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喷药的推广
江橙每日都用自己的外挂“诊断”菜地里各种作物的生长情况。
一发现缺水就浇水,害得老父亲好几次下地回来还得去挑水。
一发现缺肥料,就鼓动老父亲清茅厕。家里的茅厕不出意料的成为本村最干净的茅厕。
一发现生虫子,这得喷药。
准备去喊老父亲一起去镇上的时候江橙忽然想起家里大面积种植的黄豆高粱芝麻是不是也需要药的滋润。
于是良心发现的江橙双手背后把自家地转悠了一遍。在午饭桌上郑重指出咱家高粱黄豆芝麻病了得喷点药。
“你还有法子?”江德柱惊讶。他天天在地里转悠,长势好不好他当然知道。但粮食这玩意自古以来就是三分靠能干,七分靠天意。
没想到橙子还有办法。
“你都从哪儿弄的方子?”江老太太有些怀疑,这丫头可是天天在她眼皮底下。
唉,奶奶你就不能当做没想到吗?老这样较真我会秃头的。
江橙费死了好些脑细胞想不到一个合理的谎言。于是决定实话实说:“我自己想出来的。奶奶,今年不知道怎么了,我一看地里长的粮食就能看出来什么毛病。心里紧跟着就知道怎么治。”
江德柱一脸“我儿这么优秀都是我的功劳”的同老娘邀功:“娘,橙子可真是我的好闺女。我也是一看庄稼就知道该浇水还是该上肥。”
你那是经验,我这是外挂!
不过被老爹这一搅和,老太太也信了。江橙这项超能力总算过了明路。
“咱家橙子真得上天眷顾,跟戏文里的人一样聪明。”老太太笑眯眯的说。
在辣鸡系统那学的,哪儿就是得上天眷顾了。江橙脸微微红。
不过都知道喷药后庄稼收成能高,老太太痛快的给了钱。江德柱则想到了族人,还有妹妹一家子,放下碗就出去了。
当天晚上江橙就从老父亲口中听到了一个数字。
两百家。
两个村子两百家,共三千多亩地。其中高粱两千亩,大豆一千多亩。
就很……
“这是药钱。一家先给了十文,两贯钱。”江德柱从怀里取出钱展示给江橙看。
怪不得一直抱着胳膊不放下,果然怀里藏了东西。
不过老父亲竟然知道先收钱,江橙表示这行为很不江德柱。
果然。
“你姑父说让先把钱凑凑。我一想也是,咱家也买不起两百家的药。”
钱不钱的无所谓,重点是药。
配药咋配?
“方子后面有单位,你不是数学好吗?你扩大不就完了。”系统回答江橙的问题。
行吧,这个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呢,三千多亩地的农药啊,得熬到啥时候!
不行,得找人帮忙。
而且药量太大,江橙担心自己狗命。直接找江王氏,让娘给他们爷俩做了两个简易版口罩。
次日,父女二人跟着家里人一道去镇上采购药材。
江橙打了一路的哈欠,好不容易睡几天懒觉。
不过买完药江橙就精神了。
差价赚的真爽。
一副药四十文,能熬出来大半锅药汁,一小半勺药汁兑一桶水可喷大半亩地。像江橙家上次给麦子喷药就只用了一小碗药汁,还是因为江德柱手抖浪费了不少。
一大锅药水足够喷个几百上千亩地。
既然赚(划掉)这么多钱,那去铁匠那买口新锅熬药不过分吧。
江德柱很反对:“咱家不是有熬这药的锅吗?再说咋能花人家的钱。”
“花谁的钱?爹,咱又是帮买药,又是帮熬药,这方子钱可都没问他们要。这可是有毒的,咱俩冒的可是天大的风险。”江橙反驳。
“得,说不过你。”江德柱一脸无奈。还想回去把钱退给人家,现在看还是不要提了。
又听女儿说:“咱家那破锅熬一次熬一丁点太浪费时间,还不如买个大的能多熬点。”
行吧,买。
父女二人径直去了镇上的铁匠铺,在铁匠大叔异样的目光下挑中铺子里最大的锅。
“这可是我家祖传的锅。”
江橙打断铁匠大叔造的势:“太大了没人要呗。”卖不出去又舍不得扔可不就成祖传的了。
铁匠大叔一噎,开始正儿八经讨价。
回到家就开始熬药,一切就绪后江橙提醒江德柱:“爹,你一会去让叔伯们找邻村的铁匠打喷药壶。”咱家可就一个,不够大伙借的。
正说着,姑父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