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八大胡同 欺之以方 - 锦绣的科举日常 - 轻云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7章 八大胡同 欺之以方

登基大典后,正式改年号为安庆,明年就是安庆元年。宣德最后一年里,稷康伯锦绣没有任何正式任命,在朝堂上为了要不要推广土豆,由谁负责推广的事吵破头之时,皇帝直接下令,让锦绣进入司农司,一力负责此事,其余几部全力协助,不得有误。

官不大,权利不小。

这种事,做得好功劳不一定能捞到手,做不好有错是肯定的,加之推广期间,耗资甚多,事情结果却是个未知数,谁都没把握,这才是朝堂上议论数日却没有结果的原因。

陛下乾纲独断一回,将事情交给稷康伯,原本不算什么大事,甚至相比于先皇,今上已经是极少数能和朝臣有商有量且脾气温和的皇帝了。但问题的关键也在此,这是今上接手朝政以来,第一次不和朝臣商议,乾纲独断,摆皇帝架子,用帝王权利,行他想行之事,多少叫已经习惯指手画脚的朝臣们有几分不习惯。

朝臣们不习惯今上的突然转变,心里憋着气不能朝陛下撒,多少就带出几分到锦绣身上,叫锦绣的差事办的不是太顺利。

谢六好心宽慰他:“我算是看开了,锦绣你也看开些,朝堂这些人每日就为了那些狗屁倒灶的权利利益争得死去活来,活的就是一个面子,今儿你撅了他的面子,他明儿没能力讨回来,但一定会狠狠地记在心里,发誓总有一日要让你吃到教训,就这么个玩意儿。

只要不耽搁大事儿,他们爱咋整咋整吧,和这群人置气,到头来气的只有自己。你有啥需要,咱们不找六部的人,我们几个想办法帮你也是一样的。”

偏锦绣不吃这套,说白了,他在明安府这些年,那可是说一不二的存在,从上到下只要他做的决定,基本上都有人抢着去办,哪儿有这般磨磨唧唧让人厌烦的?

所以他也不打算惯着这些人,从来没想过按照那些人给他设置好的条条框框走。

于是当锦绣再次去工部,要求工部的人配给他相应的农具,而工部只打发一个小小的员外郎来应付他,面上谦卑,口口声声都是:“伯爷,非是咱们不配合,实在是您要的急,而工部人手一向紧凑,前头还有其他差事在忙,实在腾不开人手,还请您见谅啊,见谅!”时,锦绣的脸色就很不好看了,当下就没给此人什么好脸色。

见锦绣摆脸色,旁边就有人阴阳怪气道:“伯爷您手头的差事确实重要,可您说咱们手里的哪一样差事不重要?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司,掌管着咱们大周朝的百官、山泽、营缮、采捕、陶冶、舟车、织造、屯种等诸多要务,整日里忙的脚不沾地,即便不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分,那也得有个先来后到吧?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1)

要真这么讲规矩,这些人也不用汲汲营营半辈子,挤破头把自己变成特权阶级,难道就为了守规矩办事儿?但反驳的话也不能随便说。

原以为稷康伯年轻面子薄,加上前些日子稷康伯很少在朝堂上和百官发生争执,有问题都是好声好气的商议,这些人便被他的一张脸给骗了,真以为他是翩翩君子,想欺之以方。

锦绣面上露出几分迟疑表情。

几人一瞧有戏,互相挤眉弄眼间,就有人跳出来,扶着锦绣坐下,上茶,摆出一副闲聊的姿态,将锦绣当成自家人一般开始说闲话:“听说伯爷您力大如牛?前些日子当街惩治纨绔,为民除害的事情京城都传遍了,百姓们拍手称快,昨儿个下官去逛街,还听茶楼里有说书先生讲那日的事情呢!

那叫一个跌宕起伏,让人心潮澎湃,但只听旁人说,到底有几分以讹传讹的意思,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您给咱们讲讲呗!”

锦绣动作优雅的放下茶杯,露出十分温和的笑:“怎么会?本官可是斯文人,最喜欢和人讲道理了,哪儿能一言不合就动手呢?简直是对本官好性子的最大污蔑。”

“哈哈,下官就说嘛!大人一介书生,怎么可能力大如……”

坐在锦绣旁边给他递茶之人,附和的话说到一半儿,硬生生卡在嗓子眼儿里,噎的他双眼大睁,瞳孔剧烈收缩,像是见到了什么极度可怕之事。

其余几人也没好到哪儿去,像是被人掐住嗓子似的,锦绣周围十来个人突然安静的可怕。

好半天,才有人指着方才被锦绣随意仍在脚边的砚台,准确的说是砚台粉末,哆哆嗦嗦道:“不,不,不可能吧?”努力用手揉眼镜后,不自信道:“一定是我看错了?”

