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新征程
北欧神话中,诸神之王奥丁以一只右眼向智慧巨人密密尔换取了宇宙树巨根下的密密尔泉水,结果,喝下泉水的奥丁看到自己、诸神与巨人统统被杀的末日无可避免,剩下的那只眼睛里也从此充满忧虑,然而,奥丁仍然选择继续作战下去,他的性格和行为让希腊和罗马诸神显得猥琐无比。在云山国际这一场战斗中,叶山河就是自己的奥丁之神。
王进被带走协助调查后,云山国际的总经理章义心里是绝望的,先是逃跑,后来是破罐破摔,想“临死”有捞一把,连置身事外,最有可能看清楚整个事件的凌明山也不太抱希望,只有叶山河从不气馁,一直在施展浑身解数,希望拯救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保证这个即将陷入资金链断裂的超级地产项目不至夭折。
因为,他别无选择。
在中国当代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一直有一个神话般的词:圈地运动。
改革开发以来,初期的个体经营热、开办公司热以及股份制改造热中,最多只出现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只有到了地产开发,才产生了一些“以无博有”、“以小博大”的亿万富翁。
资本原始积累就是在这一过程中才得以加速度地完成。
中国投资房地产业利润率大大高过国际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国际上房地产的平均利润率基本上是6~8%,但中国国内房地产业的平均利润率不低于30%,即使近年市场走低,也在20~25%左右,连利润率最低的安居工程,还有15%左右的利润,大大高于一般产业的利润水平。
所以大量的资金和精英涌入这个行业,最初,一些人手里只要有几十万资金就可以搞房地产开发,一方面他们找到掌实权的政府官员,采取赂赂等手段批出红线图;另一方面用同样的手段笼络金融界人士,批出贷款,在短短时间内靠玩“空手道”成为巨富,这是在“圈地热”初起时的普遍现象,被行内人士称为“以无博有”。
一段时间后,一些人用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搞开发,经历了90年代初两次小小的高潮后,成了中国地产业的大亨,这在房地产业内被称为“以小博大”。
叶山河没有赶上第一阶段,但是勉强算是挤上了末班车,从过街商场开始,进入房地产行业,以小博大,依靠敏锐的眼光,精明的计算,巧妙的运筹,山河房产不断壮大,逐渐成为蜀都地产界一支强劲的新军,到最后,与伟大同行,参与云山国际的开发。
实际上,这种小马拉大车、以蛇吞象、以小博大的生意,比比皆是,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二三十年的野蛮生长时期,更是普遍,南德,国美,甚至联想拿下ibm电脑业务、tcl海外并购也都一样,都是以小博大,都是靠一次次惊险的跳跃,迅速窜升,成为行业巨头。
当然,也有操作相对稳健的企业和企业家,比如万科,20年来几乎没有把全部财力、精力押到过一个项目上,这是企业、企业家风格使然,也是天生就是大企业的优势。
而像叶山河这样白手起家的商人,如果不想局限于一城一地,希望成为一方诸侯,就得不停地豁出命来打拼,一路斩关夺将,不得失手,否则,一次失手就可能是致命。
当然,也有一些商人像穿上了软猬甲的高手,刀枪不入,在商场中战无不胜,比如王进,他的软猬甲就是权力。
叶山河没有这样的好运,或者说,他一开始就拒绝这样的安排,一直对权力保持着必要的距离,遵循着相对纯粹的商业规则,凭借他的聪明,才能和品德,一步步成长,但是,年轻人还是有些着急,没有完全沉住气,或者,是因为他的家族传承,有一种莫名的压力促使着他不停地前进,以他本来不希望的速度,终于,跌进了命运的深坑。
但是叶山河没有绝望,也不放弃,一直在努力。
所以他费尽心国发动了一场针对云山国际总经理章义的战争,希望一举击溃对方,得到公司其他同事的支持,全面掌握话语权,就在他几乎已经成功的时候,王进的指示意外地来到了。
没有王进的意见,局势已经按照叶山河的预想进行着,王进的指示只是让这个胜利变得正式。
就如玩俄罗斯方块时,你焦急地等长条积木,同时也努力地通过其它形状的积木减层,当你历尽艰苦,创造奇迹,把高高的积层差不多消减完备,长条出现了,让你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好的信号。
