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节点
投资部是今年春节过后成立的。投资部经理高阳,以前在一家国企工作,可能是因为学历高,学校时的档案漂亮,所以博士毕业就被聘用为总经办工作,能够接触到一个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企业核心秘密,起点不低,但是不到两年,心高气傲的年轻人无法容忍国企那种按部就班的死气沉沉,同时他的个性也跟身边的同事,领导有些不太融洽,愤然辞职,应聘材料投递到山河集团人事部,人事部经理推荐到总经办,叶山河看了之后亲自面试,决定录用。
叶山河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偏好,喜欢使用高学历的员工。
在现在很多企业家都公开轻蔑那些“书呆子”的同时,叶山河倒是觉得,整体来说,高学历者眼界开阔,学习能力强,解决问题思路开放,综合素质高,更重要的是,法律意识强,道德水准更高。
虽然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心高气傲,不合群,不喜欢与人交流等等,但叶山河也认为不全是缺点。心高气傲减少了拉帮结伙,不喜欢与人交流是看人的,对于势均力敌,或者他们认为值得交流的人,他们也会平等友善地亮出自己观战,听取对方意见,叶山河倒是认为这种交流比那些嘻嘻哈哈的无聊应酬更有价值,更值得提倡。
他决定录用高阳后,才发现公司内部没有合适的职位,然后,他决定成立投资部,安排高阳担任经理。
实际上,象山河集团这样规模的公司,早该有类似的部门,以前叶山河打过工,对叶山河成长影响巨大的盛大公司,当时资金规模就是一千万左右,而且负债率高,董事长周洪也设立类似投资部的开发部,而且,山河集团两大支柱房产公司和纺织品公司都刚刚大获全胜,去年年终的时候,公司帐上竟有近十亿现金,用宋长生的话来说,咱们总算也富了一把了,所以成立投资部是水到渠成。
高阳走马上任后,按照叶山河的安排,自己又招聘了两个人,加上公司调整配备,投资部现在有六个人,每一周,都会向叶山河提交一份投资报告,同时,也配合参与其它项目的工作,比如上次晶体管厂的项目分析,虽然,被刘小备批评得一塌糊涂。
在叶山河眼中,高阳算是一块璞玉,如果好好打磨,将来肯定会成为一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但是,他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这也几乎是现在那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普遍的缺点,那就是急功近利。
从他给出的投资项目和评估分析,叶山河可以窥见他的商业思考及至人生思考,高阳看重的都是短期利益和短期回报,看重的都是赚快钱,很少认真分析过项目的长期效益和整个行业的前景。从这一点上看,高阳这个投资部经理没有沉下心来认真分析一个项目的所有层面,没有深刻去剖析那些隐藏在项目背后的东西,评估流于轻佻,肤浅。
或者,现在跟高阳一样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有这样的思想,首先考虑的就是几年内要到达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要赚多少钱,叶山河理解他们,现在整个社会风气都比较浮躁,摆在书店最显眼的地方,都是关于成功学的书,机场播放的,都是成功人士的讲座,成功学深深地“影响”了这一代人,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他们心里充满着成功的渴望,表现在思想行为上,也变得急迫而功利,甚至可以铤而走险。
回想爷爷那一代人,每个人都不急不躁地前行,光是学徒就是必须要学多少年多少年,哪怕你是东家的儿子,掌柜的子弟,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一工作就想着怎么升职怎么创业,世间尽在掌握,可是,事情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美好的浪漫,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一蹴而就,尤其是和平时代最残忍的职业之一:商人。
或者,正象段万年唠叨过的“慢,是一门正在消失的艺术”,作生意,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等待。从这一点上说,叶山河还是受到了爷爷的影响,他的商业历程中,有时操作很快,但重大的投资和决策,骨子里,还是慢,或者说,是隐藏在快中之慢。
比如山河纺织品公司。
当时川棉一厂改制,叶山河在西川商界,名不见经传,只不过刚刚从过街商场中赚到了第一笔稍微象样的钱,刚刚够参与这个项目的门槛,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叶山河以迅雷之势一举拿下这个当时西川省国企改制的重头项目。
这其中,就是叶山河看似快,实则慢的经营思想。
当时有意向,报名参与的人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抱着狐疑、悲观的态度,不看好这个项目,哪怕省委省政府一再表态给政策给扶持,也不敢下定决心。这也很正常,当时纺织品行业一片狼籍,国际国内形势都恶劣,三五年之内都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没有任何理由投资这个肯定会继续亏损,甚至可能成为无底洞的项目,所以他们都不敢真正进入这个已经被宣判为“夕阳产业”的行业,哪怕是认真分析也觉得没有必要。除了叶山河。
叶山河考虑的角度不一样。
表面看来,跟其它人一样,接手就会继续亏损下去,而且因为是一个密集型产业,社会问题肯定很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是其它项目可供选择,没有必要非要在这个难题上较劲,但是叶山河从产业基础,社会需求,加入wto后的国际形势,可支撑底线去分析,觉得是一个机会,虽然,它可能会很慢,周期很长,但是一旦形势好转,因为基数大,市场大,就可能是爆发式的增长,最终决定进入。
这就是叶山河“慢”的经营思想。
——
当然,促进叶山河快速下定决心,抢在所有人前面伸手的,还是江林跟他的一番长谈,以及江林的加盟。
现在,这个项目已经证明了当初的慧眼。
也证明了叶山河的“慢”并不过时,证明,有的时候,抱元守一比跳来跳去更能够笑到最后。
所以叶山河对他的投资部经理颇有微词,一直想找个适当的时机好好交流一下,可能,今天是机会吧?
