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北极事件
第34章北极事件
我们都没来过北极,对这里的环境尤其是超低温从来没体验过,一出机舱就感到寒气逼人,整个鼻孔不知被飞来的什么东西堵住了,耳朵也快被冻得掉了下来,特别是我和海胖子都是南方人,不要说北极,就连祖国最冷的北方都没去过。海胖子猛烈地、响亮地、连续地打了三个喷嚏,表示对这一环境的极其不适应。 “我日,怎么这么冷啊!这是人呆的地吗?”海胖子说。
“海胖子,你可千万不要感冒了,我们可不愿意拖着一个病人,而且你有重任在肩。”我说。
“去,这话说得多生分,再说我这身板,想感冒也难。”海胖子说。
“你看,按你们的要去,这不都来了,李峰、宁华、闫行、薛东海,都在这。”周茂才指着我们说。
“哦,你们经历了一个传奇,开辟了一种探索真相的新途径,对这次考察活动影响很大,大家都在等着你们的情况介绍呢。”怀特说。
我们跟着怀特上了一辆雪地越野车。
北极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个神秘的地方,这次大家都是第一次来,虽然重任在肩,但都毫不放过连带的观光机会,一个个把眼睛瞪得拇指那么大,尽情享受着这地球上唯一的白色冰封海洋风光。
此时正值夏秋交接之季,近方位表层土逐渐解冻,植被重新披上生命绿衣,河湖中的海豹、海象、灰鳟鱼,地面的驯鹿、麝牛、旅鼠,空中的白猫头鹰、雷鸟、云雀等动物,正为繁殖后代异常活跃起来;远方位可以看到太阳挂在南方地平线上,平均厚度达到3米的广袤雪海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浮冰叠成的巨大冰山。
于是在一个小型会议室里,迪克兰会见了我们,他满头银发,戴着眼镜,眼神深邃,身形消瘦,有些老态龙钟。
“厅长先生,谢谢你和你的专家组,你们近期提供的信息,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都非常感兴趣,每天都在学习研究,你们能够亲自过来,真的是太好了。”迪克兰起身与周茂才握手时说。
“教授,这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嘛,谈不上谢谢吧,我们也需要到实地来看看,真理是从实践中来的嘛。”周茂才说。
周茂才紧挨迪克兰右边入座,周茂才右边一次就坐的分别是彭国林、刘思贤、李峰、华凯峰、我、宁华、童丽、海胖子,入座后完毕后,迪克兰说:“时间紧迫,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下面就直奔主题了,首先我想问问,对人员死亡的原因,你们在四维里就没有看到吗?”
“没有,就差这一块,很关键的一块。”周茂才说。
“那你们有没有分析或者推测呢?”加拿大代表问。
“目前还难以判断啊,不过刚刚发现一个重大情况,关于导弹袭击的问题,他们是有具体目标的,下面请我们的闫行先生作个详细介绍。”周茂才说。
当晚与迪克兰会面后,我们就回到房间休息,由于在外奔波了一整天,加上肩上还有伤口,我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我们跟着迪克兰一大早就从基地出发了。
“各位专家们,请登机了,来吧迪克兰教授,把你的行旅交给米勒。”怀特拿过迪克兰的箱子递给米勒,后者一看就是一名军事素质过硬的战士。
“好的,那边环境很糟糕,专家们都没去过,你得多费心啊。”迪克兰说。
“你就放心吧。”怀特说。
直升机在漂满浮冰的北冰洋面上,以200公里/小时的速度朝极点方向疾飞。机舱内,两名飞行员稳稳地操纵着直升机,领航员兼冰情顾问不断指引航向,介绍这一带浮冰的特点,2名记者进行着紧张的拍照和摄像。
飞行半个小时后,刚才风和日丽的天气先后变成风雨、风雪交加,直升机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颠簸越来越厉害,报警频率越来越高,所有人员迅速从欣赏美景的悠闲状态中转换过来,紧紧捏住安全带,将眼神聚焦到怀特身上,似乎只有怀特才能给他们安全感。
“见鬼,这是什么情况?”怀特焦急地问道。
“报告,雨雪太大,机翼可能会结冰,为确保安全,必须避免在云层中飞行时间过长,现在需要进行超低空飞行。还有…由于gps信号受到干扰,领航精度受到影响,我们可能要延长飞行时间。”飞行员说。
