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上当 羊入虎口 - 锦绣的科举日常 - 轻云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0章 上当 羊入虎口

感受到事业和人品受到儿子和陛下认可,十分开心的元老爷,在锦绣第二天下衙后,一家人在饭桌上,郑重的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将眼镜和放大镜的方子进献给陛下!感谢陛下对我的信任和看重。”

元夫人从来不干涉元老爷这些大事上的决定,随意的点头,道了一句:“你想好了便行。”

姜良缘惊讶一瞬,心说原来最近外面风靡一时,有价无市的眼镜和放大镜,竟然是从家里流传出去的。

但也紧惊讶了一瞬,随即笑眯眯的点头:“我都听爹和相公的。”

锦绣一愣,抬头看见元老爷眼里的几分狡黠,随即了然。

饭后,锦绣私下里问元老爷:“有人找您麻烦了?”

元老爷乐呵呵的一点儿烦恼都没有的样子,摆手道:“京城的水太深,有人发现近来陛下赏赐了不少老臣水晶打磨的眼镜和放大镜。

顺藤摸瓜,一路找到爹这里,话里话外就是想占咱们家便宜,你爹是谁?能轻易让人占了便宜不成?

一块儿水晶多难得?哪个熟练的匠人不得先磨坏几十家块儿水晶才能熟练掌握这门技术?有些人的全部家底还抵不上几十块儿水晶的,就敢把你爹我当成乡下来没见过市面的大傻子忽悠呢!

这京城的二代们,也太不成气候了啊,还想从你爹这儿空手套白狼,忽悠人的水平还不如谢六公子和定王呢!好歹这两人撒撒娇,哭哭穷,表演一番,每次都能从家里巴拉走点儿什么呢!

哼哼,以前是没有理由,这下现成的借口送到手里了,不用白不用!”

锦绣听罢没有反对,在当下看来,仅他见过的几位大人手里的眼镜,度数上并不是很合适,但都被几位大人当成宝贝,不用的时候,小心翼翼的搁在专门定制的丝绒盒子里随身携带,不让旁人染指一分。

元老爷骄傲的拍拍锦绣肩膀:“你成婚时曾与咱家一位主管烧瓷的掌柜闲聊过几句,这几天那掌柜来找我,说他经过你的启发,让手下匠人多番尝试,好像摸到了一点儿烧制水晶的法子。

虽然至今也没烧出一块儿完整的水晶,但总算是摸到边儿了。有了这法子……”

锦绣嘴角微抽,忍不住吐槽:“爹,我就知道您不会不给自己留后手。”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

于是第二天,锦绣代替父亲上折子,将眼镜与放大镜打磨的方法进献给陛下的事,又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锦绣觉得,他现在就像后世选秀出身的流量爱豆,还是那种不成名就要回家继承亿万家产的霸总人设爱豆,业务能力如何没人知道,但一举一动总被人放大观察。

锦绣作为一个穷编修,是没有上朝资格的,折子是昨日通过正常途径送到陛下手里,陛下龙心大悦,今日早朝当众宣布了此事,早朝过后就让人给锦绣和元老爷分别送了一拨赏赐。

领了赏后,翰林院同僚们早就麻木了,只是走形势一般恭喜了锦绣几句,大家更好奇的还是:“元大人,我家老祖母今年已经七十了,平日里视线模糊,两步之外就什么都看不清,你说的这个眼镜真的这般神奇吗?”

还有人说:“我早年熬夜苦读,考中进士后,眼睛就不太行了,看稍微远些的东西就一片模糊,元大人你看用眼镜能让我看的更清楚些吗?”

然后有人惊讶道:“哎,我的情况刚好与你们相反,我是视远物一般都很清晰,但平日里看书,离得近了就不行,还要特意举的远一些才能看清呢!”

