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机心
十二点半,兄弟二人祭拜完毕,站在爷爷坟前四处张望。这块坟地是爷爷自己选的。
虽然有医不自医,卦不自卜的说法,看风水者也往往不会给自己看风水,但是叶山河感觉得到爷爷心里其实是不在意这些的,他选择的这处坟地,在半山坡一处向阳之地,靠山面水,左右山脉连绵,略有青龙白虎之势,前面视野开阔,远处是清流河,符合前有案山,中有明堂的布局,一看而知风水所在。
叶山豪叹了口气,说:“爷爷心其实不死,他寄望于你。”
叶山河没有接话,面无表情。
“我们叶家湾每年清明会有多少人参加?”
“几百人吧。”
“听父亲说过,以前清明会动辄数千人。”
“清明会刚刚恢复不到十年,慢慢人气就凝聚起来了。”
“你参加吗?”
“很少,爷爷在时参加过两次,后来自己单独参加过一次。”
“捐了多少钱?”
“每年都会托人带一万现金捐给清明会。”叶山河停顿一下,补充道:“我不能捐得太多,这样会让其他的族人为难。我跟会长私下说过,如果有什么地方需要用钱,比如读书,医病,甚至建房,我可以另外提供资助。”
“以后替我每年也捐一万吧。清明会应该注重孩子的教育,你把我这个建议转达给会长,如果有必要,我和你可以建一个教育基金。”
“清明会很早就在做这个工作。每学期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都会得到奖励,家贫的,可以申请全额资助。”
“那还不错。这些年考得如何?”
“还行吧。小学中学高中我就不说了,高考每年有好几个考上大学,前年还有考上清华的。会里都承担了部分学费。”
叶山豪悠悠叹气:“这些孩子,将来都不会回来,很快就会被城市迷住,在城市里挣扎,生根,结婚生子,再苦再累,也不想再回到这……看起来很美的乡村。最多,在清明的时候回来看看坟里的长辈,捐点钱,买个心安。“
“豪哥在批评我?”
“我也是这样。”
“他们不是被城市迷住了,城市来就是他们一直向往的天堂,象爷爷那种看破红尘,洗尽净华,淡然安居小镇的人,也有吧,但至少要有一定的年龄,要去城市走一遭后,才能够安心。”
“城市的确是天堂,它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各种欲望,像一个黑洞。这一点农村永远无法做到。”
“电影院,学校,医院,咖啡馆,商场,工作机会,恋爱选择,地铁和飞机……,任何人都无法抗拒城市的诱惑。尤其是年轻人。”
“所以年轻人才会拼命往城里跑,拼命要活在那里。”叶山豪呵呵一笑,“很多农村出来的孩子,就像一头饥饿的狼崽子闯进角斗场,心里只想着咬死竞争者,喝他们的血自己长大,因为他们从小贫穷,历经社会冷暖,早熟,懂得人情世故,肯用脑,肯做小,肯交易,为了上爬为了财富愿意放弃自己身上很多东西,这种畸形的心理会导致他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产生惊人的动力,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当然,很多时候会有好的结果,但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悲剧。”
叶山河有些愕然,随即在心里苦笑,堂兄这番话看起来是有感而发,但是也像是在含蓄地提醒自己或者说是警醒自己,要当自己的人生导师,尽到一位堂兄的责任。
“台岛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心理也是不健全的,不再是前辈那种积极拼搏,承担责任,而是享受,懒惰,沉湎一些奇怪的行为,忽略文化传承,甚至,连婚也不想结。”
