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白布立方
第89章白布立方
会议结束后,在返回住处的路上,我一直思考着最近没思考明白的事,那就是袭击者是谁?攻击手段是啥? 关于袭击者,我认为不是反体者,也不是人类,因为他们都不具备使用这种手段的实力。
反星体呢?这个不能排除,但是反星体现在就抵达地球上空的外层空间了?从无线电信号分析,也不可能!
所以我一度认为,这是一种超文明的杰作,可能这认识太偏激,太与众不同,而我也拿不准,所以没敢提出来。
只能一个人先想,想清楚再说,不能把现在已混乱的思想再搞混乱了。
但是对于罗依依和海胖子,我觉得有必要告诉他们,一来是分担我的压力,二来是几人一起商量,总会有个办法。
正当海胖子即将在车上睡去时,我赶忙摇醒他,并对他们说:“今天那些专家说的,你们怎么看?”
海胖子仍睡意浓浓,不想说话,睁了一下眼又闭下了。
罗依依则说:“你说的那一条很重要,如果要说它是一种低速运行的无形武器,所到之处如入无物之域,这就不好判断它是什么了。其实还有一个线索,就是彭廷海之死,他死亡的细节是什么,为什么没有被碎尸,而将尸体留在太空让人发现?还有,从他身上的洞口能发现什么吗?”
罗依依倒是想得很深,不过这个问题,殷勇之前已经告诉过我们了,但没引起我们的重视。我结合回忆说:
“殷勇说过,彭廷海当时在悟空五号的一侧,他带的两名维护人员则在另一侧,相互之间刚好被望远镜挡住,而殷勇就潜伏在望远镜下方,那里是个死角。”
“殷勇一方也是三人,他们的计划是三人取代三人,当殷勇以无声手枪击毙彭廷海后,另两人正准备以同样方式击毙彭廷海的两名助手,但此时他们只能准备,因为要等到两名助手进入死角,避开视频系统时才可以开枪。”
“这个细节很重要,殷勇刚击毙彭廷海,彭廷海的尸体往下沉,可几秒钟后,就再也没看到彭廷海尸体和殷勇的两名帮凶,殷勇心里干着急,但他只能迅速回到彭廷海的操作位置,与彭廷海的两名助手一起完成望远镜的维护。”
“至于彭廷海尸体的洞口,只是一个光滑的截面,看不出他是被垂直切的,还是斜着切的。当时战小舟架着他,也看不出穿过他身体的棉絮到哪里去了,所以并不好判断。”
听我说了半天,海胖子终于醒了,他问:“人不见了!通过人的铁锤也不见了!那会到哪里去了?”
我说:“人或者被一双无形的巨手抓走了吧,我越想越明白了,在彭廷海、殷勇所代表的势力和反体者之外,一定存在第四方,这个第四方却不一定是反星体,我们不能总局限于反星族。”
罗依依对我的说法感到不可思议,她问:“你是怎么想到这里的?”
“活跃期!难道活跃期真的到来了?”我说,这话说得很小声,我其实是自言自语,但他们都听到了。
“老闫,你在说什么啊?什么活跃期?”海胖子突然大声问,他一点睡意也没有了。
“我祖父留下的那本书,你们都忘了吧,我虽然没随身携带,但这么多年来,我已将其全部内容牢记于心了。书中暗示,21世纪中叶开始,宇宙文明将迎来活跃期。”我说。
“哎呀,你就说说,什么叫活跃期嘛?”海胖子着急地问。
我说:“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到呀,也就是说,各种文明将为各自目标,开始在宇宙中频繁活动,当它们之间相遇时,很可能发生文明冲突,而且是多级多类文明冲突。”
听我这一说,他们俩均大吃一惊。
“所以你判断,一种独立于人类与反星体之间的文明,已经介入进来?”罗依依说。
我说:“如果不能对遇袭事件有个合理的解释,很可能就是这样的。之前我们谈到束能武器,就算是束能武器攻击,人类现在有这些武器吗?它们都还是概念性武器啊。”
罗依依说:“的确如此,束能武器,实际上已被排除了,可你说的无形棉絮,一种轻飘飘而又具有极强穿透力的东西,它会是什么?简直难以想象!”
我说:“还有,我们要相信,太空战舰预警系统的先进性是不可否认的,战小舟对我说过,他对此有绝对信心。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此先进的预警系统,竟然对攻击来临没有一点反应,而是受到攻击以后才觉察到?起码是高一个等级的超文明,才能做到这一点。”
海胖子听得入了神,见我们歇下来,便说:“老闫,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告诉他们?”
我说:“这都是揣测而已,再说,谁会相信我那破书呢?搞不好人家还说我迷信。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要让人再牺牲了!”
我们三人聊了半天,心里都有了数,但现在时机不成熟,不宜告诉战小舟和其他专家们。
对这次上天怎么探?这是一个棘手问题,大家都拿不定主意,毕竟对方是个无形的玩意,说不定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已经被它干掉了,所以也有人被吓得不敢上天了。
根据战小舟描述的无形铁锤攻击范围,最后我绞尽脑汁给出了个土办法,并得到他们的采纳。
就是依托国家空间站,制造一个1x1x1公里的白布立方,通过数只金属丝,将其连接在5艘并列战舰上。
战舰与布立方之间保持1公里距离,连接战舰和布立方的金属丝上,则铺上一块巨大白布。
战舰向目标移动的同时,就可以将巨大的布立方推到部队遇袭区。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想看看棉絮的攻击路线,一块棉絮经过布立方顶部后,它是直线穿出的,还是曲线穿出的,也许可以看清。
同时,这样的设计成本较低,消耗的主要是布匹和合金组装而成的架子。
这个设计的根本前提是,无形棉絮攻击范围始终是固定于某个区域的,在布立方与战舰之间撑起一块巨布,它相当于临界安全区,一旦巨布出现洞口,即表明遭受无形棉絮攻击,战舰即快速回撤逃离。
我们将制作布立方的材料和相关人员带入太空,来到国家空间站进行制造,由于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工程,一个巨大的布立方很快就形成了。
我们搭乘战舰向事故战舰太空域开进,在距离后者3公里时,就通过肉眼看到了它。
不过现在的事故战舰,由于发动机早已被摧毁,速度没有得到及时补充,离心力不断降低,其现在位置已比事故前降低了300米左右。
这样一来,布立方就刚好可以置于其上,可以精确部署于其遭受攻击时的区域。
5条战舰推着一块巨大的白布板和一个巨大的布立方,缓缓向事故域行进。
战舰上的军人和专家们没有一个是轻松的,毕竟这里是血腥的杀人场所,杀人者兴许就在附近。
此时,相信很多人已被吓得背脊发凉。
布立方相当于最原始最简陋的探测工具,它不紧不慢地在最前方开道,似乎在对我们说:有我在,你们不要怕!
可惜它只是一块布!面对最高精尖的东西,我们想到用最简单的方式,算是一物降一物吧。
布立方无畏地继续前行,没有任何异样出现,但所有人的精神没有半点松懈。
布立方终于飘浮在事故战舰之上,此时巨大的白布板已将下方的受损战舰完全遮挡住。
现在我们与事故战舰的距离只有1公里,要是没被白布块遮挡住,我们还能看到牺牲的20多名军人的飘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