虽然,今天他的杂事多。
但是,在交流之前,他还要先做一件事。
他示意房东坐下。
“我出来打第一份工的时候,做过很多不同的职位,总经理助理,公关经理,业务部主管,歌舞厅经理,副总经理,每一份工作都不同,都算是不小的挑战,经过我的努力,我自觉都做得不错。虽然,很多时候,我是硬着头皮上的。”
叶山河开门见山地说,因为回忆,语气有些伤感。
“给自己一个deadline是很重要的。不管自己有多么不安,多么紧张,但是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一定要上场。人生大抵都是这样吧。”
他看着房东:“所以你现在给我当秘书,就像是大学里的辩论赛,晚会上的节目,甚至,可以当成你们玩的真心话大冒险,该你了,你就必须上,要勇敢。”
“可以犯错误,但不能懦弱,该做的,只要你觉得,就勇敢去做,明白我的意思吗?”
“我记下了。”房东轻声说,低着头,不敢看叶山河的眼睛。
叶山河在心里叹了口气,虽然明知道不可能凭自己两句鼓励的话,就能够改变很多。
“很好。一定要有理想,说不定就实现了呢。”叶山河笑笑,继续鼓励,用手指敲敲桌面。
房东抬起头。
叶山河迟疑一下,决定说得明白一些:
“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时刻,有的时刻可以重要到改变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时刻称为节点。梅主任安排你来做我的秘书,也可以称为一个节点,无论是你现在做我的秘书,还是将来你离开这里,不再做我的秘书,都可以看成人生的一次有趣经历,希望你能够好好把握,好好珍惜。”
不知道这个唯唯诺诺的秘书听得懂他这段话中隐藏着的丰富内涵,他只是觉得还是应该说给她听听。因为她可能会坚持到徐朵朵出院,他希望她能够做好一些。
房东坐直了身子,振作了一些:“我会努力的,叶总。”
“好吧,你现在去通知高经理。”
五分钟后,高阳坐到了刚房东的位置。
他其实一直就在董事长办公室外面等候着。他觉得叶山河会见他,肯定。
他一直觉得,当初自己能够从旱涝保收的国企,冒着风险来到这家私企,就是一种极大的牺牲,而且自己这半年来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也积极配合超额做了其它的工作,可以说是表现优秀,意外的是,他觉得一直没有得到董事长的赏识和认可,不说跟分公司的负责人相比,就算在公司总部十来位部门经理,也不被重视。
证明就是他的薪水在所有部门经理中,属于最低一档,更重要的证明是,他出任投资部经理来这几个月,竟然没有任何一份投资报告得到认可,他一共报上去了近五十个项目,除了很少几个叶山河让他继续跟进,其它都没消息,石沉大海,无疾而终。
这至少,是对投资部工作的一个批评,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一个否定吧?
还有一个原因,这次晶体管项目,出任总经理的居然是刘小备。
他虽然也在心中暗暗做过不切实际的期望,但也知道自己资历太浅,同时没有在企业实际的管理经验,叶山河不让他去,他完全没有意见,但是刘小备凭什么去?她有什么企业工作的经验?她有什么管理能力?
这可能就是促使他做出今天这个决定的最直接的原因。
“你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