锦绣被人团团围在中间,听众人讲完,才解释道:“据我所知,眼镜也不是百试百灵的,但大多数看不清的情况,都能起到一定弥补作用。

具体如何,最好亲自去匠人那里试试,眼睛生病,与其他病变并无不同,症状轻重不同,药剂多少自然不同!还是讲究一个对症下药。”

那个说自己熬夜苦读后视力就不太好的大人急了,拉着锦绣的袖子道:“元大人,现如今外面哪有你说的这种匠人啊?你给说说还有其他办法没?”

锦绣想了下,转身在自己办公的桌下抱出一个黑漆木匣子,放到桌上,对周围好奇的人解释道:“这是当初我爹配置眼镜时让匠人粗略打磨的一套工具。

我今日带来,本是受我爹所托,一并进献给陛下,让宫里的匠人们琢磨着使,既然成大人您着急的话,不妨先来试试?”

说罢锦绣打开匣子,按照度数从低到高一一排列,他也不确定这位大人具体近视到何种程度,于是从第一个开始,让成大人试。

其余人都好奇的围在周围,看成大人的反应。

成大人试了前五个,都没甚反应,本人已经有些失望了,锦绣一看这位属于高度近视了,索性挑了个大约有六百多度的递给他:“试试这个?”

成大人接过去戴上后,突然惊喜的一拍大腿,对着他正对面的林如松道:“林大人你竟然是长成这般的吗?双眼皮鼻子上还有一颗黑痣啊!我以前竟然从未发现!

哇还有刘大人,你胡子竟然才花白,亏我以前以为你是全白,私下里以为你岁数比我大许多,称呼你为兄长,这么多年你竟然听着都不心虚的吗?”

说罢激动的推开刘大人,转动脖子四周张望了一圈儿,激动道:“天呢,我竟然今天才看清整个翰林院的建筑布局,与我想象的并不相同!”

其余人看他这样,大感好奇,其中几个与成大人情况相似的,立马请求当场体验一番。

锦绣也不阻止,让众人自己操作,这东西试戴简单又方便,并不需要人指导。

看锦绣闲下来,成大人戴着金丝边儿眼镜,紧张的搓着手走到锦绣跟前,小声询问:“元大人,我想问问,这幅眼镜作价几何?”

锦绣一看老大人的样子,就知道是家中不富裕的,想了下建议道:“目前市面上水晶价格昂贵,且有价无市,打磨成眼镜出售的几乎没有。

不过您最近手头的任务不是快要完成了吗?您加把劲儿,提前完成,找个陛下高兴的时候去见见他老人家。”

成大人不解。

锦绣提醒道:“将作监的人为了给朝中几位大人打磨眼镜,浪费了不少水晶,且很多成品度数与方才您试戴的那般,并不适用于几位大人,但不适合几位老大人,不意味着不适合您啊?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成大人连连点头:“没错,没错!元大人此言甚是有理!”

两人身后是众位同僚们惊喜不断的声音,其中夹杂着几个有些失落:“哎,我的症状果然与你们大不相同,你们不能视远物,我无法视近物,眼镜这东西对我无用啊!

你们好歹还有盼头,我是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

其他几位鼻梁上挂着眼镜的人美滋滋的安慰那位大人。

锦绣回过头,发现满满一箱子试戴眼镜,被这些人瓜分一空,有些人也不知道有没没有近视,比如林如松,锦绣怀疑他戴着眼镜纯属好奇心作祟。

没看错的话,林如松鼻梁上挂的那个,大约只有五十度左右。

成大人将方才锦绣的话与众人说了,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于是掌院学士偶然间来这边视察工作,发现翰林院平日里一个个悠闲懒散,不紧不慢,老成持重的像是进入养老模式的官员,突然变得风风火火,走路带风,说话跟连珠炮似的,像是在和谁抢时间一样。

工作积极,效率大大提高,且主动提出加班,遇到问题连吃午饭的时间都不放过,争分夺秒的想办法解决。

勤劳上进的仿佛这里不是翰林院似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