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别让压力击倒你
第85章别让压力击倒你
据美国哈里斯调查中心最新公布的数字,60%~90%的疾病与压力有关,而且将近一半的都市人感到各种压力使他们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而我国的权威医学资料也证明,在工作和生活中,压力会诱发各种疾病,尤其是30~40岁的男子患高血压、胃溃疡、颈椎病、神经衰弱、肥胖病的特别多,他们中的许多人因子女入学、妻子下岗、父母年迈和工作紧张而普遍有一种中年危机感。人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适当的压力对人是有好处的,适度的压力可使我们超水平发挥。它可以使我们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血压增加、加速血液循环,使我们能有效地对付或逃离危险。
但是长期处于压力之下,也会给健康带来隐患:如果我们长期承受超负荷的压力,就会耗尽恢复元气的能力。中医上很早就有“抑郁成疾”、“气滞血淤、肝气不舒”等说法。
长期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很多种疾病,主要病症有:
一、压力大会引发精神上的疾病:如抑郁、亚健康等,其表现是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后悔,对过去很感兴趣的事情提不起兴趣来,不愿见人,把自己封闭起来等。
二、严重的精神压力会引发身心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消化道疾病等病症。
三、压力过大最大的危害是会造成免疫体系紊乱。研究表明,极端和长期的压力会降低血液中的血小板,从而使人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如肺炎疫苗在长期压力下会失去免疫的效果。
四、压力大会损伤大脑。压力大的人常常感到精神紧张或失眠,同时大脑无法正常运转,最终会出现剧烈的头痛、记忆力丧失等不良反应。因为随着激素在身体里的急剧上升,会使人的大脑出现问题。
五、压力大损害皮肤。压力导致的激素在通过皮肤表层释放时会引起粉刺、皮疹和发痒的斑点等现象。其中一些人的皮肤会变红,而另一些人的皮肤则会变白,在极端压力下,还可能诱发麻疹或牛皮癣,从而使皮肤的状况越来越糟。
在一些患癌症的人群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被查出病之前往往经受过一次精神上的重大打击。
医学研究表明:精神压力会削减免疫机能,使身体修补dna的能力下降,从而使患癌症几率明显提高。
压力常光临从事以下几种职业的人群。
1.it业:发展快、竞争强导致强迫症
我国it业发展迅速,it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追逐新的技术,非常强调发展。因此,it从业人员工作量大,经常加班、熬夜,造成感情生活缺失,生活与工作失衡。而且,“it业从业人员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对自我成功的追求高、对职业发展的要求高、对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职业危机感都高于其他行业人员。”
通过对中关村企业员工的心理调查表明:46%的被调查者存在心理健康轻度异常,58%的人承认自己有强迫症状、敌对情绪。此外,84.2%的人承认工作压力很大,莫名其妙地心烦意乱,遇小事容易生气、紧张、恐惧、多疑,遇事喜欢往坏处想,喜欢强迫自己达到目标。
2.电信:客户态度影响人受尊重的需要
电信是一门新兴的行业,但它属于服务业,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对服务业不尊重的心理定势造成了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比如,客户的态度、情绪、言行、客户的特殊要求、专业询问、压力转嫁以及不理解,都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情绪。对于新兴的电信来说,由于行业还不成熟,行业制度、流程、措施变革、促销方式都很繁琐,增加了从业人员的执行压力。
3.教师:外界期望高导致的压力感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可从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略窥一斑:“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可以看出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是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人格力量、学术知识。当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与学生和家长的期望不符时,老师就会产生角色冲突与压力。
老师常见的心理困境还有:上课时间要抑制内心的不愉快感受,不能以学生为泄气对象;学生的不良行为干扰上课,造成教学无力感;校园暴力增加,老师因管教学生而被告的事时有发生;新教育技术发展迅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4.公务员:前途不明朗、人际关系复杂带来的抑郁、焦虑
近年来,医院中公务员病人有增多的趋势,其中,承担着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多重生活压力的中青年公务员压力感较大。公务员的职业竞争压力也日趋增大,现在几乎在所有的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对心理素质的考察项目,可见政府对公务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公务员是一条从政的道路,但从政的不确定性是非常强的,职业升迁受到很多非可控因素影响,公务员容易产生失控感。公务员接触的人际关系也比较复杂,打交道的人既有领导、同事,不同部门人员,还有各种办事对象。因此,公务员需要八面玲珑,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压力大了,就容易产生烦躁、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5.警察:职业枯竭感
