨在软件公司工作,前两天刚签了合同,每月无责底薪1500元,外加200元补助。”张永刚说,“还好公司给交三险。隔壁卖保险的王哥是责任底薪加提成,其他什么都没有。说到生活,一般都是自己做着吃,省钱。也就能养活自己,还没能力报答父母。”永刚有些无奈地感慨:“上下班最痛苦的就是挤公交,经常挤得公交车门都关不上。经常免费加班,不愿意干就走人,很多人争着干,公司根本不愁招不到人。”而略有起色的工作又让他们充满了期待,“慢慢混吧,情况稍好点我们就去租个居室房。”永刚的同学憧憬着。
按照资本的投入及收益来看,高学历应该是高收入。但“蚁族”的出现呈现了高学历低收益。“蚁族”的出现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去精英化”有关,大学生由优势群体转为相对弱势群体。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期待薪酬停滞不前,甚至有下降趋势,便是对此的反映。从低收入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知,大学生身价下跌的严重程度。社会已经形成大学毕业之后没有实现正常就业以及不得不从事中低学历要求的、待遇较低职业的大学生群体。
导致大学生群体成为“蚁族”的经济学原因是劳动力过剩。简单地说,就是大学生的需求远远小于大学生的供给而导致大学生身价的下降。
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劳动力过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困扰低学历者的问题,一大批高学历者也加入到失业大军的行列中,并且增长的趋势令人担忧。社会学家杰克思在《谁将出人头地:在美国取得经济成功的决定因素》一书中,对美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认为,在上大学费用急剧膨胀的今天,人们之所以上大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把学位作为一张获取地位高、收入多的工作的门票。而这张门票却不再有效了。“80后”向上流动的机会相对要少,渠道也没那么顺畅。尽管“蚁族”不至于沦为最底层,但在社会地位上却处于“要上不上,要下不下”的尴尬境地。
看到大学毕业生所遭遇的困境,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呼吁:“高校和有关教育部门在就业问题上不能只关注数字,更应该看到数字下面毕业生真实的生存状况和他们渴望教育体制改变的无力挣扎。”
大学生供给的过多造成了“蚁族”一群的现状,也许短时间内这个现状难以解决和消除。新上任的教育部长袁贵仁提出“大学生就业要和高校校长的考核相挂钩”,这让我们看到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做出了一些回应。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大学生应该结合社会的需要,努力锻炼自己的本领,改变毕业即被过剩的局面。
为什么月嫂难求而白领过剩
在我们的传统认识里,认为一个人的工资跟一个人的学历是成正比的。但在今天看来,白领的工作并不保险,而保姆的工资也不是低廉的代名词了。
要添丁了,是人生中的一件大喜事。但对于大连的市民吴先生来说,却成了一件大难事。因为他的妻子快要临产了,可是找了半年多还是没有找到月嫂。
吴先生说:“妻子的预产期是7月初,可现在四处托亲朋好友找月嫂,却一直没有消息。”他也咨询了不下十家的家政公司,都说让他等,可这一等就是半年多了。眼看妻子就要临产了,还是没有一家家政公司给他回过话。
无奈之下,吴先生就只有亲自登门去家政公司“抢月嫂”。“我一共去了7家家政公司,都说让我先登记,再回家等回话。”吴先生说,他每到了一家家政公司,都向人家解释他的妻子快生了,等不了太久,如果有人愿意,他可以出高价聘请的。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些家政公司的工作人员都告诉他,现在有很多人比他还要急啊,现在请月嫂必须提前两三个月就预订。甚至有一家家政公司还拿出了登记表给他看,他发现,登记在册要找月嫂的人已经有10多位了。
据了解,因预订月嫂的人很多,其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目前大连一名初级的月嫂工资在1200?1700元之间,中级月嫂的工资在2100?2300元之间,高级月嫂的工资在2300?2500元之间,特级月嫂的工资已经高达2600?3000元了。“比去年同期涨了300元到500元。”一家家政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说,去年一年月嫂的工资就涨了4次。
随着保姆工资走俏,“保姆”也成了大学生的择业选择。“从2008年8月到12月,平均一个月就有五六百人前来应聘,其中90%以上都是大学生,还有28个是硕士。”广州市一家家政公司的副总经理这样说道。川妹子家政公司首都大学生家政事业部,2008年暑假报名参加大学生高级家政助理培训班并被录用的学员已达200人,与往年相比人数翻了七八倍。这批学员大部分来自北京著名高校,都是在校生,其中不乏硕士研究生,具有素质高、英语水平高的特点。
研究生小张:“我从小就做家务活,也特别喜欢孩子,以前还做过英语老师。在假期中做大学生保姆就想多接触一下社会,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后这些人际关系可能会对找工作有帮助。”
当总经理叫李莉去他的办公室时,她正谈笑风生地和同事们交流在网上买房、抢车的经验。她放下内线电话,整整衣裙,走到总经理的办公室前。推开门的刹那,她还以为他会像过去半年中每一次和她的单独谈话一样,表扬我的业绩,然后布置下一步任务。
谁知,她错了。
总经理开门见山地对她说:“由于经济危机,已经波及公司的业务。公司从节约开支的角度出发,不得不开始考虑适当裁员。”
她的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然,总经理停顿片刻,终于说出口:“公司准备先从试用期的员工中开始裁员,由于你的试用期还没过……”
她叹了口气:“总经理,我明白您的意思,可是,我什么时候正式离职?”
他说:“再过5天。”
她走出经理的办公室,将要离开银行的消息,也随之传播开。
将近半年了,周围的同事和她已经相熟,接下来的几天,时不时有人关心地问她:“接下来你怎么办?”当然,也有不少和她资历差不多的新人,她们忧心忡忡。
2008年经济危机失业高峰所波及的群体,正是城市的白领阶层,以及正准备迈入这一阶层的众多大学毕业生。白领的需求过剩,一些白领转而做蓝领了。广州市市容环卫局下属事业单位的一次公开招聘中,13个环卫工职位竟然引来286名本科生、研究生争相抢夺。无独有偶,一个终日要与病死畜禽打交道的职位,竟也引来19名本科生和7名研究生角逐。最后1名博士、4名硕士和6名本科生被录用。
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出现总量型失业。另一方面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劳动力自身素质、技能不适应,出现大量岗位空缺,如许多企业和地区技能劳动者短缺、保姆短缺等。
无论是做白领还是做月嫂,最重要的还是赚取薪水、创造价值。离开工作,谈白领、蓝领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了。当月嫂工作的附加值上升了,月嫂的薪水自然高过了白领。2009年6月份,在深圳就出现了10万年薪的天价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