“该死的气候!好了,大家坐好了,上帝会保佑我们的。”怀特无助地耸耸肩。
直升机陡然下降,紧贴洋面飞行,稳定性好了许多,如同行驶在洋面上的舰船。当然,这种超低空飞行虽然能避开云层,但容易遇到障碍物,对驾驶技术要求很高。特别是北极地区环境差异小,飞行员需要克服生理上的错觉,容易产生疲劳。好在这个飞行员很有经验,他飞行一段时间后就把直升机拉起进入云层,差不多又降下来,这样一来直升机似乎更加不稳定,却是较为安全的做法。
直升机颠簸近1个小时才消停,由于受恶劣气候影响,gps一度失去信号,导致直升机整整飞行3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目的地是新开辟的简易停机坪,那里已摆停了约20架各种型号的直升机。
“你们穿过四维的,现在好好看看,来过这里没有?”周茂才说。
我仔细从直升机往下看,发现这圆圈的大小与当时反体—18号穿出的空洞边缘倒是很接近,但仍然不能肯定,说这里就是70年代反体—18号升空的地方。
“厅长,这里大的环境都是冰,很难找到明显标记,但从大小来看,这个圆圈的直径,应该与当时我们看到的空洞边框大小差不多。”我说。
“是啊。我们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新发现。”周茂才说。
“这样能看到什么呢?直升机还可以低一些吗?”迪克兰对怀特说。
根据怀特的命令,直升机又下降了50米。
“老闫,我真是没搞懂,这圆圈以内不能直接走进来吗,为什么非得飞过来看呢?”海胖子问。
海胖子问的这个问题,我也一直觉得奇怪,不过当他问我的时候,我突然间找到了答案。由于直升机的下降,我们进一步看清了那圆圈内的境况,实际上圆圈边缘与内部有着平均30米的高差,而圆圈内的巨大冰块就像一个个小山丘,远距离很难看清楚,这就是北极地区特有的视觉差。也就是说,巨坑虽然被冰块填满了,但其平均高度要低于坑口几十米,人员难以直接进入坑内观察。
“看到没有,高差这么大,怎么进来啊。”我说。
“还不仅是进不来的问题吧,你们想过没有,这里既然被判断为发射阵地,那就是一个危险区域,人员怎么可以随便进入呢?直升机过来就好办得多,一有突发情况可以迅速反应离开啊。”彭国林突然说,印象中这是他第一次与我们说话,我心中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他,现在总算有了合适的时机。
“部长说得对,我还有一个问题要请教部长。”我说。
彭国林没说话,只是微笑着作了一个手势,表示让我尽管问,此人虽然年龄大,但看起来身体健康,精神状态极好。
“就是灵虚先生第一次到王家地窟时,反体组织曾打着你的旗号,假装说他们是您派来的,还规劝灵虚先生改邪归正,这里面有什么深层次的背景吗?”我问。
“呵呵,这个不难理解。龙申涛加入反体组织,我早就作过预判,我太了解他了,此人思想太顽固,我多次提醒过他,他却不听,反体组织以我的名义做他的工作,这是检验其忠诚度的有效方法,因为我太忠于人类啦!”彭国林说。
直升机降低飞行发现新情况后,考察组正如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各直升机不约而同地再次降低高度,距巨坑边缘的高度缩短至大概50米,接着每架直升机向下抛出滑降绳,部分人员从直升机上往下滑落,成功在起伏不平的冰块上登陆,他们在下面向直升机上的人招手,表示一切安全顺利。
我们所在的直升机,搭载的大多是年龄较大的专家组,估计他们是没法下去现地查看了。还有一点,滑降是一门技能,非经过训练的人员,也是不能随意下去的,那些已经下去的,大多数都是军人。
“怎么,我们这里没人下去看吗?”迪克兰说。
“教授,我主要负责您们的安全工作,如果您同意,我和米勒倒想下去看个究竟。”怀特说。
“没问题,你们该下去看看!”迪克兰说。
怀特和米勒顺着滑降绳,一上一下滑了下去,动作看起来很娴熟。我和海胖子一看这滑降其实没什么难的,跟爬树差不了多少,不知是出于好奇还是责任,竟然主动要求下去看看,还有李峰、宁华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迪克兰说要经周茂才同意才行,周茂才见我们意愿强烈,同时也是为了工作,也就点头同意了,并反复强调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