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4章古玩小市 - 超感鉴宝师 - 苦瓜才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超感鉴宝师 >

第0204章古玩小市

2010年2月份的某一天。这一天的凌晨。天地之间弥漫起浓重的大雾。好象从天上降下了一个极厚而又极宽大的窗帘。把所有人视线全被雾挡住了。仿佛现实的空间就只有眼前这么大。

雾气笼罩在天津卫这座明珠般的港口城市。朦朦胧胧。隐隐约约。同时也给这座历史古城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今天是方飞扬呆在天津的最后一天。他已经在买好了返程回去的火车票。

这次出门在外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最意外的就是方飞扬被千门中人盯上了。好在有惊无险。那晚发生在燕京长安大酒店的人质劫持和贵重物品盗窃案已经破了。除了虎哥和瘦子以外。另外两名嫌疑人孙自成和韩萧已经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

这一切当然是方大老板的功劳。

方飞扬虽然是半个江湖人。但也不愿意以江湖恩怨來处理孙自成和韩萧。毕竟现在是法治社会嘛。那天在金水湾。方飞扬把孙自成和韩萧两人捆成了两个大粽子。扔在了别墅里。然后随即报了警。

剩余的事情就交给警方处理了。方飞扬只要配合着做做证词。提供一些资料给警方就行。由于证据确凿。案子很快就定性并移交给司法机关宣判了。

方飞扬决定在回家之前再一次逛一逛天津卫的古玩市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回城的动车要到晚上七点才经停天津站。还有一个白天的时间可以利用。

天津沈阳道古物市场成形于1987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最初的旧物交换市场变成今天全国闻名的古物交易场所。但不管经历怎样的变迁。沈阳道仍然保留每周一次的“小市”。

方飞扬之所以定晚上回金陵省的车票。也想乘白天的功夫见识一下这远近闻名的“小市”。

所谓的小市其实就是古董老货的集散交易市场。功能场面等同于苏城文庙的周末交易日。只不过在天津卫。这个交易日约定俗成在每周的星期四。

每个星期四是沈阳道的大日子。平时只是摆摆样子能保证日常开销就可以了。可是一到星期四。沈阳道就像开了锅一样。买货的、卖货的、砍货的。简直就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一些国外的收藏者都把星期四看成了“天津日”。

沈阳道之于天津。就如同燕京的潘家园、报国寺一样。但其最初只不过是一个居委会为安置居民家中的闲置物品的“旧物交换会”。后來有人把家中珍藏的旧首饰、旧金石玉器拿來试卖。沈阳道就渐渐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古玩市场。

方飞扬对天津卫的这片古玩市场可不陌生了。先前为了调查白玉手镯的事情。他对这几条街进行了分类踩点。目的是为了守株待兔。等待有人來出售赃物。所以。对市场内的门面铺子。特别是做玉石生意的了解相当透彻。

但是那几天凑巧不包括“天津日”。见不到那人山人海的盛大场面。当然也沒有机会见到那一望无际的地摊风景。

今天。方飞扬顶着浓雾。迎面扑來清新潮湿的空气。兴致勃勃的來到了这片市场。隔着老远就听见熙熙攘攘的吵闹声。但是由于浓雾笼罩。反而有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感觉。

走近了。这才看见原本宽敞的马路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地摊。只留下狭窄的通道可以通行。操着不同口音的古董贩子带着各种千奇百怪的“宝贝”聚集在这里。

由于湿润绵绵的雾气。道路的地面都有些斑斑点点的潮湿。但是这并不影响古董贩子吆喝做生意的热情。

方飞扬两只手潇洒的插在口袋里。闲庭信步的一步三望。

他发现除了那些席地而摆的摊主在招手、推销着自己的老货以外。还有少数各自为战的。他们手里捧着个“宝贝”在人群中央绕着圈子说故事。

“就这把扇子。是我去年从一个小伙子那儿弄來的。你知道我花了多少钱吗。十五。。知道我现在卖多少钱吗。三千。。。”

虽然故事老套。情节拙劣。但这几句话一出口。身边便聚集了三三两两的听众。看到众人略带的惊讶神情。“说书人”更加兴致勃勃。

这些人往往口才很好。又善于察言观色。调动观众的口味。果然。不一会儿。这个“说书人”的身边就能围满了人。

“那小伙子的老父亲去世了。家里留下了这么一把扇子。小伙子不懂啊。就要扔了。正好被我碰到了。我说你别扔。我给你十五块钱。你把它送我得了。就这么着。宝贝就到手了。嘿嘿...”

这时有人提出要看看他手里的这把扇子。“说书人”那是求之不得啊。一脸的笑容就把东西递了过去。嘴里继续念叨:“您要是觉得这扇子可以。就1000块拿走。我赚点小钱喝喝茶。怎么样。”

看到故事讲到这里。方大老板摇了摇头。觉得沒必要再看下去了。继续往前走。

如今的方飞扬虎目如炬。眼力犀利的很。他一眼就能分辨出这是“说书人”混饭吃的把戏。与千门的高级骗子打交道这么长时间。相比较。这些小虾米的手段还是嫌嫩啊。方飞扬估计只要这位“说书人”把扇子卖出去。接下來就会换一个地方。再掏出一把一模一样的在市场里重复刚才的故事。

沿着古玩街一路走來。浓浓的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开始慢慢的褪去。眼前的场景也变得豁然开朗起來。远处的小地摊是一个挨着一个铺设着。甚至有些在路中间也搭起了简易货架。

周围的人流量也渐渐变大。方飞扬已经感觉有些拥挤了。

就这样被动着。推挤这往前走。方飞扬还是会时不时的停下來。蹲在某一个摊位上观察一会。希望能有所收获。只可惜一眼望去。什么歪瓜裂枣都有。甚至不需要触发超强感应能力。单凭肉眼。方飞扬也能看出这些地摊宝贝上做旧的痕迹。

“算了。既然來了。就当随便逛逛。消磨时间吧...”

方飞扬长叹一口气。左右遥看着。随着人流漫无目的的走着。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正走着走着。突然前面拥堵起來。这半边的人怎么也过不去。似乎前面发生了什么纠纷。导致人群聚集。道路堵塞。

走也走不了。退也退不回去。方飞扬闲來沒事。索性蹲在就近的摊位上随便看看。这时。他旁边的一个老先生正在和卖家砍价对话。

这个老先生手里拿起一个竹雕摆件在问价。“这个怎么卖的。”

“600元。”地摊老板操着鲁东地区的口音。

方飞扬定睛一看。心中一凉:“哎哟。我怎么沒有发现这个东西呢。难得看见一件老货。却已然在别人手上了。”

古玩行业有这么一条规矩:如果两人看中同一个宝贝。在前一个人沒有决定放弃之前。第二个人是不能胡乱插嘴。更不能过手验货。

方飞扬不用验也知道。这是一件大开门的真品。因为在方大老板的私人藏品中。也有类似的竹雕藏品。他偶尔也拿出來把玩。家里的那件还是苏雅芝买回來的。当时他们俩在金陵的古玩城比赛淘宝。结果当然是佳人获胜。花了800元“捡漏”了那个竹雕笔筒。由于苏雅芝不懂得清洁保养。不小心用水清洗了一边那个笔筒。方飞扬怕它浸水以后。容易开裂。就用特别调制的植物油。给笔筒做了一次保养。结果那件竹雕笔筒就一直放在方飞扬家里。

而眼前这个明显是个竹雕臂搁。器身比笔筒稍长。高约15公分。宽约5公分。表面刻饰着各色各样的花草人物。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