警察职业是一种高强度、高危险的职业,要随时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还要面对犯罪与流血牺牲。目前我国的警察正在进行重新工作定位,强调“服务”精神。这一举措等于削减了警察的执法权限,从心理上说,就是减少了工作的自由度,增加了工作的压力感。现在市民的报警意识也越来越强,增加了警察的工作量。
在老师、医护人员、公司职员和警察等人群的对比中,警察情绪疲惫程度最高。警龄在6~15年的警察,心理枯竭程度最严重,离婚率也比普通职业高。
因此,专家提醒,在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我调节压力,因为不管是生理的、精神的、情感的,还是环境的压力并不一定都是无益的。但如果过多,就会使我们不堪重负。当你面对职场压力时,学会下面“十步棋”,一定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消压力于无形。
第一步,精神超越——价值观和人生定位
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角色定位、人生主要目标的设定等等,简单地说就是: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人生准备达成哪些目标。
这些看似与具体压力无关的东西其实对我们的影响却总是十分巨大,对很多压力的反思最后往往都要归结到这个方面。卡耐基说:“我非常相信,这是获得心理平静的最大秘密之一。”
第二步,心态调整——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抱压力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思想可以使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使地狱变成天堂。”
我们要认识到危机即是转机,遇到困难,产生压力,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因此整个问题处理过程,就成为增强自己能力的重要机会;另外也可能是环境或他人的因素,则可以理性沟通解决,如果无法解决,也可宽恕一切,尽量以正向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如同有人研究所谓乐观系数,也就是说一个人常保持正向乐观的心,处理问题时,他就会比一般人多出20%的机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因此正向乐观的态度不仅会平息由压力而带来的紊乱情绪,也较能使问题导向正面的结果。
第三步,理性反思——自我反省和压力日记
理性反思,积极进行自我对话和反省。对于一个积极进取的人而言,面对压力时可以自问,“如果没做成又如何?”这样的想法并非找借口,而是一种有效疏解压力的方式。但如果本身个性较容易趋向于逃避,则应该要求自己以较积极的态度面对压力,告诉自己,适度的压力能够帮助自我成长。
同时,写压力日记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理性反思方法。它可以帮助你确定是什么刺激引起了压力,通过检查你的日记,你可以发现你是怎么应对压力的。
第四步,建立平衡——留出休整的空间,不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
我们要主动管理自己的情绪,注重业余生活,不要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留出休整的空间:与他人共享时光,交谈、倾诉、阅读、冥想、听音乐、处理家务、参与体力劳动都是获得内心安宁的绝好方式,选择适宜的运动,锻炼忍耐力、灵敏度或体力.持之以恒地交替应用你喜爱的方式并建立理性的习惯,逐渐体会它对你身心的裨益。
第五步,时间管理——关键是不要让你的安排左右你,你要自己安排你的事
工作压力的产生往往与时间的紧张感相生相伴,总是觉得很多事情十分紧迫,时间不够用。解决这种紧迫感的有效方法是时间管理,关键是不要让你的安排左右你,你要自己安排你的事。在进行时间安排时,应权衡各种事情的优先顺序,要学会“弹钢琴”。对工作要有前瞻能力,把重要但不一定紧急的事放到首位,防患于未然,如果总是在忙于救火,那将使我们的工作永远处于被动之中。
第六步,加强沟通——不要试图一个人就把所有压力承担下来
平时要积极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是要加强与上级、同事及下属的沟通,要随时切记,压力过大时要寻求主管的协助,不要试图一个人就把所有压力承担下来。同时在压力到来时,还可采取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如与家人朋友倾诉交流、进行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积极应对。
第七步,提升能力——疏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设法提升自身的能力
既然压力的来源是自身对事物的不熟悉、不确定感,或是对于目标的达成感到力不从心所致,那么,疏解压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便是去了解、掌握状况,并且设法提升自身的能力。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途径,一旦“会了”、“熟了”、“清楚了”,压力自然就会减低、消除,可见压力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逃避之所以不能疏解压力,则是因为本身的能力并未提升,使得既有的压力依旧存在,强度也未减弱。
第八步,活在今天——集中你所有的智慧、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压力,其实都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就是突出表现在对明天和将来的焦虑和担心。而要应对压力,我们首要做的事情不是去观望遥远的将来,而是去做手边的清晰之事,因为为明日做好准备的最佳办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第九步,生理调节——保持健康,学会放松
另外一个管理压力的方法集中在控制一些生理变化,如:逐步放松肌肉、深呼吸、加强锻炼、充足完整的睡眠、保持健康和营养。通过保持你的健康,你可以增加精力和耐力,帮助你与压力引起的疲劳斗争。
第十步,日常减压
以下是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减轻压力的10种具体方法,简单方便,经常运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