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第一更! - 全家穿越到古代 - 荼蘼夫人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47章 第四十七章、 第一更!

当天下午,周围几个村子有地要出租的村民都在各自村长的带领下带着自家的地契来东山村签契书了。

在天华国,除了私自开垦的荒地,其他的土地都是有地契的,地契上注明了土地的大小,位置,名称,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在地契上作假,因为天华国的法规明文规定了,伪造银票及官府契书者一律处死,首告者还有十两银子的赏银。

辛家要租几百亩地,自然是没有功夫一亩地一亩地的去现场核实,所以村民们的地契,就是他们租地的凭证。

将近两百户人家,要一一登记造册,这就是一件极其花时间的事情。

两百户人家,地最少的是一个姓王的年轻寡妇,她家情况艰难,她男人在之前的洪灾中丢了命,家里就靠她一个人养活一双儿女和公婆。

王寡妇家里原来有七八亩地,不过洪灾过后,她的公婆因为痛失独子,相继生了一场大病,为了给公婆治病,家里的田地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如今就只剩下两亩地,一亩半租给了辛家人,剩下半亩种了一些自家要吃的蔬菜。

辛家人之所以这么了解王寡妇家的情况,就是因为她的村长担心辛家人看她是个妇人,不放心租她的地,所以先把她家里的情况说了一遍。

其实这个村子的担心纯粹是多余的,虽然因为王寡妇是今天唯一一个出面签约契约的妇人,所以陈曼她们对她的关注确实是多了一些,但是她们只是心里好奇罢了,毕竟自从她们一家穿越过来之后,可能是大部分时间都和村子里的人打交道的原因,这还是她们第一次看到有女人出面签订契书。

所以没忍住就多看了两眼,绝对没有因为王寡妇是女人就看轻她的意思。

王寡妇家里的情况确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她家里留下的是两亩上田,租一亩半给辛家,也得了三两银子的租金,接过银子之后,她拉着一双儿女,感恩戴德地跪下给陈曼和辛勇连磕了三个头。

辛勇和陈曼哪里经历过这个,当时就直接吓得从坐着的椅子上蹦了起来。

被陈曼拉起来后,王寡妇顾忌着后面还排着不少的人,也没有多耽搁辛勇他们的时间,再次牵着儿女道过谢以后就走了。

王寡妇前脚刚走,后脚辛芷跟了上去,见她去了,陈曼就收回了自己迈出去的脚。

租地给辛家人的村民中,像王寡妇这样的人不少,但是也有些条件不错的人家,东山村后面清河村里就有一家姓齐的富户,一口气就租了五十亩地给辛家。

二十亩上等田,三十亩中等田,一亩下等田都没有,听林老爹说,这位齐姓的富户会酿醋,在县里专门有个卖醋的铺子,家里的地不止五十亩,只是其他的地不在这次辛家人租地的几个村子里,不然光他一家人,就有一百多亩地能出租。

之前辛家也说了,多少地都收,所以自然也没有看齐家地多就不他家地的道理,所以光是齐家,就是近一百两银子。

李和豫帮辛家人兑了三千两的碎银子,这已经是钱庄里大部分的现银了,担心银子不够发,所以辛勇给齐家的大部分都是银票。

现在辛家人手里银票很多,现银却很稀缺,之前陈曼就一直盘算着去钱庄换点现银,不过最后总是因为各种事情给耽搁了。

一直忙到傍晚,最后一位村民才签好契书领了银子离开。

李和豫县衙还有公务,所以半下午他就带着大部分衙役离开了,只留下了两个衙役帮辛勇维持秩序。

现在辛家人对李和豫的感观很好,之前因为他的身份,他们和他相处的时候不是担心这个,就是害怕那个的,一直也没和他交心,经过今天的事情,辛勇他们一改往日对他的成见,决定和对方正常的往来。

林村长留辛勇他们到自家用饭休息,辛家人想着周冀还在悦来客栈等着,也没敢耽搁,放下粮种就走了。

辛家人租地就只种辣椒、玉米、南瓜、冬瓜。

然而这些作物都是需要提前育苗的,并不是直接把种植撒地里就行了,得育出苗再移栽成活率才高。

育苗的办法陈曼和辛勇早就已经仔仔细细的交过林老爹他们,育苗这种事情,他们也不放心交给别人,就决定在林老爹和林村长两家的地里育苗,两家一共有近九亩的上等地,足够育苗用了。

