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三不捞
看我们疑惑不解,刘济贫也没多解释,说带我们去住的地方,等安置下来再一一了解情况,说完,他晃晃悠悠地在前面带路,师姐看了我一眼,问我这家伙可不可靠,我只能摇头,刚刚认识并不了解,再说我是自投罗网来的。师姐说虎头还是担心我,但他们不通阴阳五行,知道过来也帮不了什么大忙,才把消息透给她,希望她可以帮上我的忙,眼下的情况,我只能和她搭档了。
我心里那点小失落早没有了,还是虎头他们了解我,知道我需要的是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我突然看到师姐脖子上挂着那个盘扣,心里一热,正要拉住她的手,刘济贫突然开口道:“看,那就是我们要住的房子。”
被他一打岔,我伸出去的手只好缩了回来,也只能对着师姐尴尬地笑笑,这个刘济贫,开口得真不是时候,我再看这座要入住的房子,离桥也就一百来米,站在门口就能看到桥梁,还有桥梁下奔涌的江水,我正看得入神,吱,刘济贫推开了那间房子的木门!
这房子不晓得有多久没有住人,门上灰尘满满,可等他推开门一看,里面洁净于新,院子里还有些不少花花草草,长得挺茂盛,看我们俩诧异,刘济贫说自已平时就住在这里,门口是故意弄成破破旧旧,我问为什么,他干笑一声:“看上去穷,安全。”
我和师姐都笑了,刘济贫马上说这里其实挺安全的,就是为了以防万一,他经常不在家,家里虽然没有值钱的东西,但有不少祖师父和师父传下来的宝贝。
这些东西落在一般人的手里毫无价值,但对他来说是无价之宝,不管丢了哪一样都会让人心疼,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格外真挚,不过房子不大,只有东西两间厢房,院子里的小房间全堆了杂物,师姐问怎么住,刘济贫把她引到东厢房,让我和他住西厢房。
西厢房里除了基本的家具外,最醒目的是个大柜子,这里面放的就是刘济贫的宝贝吧,别看外面的门不像样,所有的锁具都挺好的,尤其西厢房,还安装了两重门,窗户也封得死死地,只是从里面封上,外面看不出来。
我们各自收拾好行李,他准备带我们去七狸桥看看,就在这时候,门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径自跑进院子,一看到刘济贫便叫道:“济贫哥,你可回来了,快和我走吧,又出事了。”
又出事?我和师姐对视一眼,刘济贫顾不得许多,招呼我们跟他一起过去看看情况,少年剃个平头,腿长,跑得格外快,我们跟在后面七弯八拐,沿着这边的山道上了半山腰,最终进了一间石屋,进去的时候发现里面挤满了人,但没有女人,全是男的。
这些人围着一个中年汉子,那中年汉子半靠在床头,脑门上全是汗,腿上包扎着纱布,我们一进去就闻到血腥味,低头一看,床边放着一个瓷盆,里面满是沾血的纱布和医用棉!
“爸,我把济贫哥叫来了。”少年挤进去,来到中年人身边,双眼满是灼色:“都怪你,济贫哥说过最近不要下江,不要下江,你非要去。”
中年男人想动弹一下,结果还是满头冷汗,他挣扎了几下,众人连忙要他不要乱动,以免再碰了伤口,他无可奈何地说道:“我们靠水吃饭的人,水里有问题,不下江怎么办?”
我看这名中年男人皮肤黝黑,双手更是粗糙,料想应该是下江打渔的渔夫,这名中年男人好像有些心虚,眼神一直避开刘济贫:“江里不对劲,我想下去看个究竟。”
先入为主的情况太可怕了,我不禁提醒自已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刘济贫说道:“一个月前我就发现八门生死困局有变,可惜我要去鹏城办点事,这期间你们一定不能下水,也不能让孩子在七狸桥边玩耍,还要有人盯着那里的一举一动,这些都忘记了?”
“济贫,你别怪你牛大哥了。”另一名汉子说道:“你要是看到那天的情形,也会忍不住下去看的,我们都抢着,只是他速度快。”
这些人纷纷点头,刘济贫无奈地叹息一声:“幸好命还在。”
这些人看到我和师姐,纷纷问我们是什么人,刘济贫想了想,说道:“先师祖曾经留下命批,七狸桥的事必须在我们这一代中遇到杨姓龙魄之人才有化解的可能,我在鹏城办事的时候认识的,正好应验了先师祖的话,我就求他过来帮忙。”
他三言两语解释清楚,又把我和师姐介绍给他们认识,一番细聊才知道,这些人并不是渔民,而是江边的捞尸人!
职业捞尸人的新闻这几年有见诸报端,但都带着不光彩的一面,比如挟尸要高价,捞尸中费用胡乱上涨等等,刘济贫好像猜出我的心思,说道:“杨不易,他们是专门守在七狸桥边的捞尸人,平时有别的活要做,七狸桥下的江水里有死人他们才会下水,捞尸只要茶水费。”
我的脸都要红了,师姐疑惑道:“别的捞尸队没有意见吗?”
“别的?咱们镇子这么小,哪还有别人呀。”那少年说道:“我爸他们是村子里唯一的一支捞尸队,而且不出七狸镇,还有,他们三不捞,还有……”
他说到这里突然打住了话头,其实我对捞尸人还是有些了解的,黄河之上,长江之上,都有捞尸人赖水而生,据说捞尸人要命理偏阴,五行属水,这样才能在水里顺畅游走,而三不捞是绝大部分捞尸人定下的规矩。
三不捞,一不捞水中直立头部出水的尸体,水中直立的尸为煞,二是雷雨天气不捞尸,雷雨天中磁场发生变化,情况莫测,三是三次见尸而捞不成功,一旦上船不再捞。
黄河那边的捞尸人还有个古老的传统,出船捞尸之前要带上一只大红公鸡,捞尸收船之时,用刀抹了鸡脖子,将公鸡丢入河中以保太平,长江这边也有类似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