首先是叶山河成为名正言顺的总经理,更重要的,是王进显示了他的巨大能量,似乎说明他的案情并不严重,不会像传说的那样的凶险。
这让所有的人都松了口气,充满信心。除了章义。
章义不得不吞下了他自己酿的罚酒。这杯生命的苦酒,有可能让避免犯下更大的错误。
这么多年,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深刻地了解他的老板。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整个下午都没有动静,至到夜深,所有的人都离去,他才叫了出租车,离开公司。-——或者,他上车的时候,可能想过,他再也回不来了。
叶山河无暇去体会曾经的对手的感受,甚至没有时间庆祝一下自己的胜利,就直接进入新工作状态。
叶山河征求了黄孝阳的意见,也不召开公司员工大会,就请两位律师当着公司的全部管理人员宣布董事长的指示,请这些管理人员回去向其他员工传达。然后,叶山河做了一个大约五分钟的讲话,做为就职演讲。
“有一句鸡汤是,感谢生活,感谢困难,有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但我今天在这里要说的是,我们不用感谢,但需要正确应对。”
“如果人生能够一帆风顺,谁愿意遭遇困难?但人生谁又能够一帆风顺?尤其是艰难险阻,变幻莫测的商业,尤其是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
“遭遇困难,坦然面对,磨砺自己,升华人生。”
叶山河鼓吹了一些鸡汤似的鼓舞口号后,特别强调了王进从看守所中传递出来的这三个指示的重要性,明确地指出,云山国际这艘大船即将闯过惊涛骇浪,希望大家增强信心,团结努力,与公司共存,与伟大同行。
然后,继续讨论。
开发部经理重新提出了项目调整这个话题,问,既然叶总说了即将闯过惊涛骇浪,看样子董事长有可能很快就出来,云山国际也就回到正轨,那么,有些项目是不是可以不像刚才讨论的那样暂停?
开发部经理心思灵活,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是配合新的总经理,同时,也真的有一些心存疑惑。
叶山河没有让他失望,明确地表示不同意改变刚才讨论的结果,该停的还是坚决要停,绝不动摇。他意味深长地说,决不要把公司的决策建议在某种可能上,要一开始就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虽然,知道这样说会让一些管理人员刚刚恢复的信心又蒙上阴影,但他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讨论会结束后,最后离开的黄孝阳身子向后靠在椅子上,看着叶山河,淡淡地说:“叶总,其实你比章总还奸诈。”
“黄总监为什么这样说?”叶山河好奇地问。
“因为以后要打交道的是你。”
叶山河沉默一下,缓缓地问:“黄总监,你走河边的时候,你喜欢你的同伴是会游泳,还是不会游泳呢?”
黄孝阳默默地看着他,没有回答。
“你上战场的时候,你希望你的战友枪法如神吧?”叶山河又问。
“你就是会游泳的那个人?枪法如神的那个战友?”黄孝阳冷笑着问。
“是的,我们是同伴。”叶山河点头回答,“现在,我们就是在战斗,我们面对,将要面对的,将是一场无比艰难的战斗,还有很多奸诈的对手,章义其实不算什么,他只不过想切一块蛋糕逃跑,而那些即将到来的敌人,他们想的是,把这块蛋糕一块拿走。”
黄孝阳沉默半晌,说:“好吧,我接受你的解释,我也支持你暂停项目的决定,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觉得董事长会很快出来吗?”
“你认为呢?”叶山河反问。
“很难说。”黄孝阳呆了一下,说,
“我的看法也是很难说。”叶山河苦笑道。
那天下午,叶山河接到了不少电话,向他表示祝贺。让他感慨信息时代的传播速度真快。
叶山河热情地跟这些朋友交流,展望云山国际的未来,扮演一个大家理想中的新总经理,同时,也希望给大家留下他希望的印象。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还要做很多这样的工作,以扭转这一个月对云山国际的打击,恢复那些客户和潜在客户对云山国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