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现场办公会 - 商藏 - 庹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商藏 >

第十五章现场办公会

周一中午,已经忐忑了一上午的王佩给她的闺蜜打电话闲聊,了解到叶山河取消了上午预定的跟装修公司总经理杨迁的见面。王佩惊喜地装作随口问道为什么,闺蜜告诉她是因为市国资委通知参加一个什么现场办公会,传了一大堆资料过来,叶山河调集了投资部所有的人参与分析,要求十二点半以前拿出一个评估报告,连叶山河都叫了盒饭,一等这个报告出来,他也要认真研究,准备下午两点半的现场办公会,据说都要参加。

王佩微感失望。

她可不管什么那是所谓的“电视上的官”,目前还无法影响她的生活,她只关心能够直接决定她的命运的叶董事长。

按照常理,叶山河已经收到了她的匿名信,但是他没有任何相关的反应,比如向她的闺蜜要纺织品公司相关的资料什么的,-——她这闺蜜在山河集团总经办做助理,王佩和她“恰巧”在一个瑜伽班认识,然后发现都是山河集团的员工,顺理成章成为知心好友。

当然,叶山河即使收到了这封信,已经看了,他没有反应也很正常。以他一惯的做事风格,肯定会很慎重地处理这件事,即使要做什么,也会不动声色地先做周密思考。

但是王佩沉不住气了。现在,轮到她来体会王青川前两周的心情了。没有迟疑多少时间,她做出了一个跟王青川同样的决定:主动出击。

她亲自到技术室吩咐技术员盯住生技科,处方下来,马上督促称磨配工段打料,配料,每一步都要把关,又叫来白天组长,叫她今天多用点心,尤其是跟中班的交接,记录一定要清楚,然后,她向办公室交了一张半天的假条,开车离开了厂区。

当初陈哲光还是市长的时候,亲自带队去江浙学习,回来提出他后来施政纲要中非常重要的三条: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所以川棉一厂改制后,新厂区建在距离蜀都市区四十公里的银堂工业集中发展园区,现在轿车普及,交通拥堵,一般情况下进城都要一个小时左右。

五十分钟后,王佩进入城区,又过了四十分钟,到达西川宾馆,慌慌张张地停好车从地下车库出来,走进宾馆大厅,王佩看了一下时间,已经两点十分。

大厅立着好几块醒目的指示牌,现场办公会在三楼紫光会堂,电梯前站满了气度俨然,大腹便便的商人,左顾右盼,背包持笔记者,还有好几个扛着摄像机,举着话筒,大多数人胸前都挂着胸牌,王佩挑了一位相对腼腆,扛着摄像机,站在那里若有所思的小伙子挨过去,整理下衣服,装作是因为等电梯的无聊而随口问:“你们来了几个人?”

“三哥。主持人已经上去了。”小伙子无精打采地瞥了王佩一眼。

“你咋不上跟着上去呢?”

“我……”小伙子略带自嘲地笑笑,“我不急。”

似乎是为了急着转换话题,小伙子也随口问:“老姐你是哪个单位呢?以前没有碰过面吧?”

这小伙子不是知道是省台和市台,省台和市台都有好几个频道要做新闻节目。“文宣造势”也是陈哲光的重要施政纲领,他的每次行动,无论大小,都会簇拥着各路记者,今天这种本身就极具新闻价值的现场办公会,肯定是一网把西川的各路新闻媒体,包括那些全国性的媒体驻西川记者站全部打尽。那些跑新闻的记者碰面次数多,就算不认识,也脸熟。

王佩矜持地说:“我一般不出来,今天实在重要,不得不来看看,亲自盯着。”

小伙子点点头:“所以,我们的当家主持人都来了。”

王佩一身价格不菲的职业套装,精明干练的气质,再加上她的年龄,小伙子自动脑补成某个单位的主任总编一级人物,态度不由自主地尊敬起来。王佩从他的口气中,猜测小伙子可能以前不是跟那个什么所谓的“当家主持人”搭档,今天因为当家主持人要来,临时配搭,现在当家主持人丢下他自行去寻找新闻线索,采访对象,他心中自然不快。

电梯来了,两人上到三楼,紫光会堂门口前有两个政府工作人员用目光检查进入会场人员的胸牌,旁边还站着两个酒店保安,王佩对小伙子说:“我帮你提包。”

小伙子一手提着摄像机,一手提着工具包,倒是不太麻烦,但是王佩有种不容拒绝的气势,他只能乖乖地把包由任她拿过去,王佩在前,小伙子在后,王佩目中无人,根本不看工作人员和保安,装作在远远搜索紫光会堂里的重要人物,从容不迫随着人流缓缓前行。她已经发现,不是所有的人都挂了胸牌,如此大规模的采访阵容,组织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同时现在这种架式,她和小伙子看起来是一个组合。

工作人员扫了他们一眼,没有任何动作,甚至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拦住任何一个人询问。王佩的担心是多余的。陈哲光的指导思想是不怕人多人杂,只怕没人,这个精神已经被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慢慢向外传达,成了每次活动的一个共识,所以这种检查只是做做样子。

王佩进入会堂,把包还给小伙子,小伙子道谢,王佩到采访区找了一个后排的座位坐下,双手抱胸,微微后仰,冷冷观察这个金钱与权力的节场。

紫光会堂三百平米左右,现在布置得不像是普通的会场,主席台不大,背后立起的大幅屏风背景是淡蓝色的银堂工业集中发展园区图片,上面写着“蜀都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推进现场办公会”红色宋体字,分了两行,“现场办公会”单独列在下面,比上面一行字体略大,突出今天的重点。但是主席台上只安排了两个位置,一个前面写着主持人,另外一个没有摆放座牌。这有点诡异,但似乎又是陈哲光一惯的工作作风。

台下正对着的是一排半圆形的小圆桌,一共六张,每张圆桌有三张沙发,看来参会的企业家一共是十八位,咦,正中那张圆桌后只摆了两张沙发,看来一共是十七位,疏疏落落地坐了不到一半,但没有叶山河。

主席台左边整齐的安排着三排座位,应该是相关的政府官员,来得整齐,差不多已经坐满,除了偶尔相邻座位的轻声交谈几句,大多数都在埋头阅读文件夹里的资料。

右边就是王佩现在坐的采访区,跟官员们的安静严肃相比,这边活泼得多,不时有人起起落落,拉动安排好的椅子,不加克制地呼朋唤友,有的是率性使然,有的是刻意显示自己的存在。

王佩回想到自己大学时代,很多同学也是这样,一到人多的时候就爱搔首弄姿,吸引眼球,只有自己任何时候都是默默找个偏僻角落扮演观察者,她们是浅薄,幼稚,可是自己是不是也有一些不太正常?是因为自己特殊的家庭原因造成自己这种略有自闭的性格?她多次反省自己,有时会一个人偷偷跑到酒吧专门跟陌生人搭讪,锻炼自己的勇气,培养自己健康的心态,后来进入川棉一厂,又因为她有一个堂伯厂长的原因,继续被人排斥,她不以为意,按照自己的人生规划昂首前行,但她心理,总还是慢慢郁积下一个心结,她也希望得到更多的人在各个方面认同,接受,更重要的是,她觉得她近三十年来的人生,都在一直扮演配角,她希望改变,成为主角,成为权力人物。

叶山河走进会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