锦绣哼笑一声,在这人的质疑声中,如法炮制,又捏碎了手里的茶杯,茶杯粉末顺着指缝缓缓流出,而锦绣展开手指摆在众人眼前,修长有力,干净白皙,毫无受伤痕迹。

淡定的整理衣袖,缓缓起身,面上还带着与之前如出一辙的微笑,他上前一步,周围十几人自动后退一步。

一步一退。

直退到工部门口,退无可退,这些人眼里的惊骇依旧无法消除,锦绣上前两步站在之前跟他推心置腹唠嗑儿之人面前。那人紧绷身体,不自觉后退一步,差点儿被脚下门槛儿绊倒。

锦绣十分好心的将人拉住,拍拍对方肩膀,在对方呼吸都停了的一瞬,态度特友好道:“所以,本官最斯文讲理了,是不是?”

手还搭在人家肩上,好似一个不满意,就随时捏碎人家肩胛骨似的。

那人都快哭了,连连点头:“是,是,您最讲道理不过了。”

锦绣满意点头,手往下移了一寸,叫那人松了口气:“所以,再说一遍,本官要的工具,何时能做好?”

感受到停留在手肘处的温度,那人有种胳膊已经被捏成粉末的错觉,连连道:“三日,不!明日!明日就能好!明日下午就让人给您送司农司去!”

锦绣收回手,吹了上面本就不存在的灰尘,背着手往前两步,停在工部衙门口,盯着一处瞧了几眼,用在场人都能听见的声音道:“有只蚊子,啧,这蹦Q有力的小短腿儿,真像侍郎大人啊!”

随后就好心的把蚊子给拍死在大门上,深藏功与名,满意的离开了。

等锦绣走了,工部大门口十几人长长的松了口气,瞧着大门上那个足有三寸深的五指印,还有五指印下那只被拍的抠都扣不下来的蚊子,一口气没松到底,又倒吸回去了。

锦绣的煞神之名,一盏茶时间传遍了整个工部,对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众人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法儿对付,因为不管他们怎么出招,对方只要愿意,就能立马让他们变成一堆粉末,而成了粉末的人,说的再多对他也无济于事,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小命要紧。

毕竟朝堂上大家玩弄阴谋阳谋的见多了,可直接上手就弄死你的,少有。

工部的效率瞬间提升,锦绣对此效果非常满意,皇帝听说了这事,坏心眼儿的叫身边太监给工部传话,不让修工部大门,只说:“这算是一段佳话,希望诸爱卿能从中学到什么。”

工部众人:“……”

脸被打的啪啪响,完了脸上的巴掌印要留下让人进进出出的观看,还不能敷药治疗,太憋屈了,偏还没处说理去。

其他几部虽然听说了稷康伯的丰功伟绩,但到底并未亲眼所见,感受不如工部之人深刻。

于是当锦绣去户部,要求调拨银钱时,户部派了一位为人处世最为活络之人对接,顺便也想探探这位稷康伯的底。

“您要的这笔钱真不是个小数,您也知道下官做不了主,上头说最多能给您三成,已经是看在您的面子上,临时挪用了其他款项过来,都是给朝廷当差的,都不容易,还望您多多海涵。”

锦绣什么都没说,点点头,收拾了拿过来的折子,摆摆衣袖,走了。

临出门前,还听两个官员在后头议论:“都说这位行事没个轻重,乱来的很,还说人家小时候是个傻子,虎了吧唧的,这些年就没缓过劲儿来,我看都是浑说,这位瞧着可精明的很,这事分寸掌握的最恰当不过了。”

锦绣好笑的转身瞧了说话之人一眼,记住对方的样子,回头让人去查了对方的籍贯和履历,当下提笔挥毫,写了封奏折。

第二天一早朝会之时,奏折一呈,就把两人给参了。

参的那叫一个有理有据,详略得当,证据齐全,压根儿不用拖到第二日去用心求证,当朝就把两人的罪名定下来,皇帝御笔一批,摘了两人乌纱帽下狱。

这次几乎是一下朝,众人就知道那两人是如何得罪了稷康伯。

稷康伯除了力大如牛外,还多了一个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标签儿。

不管那些人在背后如何想,如何做,但面儿上,锦绣的司农司和六部之间的合作是越来越顺利了,几乎到了要什么有什么,就是没有也能想办法给他弄出来的地步,谁都不想惹这个煞神,毕竟在缺胳膊断腿儿和丢官下狱之间,他们哪个都不想选。

因此锦绣跟谢六感叹:“总算有点儿当初在明安府的效率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