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妄念(修) - 小门小户 - 晨晓茉莉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小门小户 >

第91章 妄念(修)

许婶子想要带着孙女卖/身到陶家。

还只要十两银子。

她和她孙女大妞柳二丫是知道的,都是勤快人。许婶子一天到晚的给人洗衣裳,缝补衣裳,而大妞听婆婆说从小就知道给她奶帮忙了,衣裳洗好了,她就挨家挨户地给人送去,能干得很。

而且两人为人如何,柳二丫也看在眼里,祖孙两个不但干活勤快,还都是老实人,不爱往外头说人长短。

最起码她嫁过来这两年,就没有听说过。

柳二丫偶尔会听婆婆说起以前在唐家的事,知道他们那样的大户人家最讲究规矩,新入府的丫鬟是不能到主人家身边伺候的,得跟着年纪大的嬷嬷们‘学规矩’,学完之后还得跟在年纪大的丫鬟身边学做事。

这其中最重要的两条就是要忠心、嘴巴也要紧。

不然家里的太太多吃了两口肉她都往外头说,不得被人笑话啊?

所以许婶子想要带着孙女卖/身,柳二丫是愿意接受的,因为这两个人她知根知底。就像婆婆刚才说的,大妞可以帮忙带闺女,许婶子可以做些洗衣裳、扫地、提水、洗菜洗碗之类的活。

“这事等我娘和陶砚回来,我跟他们商量一下。”

柳二丫没有一口答应,“你先安心住着,不管我们会不会从外头买人,总不会让你和大妞明天就搬走的。”

许婶子也知道这事不可能马上就成,于是她干脆地站了起来,“行,那我就先回去了,你们商量好了,给我一个信就成。”

晚上,等陶砚回来的时候,柳二丫就把这事说了。

丁氏道:“没想到她竟有这样的想法。”

她以前让许婶子带着孙女住在家里,一方面是家里只有她和陶砚两人,陶砚一出门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另一方面,就是看着她们祖孙二人实在可怜,无片瓦遮身,不过是给两间家里用不上的屋子,不值当什么。

原本是想着,等再过两年大妞年纪大了,不好再和陶砚共处一室影响名声,就让她们祖孙两个找地方搬出去的。

没想到许婶子居然想要卖/身?

这法子倒是可以让她们二人不用搬了,而卖/身之后大妞作为一个丫头,也不存在名声不名声的事。做丫头的,哪里在乎这些,只要不是被主人家收了房,那就都一样的,外人也不会在乎。

等再过些年,赎身出去找一户稳妥的人家嫁了便是。

想到这里,丁氏问儿子和儿媳妇,“你们觉得呢?若是应下,那以后许婶子就在家里做些粗活,大妞就让她照顾蓁蓁。”

“然后再买一个小子。”

她对陶砚道:“找个十二三岁的,白天就跟着你出门,晚上就睡在前院的角门里,顺带给家里看门。”

“三个人够我们家使的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陶砚没有意见,“娘,这事你做主就是了。”

柳二丫也赞成,“娘,我也觉得好,许婶子和大妞,我们是知根知底的,蓁蓁以后交给大妞照顾,我也放心。”

现在女儿大多时候是她照顾的,她不方便的时候就托给婆婆,但是随着她越长越大,自己总不好整天跟在她屁股后面。等她长大到能到处疯玩的时候,能有人跟在后头照看着,她也更能放心。

见儿子和儿媳妇都没有意见,丁氏便道:“那行,这事就这么定了,我明日就和许婶子说,卖身银子就按她说的算。”

倒不是丁氏不想给更多,而是许婶子和大妞想签的是短契,大妞更是大了之后就要嫁人的,和人牙子带来的那些人不同。

“还有一事。”

“我今天和崔家那边说了,崔娘子说过几日给我答复。搬是会搬的,就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我预估着可能得等到乡试之后。等他们一家搬走,我们再找几个泥瓦匠,将屋子都收拾一遍。”

“以后啊,我们都住后面那一进。”

“前面这里你们住的那一屋改一改,打通了一起做陶砚的书房,至于对面的厨房就拆了,做个马厩。”

“倒座这几间屋子,收拾收拾,就做堂屋和客房好了。我们家只有二进,若是陶砚你有客人来了也不好往里头引,就都安置在前院吧。”

在陶家人商量着怎么修缮家里的时候,和陶家一墙之隔的第二进屋子,崔家人也聚在一处商量。不过只有崔娘子和崔秀才在说话,偶尔崔大郎也会说两句,至于崔秀才的其他儿女以及妾室,都早早的回房了。

崔娘子语气轻柔,“夫君,陶典史他娘说如今他们家里住不下了,所以想要把这第二进收回去自家住。”

“问我们可有合适的地方。”

临近乡试,崔秀才做梦都不忘之乎者也,这种事根本不放在他的心里,“这事你做主就是了,我月底就要去郡城,你让大郎去找找中人。”

崔娘子应是,然后又道:“夫君,我们家这次还是要租屋子住吗?其实妾身今天想了想,觉得这样不太妥。”

崔秀才分了几分心思出来,“有何不妥?”

他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因为以崔家的家底买不起这么大的宅子。与其一家人紧巴巴地挤在一进的七八间小屋子里,连个像样点的待客地方都找不出来,还不如继续租住这样的二进屋子。

别的不说,他和儿子都各有一间书房,院子里还有一个小花园。读书累了的时候出来逛一逛,还添几分雅致。

“夫君。”

崔娘子柔声说道:“我们一年要给崔家十二两银子,十年下来就是一百二十两,这都够自家买一座了。所以妾身想着,不如我们家自己买一座宅子好了,以后也不用给谁租子,这么多银子都够夫君你去考两回举人了。”

她见崔秀才有些意动,又补充道:“而且没准就是因为我们家没有自己的屋子,祖宗祭祀不足,夫君你才没有考中。”

崔秀才想想觉得有理,便问:“那家里的银子够吗?”

崔娘子笑了起来,“大娘和二娘今年一个十六、一个十五,也是时候嫁人了。前些日子有媒婆上门相看,知道她们识字,还有一手女红,昨日回话说有人愿意给五十两的聘礼,聘回家里去做二房。”

崔大郎诧异,“二房?”

虽然他爹有妾室,他自己也有通房,但那些都是买来的丫头,主家若是不满随时可以卖出去的。把庶出妹妹送去做妾那就不一样了,以后都不能当做正经的亲家来往,年轻的崔大郎一时无法接受。

崔娘子用帕子擦了擦眼睛,“娘也知道好好的姑娘,给人做二房不好,人家还会说我这个做母亲的不慈。”

“可她们都是庶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