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原来是这个三五八团
第59章原来是这个三五八团所以抗日的时候,不少地方部队根本就不听从常凯申的指挥。
当然了,最开始也不是这样。
主要是被常凯申给坑怕了。
淞沪会战的时候,常凯申调动部队的时候,好歹还算公平。
为了和日军作战,几乎是把他的所有精锐都给调上去了。
连战斗力最强的几个德械师都给填了进去。
所以那个时候,地方部队也是很积极的。
整个淞沪会战,不管是常凯申的嫡系部队,还是其他地方部队,伤亡都非常惨重。
但是后来就变了味儿了。
等到徐州会战的时候,当时的指挥官李德邻就感觉出来了不对劲。
虽然常凯申给他的兵力不少。
也有几十万部队。
但是从调过去的部队里面,李德邻郁闷的发现,这些部队大部分都是地方部队。
他常凯申的中央军很少。
后来之所以常凯申又调集自己的嫡系部队过去,那完全就是为了抢功。
前期的徐州会战,让地方部队伤亡惨重。
从那之后,国军里面其他派系的将领,打仗就没有那么积极了。
毕竟常凯申做事儿太没有底线了。
借抗日来消除异己。
这事儿做的不地道。
当然了,这只是常凯申的手段之一而已。
他的另一个手段,就是利用黄埔军校,来分化地方派系里面的军官。
每年常凯申都会特意给他们一些黄埔军校入学名额。
让他们派人过来学习。
但是人家地方派系也不是傻子。
根本就不接招儿。
让我手底下的人去你常凯申的军校读书?
那等这些人毕业了,谁知道还是不是我的人?
这要是成了你常凯申的人,那我们岂不是亏大了?
阎百川当然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对这件事,一直比较消极。
基本上就没搭理过。
但是楚云飞当年单纯啊。
一听能去黄埔读书,那眼睛都亮了。
说什么也要去。
让阎百川大为恼火。
这件事儿闹的还挺大。
甚至都到了常凯申那里了。
常凯申一听居然还有这事儿,一下子就记住了楚云飞这个人。
对于常凯申来说,这可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哇!
于是大笔一挥,就亲自给阎百川写了一封信。
让他同意楚云飞到黄埔读书。
这么一搞的话,阎百川不同意都不行。
但是楚云飞以后在晋绥军,基本就没有前途了。
而楚云飞当时不知道啊。
还是颠颠儿的跑过去读书了。
常凯申对楚云飞,倒也是很照顾。
他也发现,楚云飞确实是一个人才。
不过,对于常凯申来说,楚云飞这样的人,注定是不可能得到他的信任的。
毕竟楚云飞出身晋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