叶山河轻咳一声,最后那句话又让他躺枪了,“豪哥刚才说到年轻人到城市挣扎,这种感受我经历过,我还是比较理解他们的心理和情感。从某个角度来看,未可厚非。时移事易,他们生活,成长的环境跟我们那时候不一样了,对世界的认知和对感情的侧重也不相同,应该容许这种不同。豪哥听过一首歌吗?《北京北京》,很好听,叫你司机下载到你车上吧,多少也有点这个意思。”
“做生意,少听那些靡靡之音。玩物丧志,无论是女人还是衣物,都会让你丧失斗志。父亲他们那一辈,是真正从最艰苦的环境中过来,我很欣赏也佩服,也一直坚持这样做,你……跟着爷爷在一起,爷爷也应该教导过你。”
叶山河再次在心里苦笑。堂兄来自台岛,这番说辞,这种口吻倒是比机关干部还要来得顺溜自然,义正辞严,他还真是深入研究了大陆各个方面的情况。他倒不反感堂兄这样教训他,一般来说,他很少跟人争论,除了许蓉,段万年和智通几个人,他给人的印象是温和儒雅,但是很多人经常忽略他这种亲近表相下的坚硬和距离。
——
钟守信可能就犯了这个错误。虽然他现在还意识不到。
一旦触碰到叶山河的底线和原则,他就会显示他强硬的一面,毫不妥协,坚决反击。
即使是陆承轩,叶山河在江州陷入困境,也断然拒绝了他这位从小信赖的朋友兼兄长的建议。
当然,其中有一个原因是陆承轩的态度。
叶山河一直觉得,他一路走来,所有接触的人中,只有爷爷是最懂得与人相处,或者说,最懂人心。爷爷对他的教导,是通过各种委婉的方式悄无声息地发挥作用,慢慢改变着他,充满耐心,是润物细无声的。比如爷爷明知道他将碰壁,他在江州会吃大苦头,也忍着痛冷眼旁观,站在岸边看着他扑腾,挣扎。
对于一个有尊严的男人来说,这是最好的相处方式。是的,那时候,甚至更早,爷爷就把他当做一个男人对待。
相比之下,无论是陆承轩,还是段万年,叶山豪,他们对他多少都带着一种不自觉的优越感,叶山豪批评农村出去的孩子,有一些道理,但是他就没有反省过,这些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其中也因为那些中了出生彩票的人,那些上位者对他们天生的成见和不自觉的不公呢?
“我不会的。我会努力奋斗,一直。”
叶山河认真地说。
回程中,叶山河接到了张红卫的电话,说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他。
叶山河一边开车一边笑道,他最近好像从波峰跌到波谷了,诸事不顺,的确需要听听好消息来振奋士气。
张红卫说,他为叶山河争取到了一个机会,张红旗下周会视察几个企业,他推荐了叶山河的纺织品公司,张红旗已经首肯,如果没有重大变故,基本上就这样确定,要叶山河早点做好接待准备。
叶山河苦笑,说这周都还没有过去一半。问具体时间,以及具体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张红卫说,现在还没定。他只是现在先给叶山河透个信,先有个心理准备。
挂了电话,叶山豪问谁的电话。他隐隐听出一些意思。
叶山河说是二号首长。叶山豪居然懂这个代号所指,问省委书记要来视察山河集团?
叶山河说不是山河集团,只是山河集团下面的纺织品公司,因为纺织品公司的前身是西川有名的纺织企业川棉一厂,当年张红旗当省长时主导国企改制的一个成果,纺织品公司从去年开始势头转好,产销两旺,所以他要来看看。
但他没有告诉叶山豪,张红旗已经定了要离开西川,他来视察川棉一厂,更多意义只是做为一位主官临走时的某种情结和某种强调,强调他这些年来的工作和成绩,强调一种存在。
叶山豪没有再问,转移话题聊了一些其它,比如企业文化。
叶山豪说山河集团发展到了这一步,叶山河又表示了要发展壮大,就要注重企业各个方面的建设了,比如企业文化。
这个问题叶山河前天昨天才开始意识到,并且决定做这个工作,主要原因就是那个“我为企业献一计”的反馈报告中,有相多部分的意见是关于这一方面的。他虚心地向堂兄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