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布置小院
宋子安的房子只是一座光秃秃的小楼,并没有什么围墙之类的,工具买来之后,存放和安置成了最大的问题。宋子安并不想将这些工具放到小楼之中,毕竟工具大多用来弄地,弄脏了地板不好收拾。于是,他想请工人过来建造一个偏房。
既然想建造偏房,宋子安就想着将房子周围的布局好好搞一搞,毕竟他要长期居住,所有的布置最好一步到位。想好这一切,宋子安就将车子随意停在外面,将买来的布置房间的小物件都掏了出来,大个儿的工具只能暂时留在车上,要等偏房建好后再做处理。
宋子安将空间中的小花儿挪出来一部分,用精巧的花盆重新种植好,放在他喜欢的位置。
看到布置好的各个房间,宋子安满足的笑了笑。
二楼有一个很大的阳台,宋子安摆放了满满当当的绿植,还将买来的小茶几和躺椅放在这里,喝茶、看海,这样的日子简直不要太美妙。
简单的做了中饭,宋子安游逛到院子中。院子其实还不是院子,宋子安不想弄什么围墙之类的,他想将空间中的果树弄出来几棵,圈出一块地方,就当是院子。
宋子安围着房子逛了几圈,腹中的计划又在脑海中转了几圈,最后终于确定下来了他的计划。
他这样安排,将放工具的小屋子建在房子后面,再让工人们整理一下公路到这边房子的小路,最后还要铺出一条从家到海边的青石路。剩下的装饰工作再简单弄一弄就好了。
想好这些,宋子安再次来到上次的镇上。请工人的地方很好找,他一路打听着,很快就找到了。负责修房子的工人姓陈,说话客气,仔细听完宋子安的交代之后,满口说着没问题。
陈师傅说,材料什么的他们可以帮忙解决,但相对来说,花费肯定要贵上不少。宋子安不在乎这点钱,看陈师傅办事牢靠,也就接受了他们的定价。
但找修路师傅时,遇到了一点困难。因为这里并没有专门的修路师傅,青石板也不好找寻。宋子安反正也不着急修路,听到陈师傅答应帮忙找找之后,也就歇了今天忙乎好一切的心思。在这之后,宋子安没怎么逗留,就离开了小镇。
青岛已是四五月份,宋子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找农民要回一点田地来种,于是他就找到了离家最近的、租种他土地的刘家庄。
刘家庄很小,只有一二百户人家,但生活还不错。他们虽世代以种田为生,但沾了旅游的光,很多人跑到这里来看海,村子里开了几家不错的农家乐。
宋子安找到刘光家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多了,海边的这个小村很明显开始感觉到冷。刘光就是租种宋子安地最多的一家人。因为这时候地里农活并不是很忙,所以刘光家的人都在家。
刘光很快知道了宋子安的来意,并表示等这一季农作物收获之后,就可以将其中的一亩地还给宋子安。说来也巧,正好有一亩地被分隔在从公路到房子的那条小路的左边。再往那一点就是别人家的,只有这一亩被分割出来,平时刘光家的也不好耕种,就很爽快的答应了宋子安的请求。
谈完事情之后就已经五点多了,刘光一家都很热情的邀请宋子安在他们家吃饭,宋子安也正想借这个机会了解一下附近的地理人情,没怎么推脱就留了下来。
在刘光口中,宋子安了解到了很多事情。比如说,离这儿几里路的地方是一个很有名的旅游度假圣地,旁边还有很多疗养院。确实很出名,宋子安听过这个旅游圣地的大名,原来竟在这里,怪不得宋子龙可以搜寻到如此好的居住地。
刘光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就是那个旅游圣地负责某个项目的经理,二儿子也在本村开着一家农家乐。因为儿子争气,刘光在村里很是有话语权,他也算是本村里场面儿上的人。因为农村种地也不像几年前那么辛苦了,所以刘光老两口趁着还可以干几年,就租种了宋子安的地。
吃吃喝喝聊聊,已经过九点了,宋子安及时的提出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