至于其他的村民,在移栽幼苗之前,只用把自家的地翻整出来,再撒上一层草木灰灭杀泥土里的成虫和幼卵就行了。

辛家人给这么多银子租地,并不是只租他们的地就行了,那些租出去的地,平常他们自家是怎么打理的,租出去后还是得一样的打理。

为了这些地,下山的时候田冬秀和郑清芬已经把菜园子里成熟的南瓜和冬瓜全都摘下来了,南瓜和冬瓜他们吃不了,除了昨天晚上炸了一大锅南瓜饼以外,剩下的南瓜和冬瓜全都便宜了家里的这几只牲口了。

辛家菜园里成熟的的南瓜大大小小的有十来个,取了两斤多南瓜籽,冬瓜没有南瓜这么多,也有近半斤种子。

这些种子昨天用清水洗干净阴了一晚上,其实就已经干得差不多了,今天再晾上一晚,明天育种正合适。

要是出苗率可观的话,就这南瓜和冬瓜,就能种一、两百亩的下等地了。

这两样东西都好养活,在什么犄角旮旯都能活,种在下等地里也不会太影响产量,那玉米和辣椒却不行,所以上等地种辣椒,中等地种玉米,下等地种南瓜和冬瓜,简直完美!

种子给了,地也租了,辛家人以后只用每隔十天半个月下山看一次就行了,也不用太费心力。

一家三口牵着牲口走在进县城的路上,现在已经下午六点了,路上已经看不到什么人了,一家人总算是不用顾忌着别人,能够稍微松松神了。

陈曼问女儿:“你给了王寡妇多少银子?”

王寡妇家里的情况不好,自己瘦骨嶙峋不说,两个孩子也是瘦的一阵风就能吹跑的样子,听她村里的村长说,她家里还有患病的公婆,每天都要吃汤药,现在县城里除了粮食,就属药铺里的药材贵了,所以就算王寡妇今天得了这三两银子,怕是也坚持不了几天。

当时王寡妇走的时候,陈曼就想跟上去给她一点银子,不过她看女儿跟上去了,她就没去了。

陈曼了解自己的女儿,穿越后,虽然她天天念叨她们,让他们在外面走动的时候不要瞎好心,不要当烂好人,他们一家人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陈曼也知道,她生的女儿,虽然做事理智,但也像他们一样,是个内心柔软、善良的好孩子。

当时辛芷既然去追了王寡妇,就肯定会给她银子,陈曼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听陈曼竟然会这么问,辛芷就不由得心生无奈,她长叹了一口气,道:“什么给,我那是可不是白给的,是借的,以后她有钱了是要还的。”

辛芷十分的无奈,这段时间她该说的都说了,家里这些人还是转不过弯来。

是,王寡妇很可怜,但是她可怜他们也不能白给银子给他啊,可怜的人那么多,不说别的,就东山村附近几个村子里,和王寡妇家情况差不多的人就有好几家,他们要是白给王寡妇银子,回头她再宣扬出去,那些人不都得找到他们要钱?

他们给了王寡妇,就得给其他人,要是他们不给,那就得招人怨恨,那些人会想:凭什么他们救济了王寡妇而不救济自己,遇到那性子极端的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想着辛家人明明有钱却不给他们,都有可能会拿刀砍他们泄愤。

每次辛芷说这些的时候,陈曼他们都是一脸的不以为然,总说自己是做好事,不可能遇到这种事情,是她的想法太极端了,然而以怨报德的事情,在社会新闻上一直就没少过。

辛芷不相信,在现代都有的事情,到古代就没有了,难道这古代人就比现代人淳朴、豁达?

是,王寡妇可怜,辛芷自小接受的教育也不允许她在有条件帮忙的情况下冷眼旁观,毕竟家里的银子已经多得花不完了,再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再无动于衷就太冷漠了。

可是帮人也是讲究办法的,是,她先前确实是追出去拿了十两银子给王寡妇。

可是那银子不是辛芷白给她的,而是借给她的。

银子是辛芷下山的时候随手拿了待在身上防身的,十两重一个的银锭,是之前李和豫给的卖酒银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