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25.真相 - 穿越诸天从自宫练剑开始 - 四寸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6章125.真相

第126章125.真相

林平之想到的办法很朴素很简单。他曾查看逢良的伤口,在翻看逢良身子的时候没有发现什么秘籍图谱之类的,也就是说降龙十八掌的秘籍不在逢良身上,很有可能被凶手拿走了。

这种绝世武功的秘籍,凶手很大概率会贴身带着。

所以事情的发展,就很简单,很朴素。

——

董老是丐帮分舵污衣派的代表,虽然位居高位,但是信奉丐帮中人就得有乞丐样子的理念,出门穿破衣,在外不住店,吃饭不上桌。

便是在分舵里,他也坚持不用下人,不睡软床,吃穿朴素。

但他的人生追求不在于享乐,所以虽然过的苦可也感到充实,爱上了这个帮派这个地方。

唯一遗憾是没能再进一步身登七袋,年轻时其实湖北分舵的老舵主曾力荐他入总舵中——若是当时去了总舵,董老相信自己现在当个使者应该没有问题。

可年轻时意气风发,总觉得在哪都一样能闯出一番事业,舍不得离开襄阳古城。襄阳城曾有丐帮唯一一位女帮主黄蓉和她夫君郭靖郭大侠坐镇。

不怕人笑话的说,董老也曾自比郭大侠,一夫当关万夫莫敌,想在襄阳城里闯出一番名堂来。

但董老到得老了,才渐渐明白郭大侠是不世出的传奇,学不来的。

平常人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没抓住,就再没有了。

老了就信命了,董老不再想着要建功立业,只是做好本份事务,经理好人情世故。没想到倒反而觉得和自己妥协之后人生更加明朗。凡人有凡人的活法,不认的话,一辈子拧巴。

有时候带出来的脑子快的弟子在外面得了点好处,孝敬他一二,照以前他肯定劈头盖脸一阵痛骂,甚至可能动上手:叫花子要是图利,还算是叫花子吗,有口饭吃,就知足了。但这几年他转了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弟子们去折腾,只要不伤天害理,用丐帮的势力谋点私利,他也不再严厉反对。

早些年没娶亲。打定了主意要当穷困叫化,怎么好意思让老婆孩子一起受苦。也不是没有过女人,有上进心的男人总有女子爱慕,几段露水姻缘差点结了果,可女子最终看不惯他死板,相忘于江湖。到了六十几岁,身体某项机能不复从前,却莫名的更加渴望女人,每晚若是没有女人陪床,总感觉空虚寂寞。

所以弟子说给他找几房小妾的时候,他没有推辞。女人是水,不渴的时候不会想起,渴起来的时候,非圣人抵受不住。以他在分舵的地位,没有几个女人,才算奇怪。

日子似乎定格在这,英雄迟暮温柔乡,卧倒花丛醉芬芳。知命认命的结果是领悟了生命的真谛,阴阳结合是天地万物的规律,月亮承受太阳的光泽,女人承受男人的恩泽。

所以前几天舵主丁桥宣布帮里空缺的副舵主之位由逢良接任时,董老并没有多气愤。这个岁数的人,没什么好争的了,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已知足。

但这位勤恳一身想要干事业的老前辈心里是不是真的看开了?谁也不知道。

其实,这位已暮年的老人自己也不知道。

这天早上,他正在想着自己一生的时候,看到了空中有烟花升起。

——

阎初还很年轻,十六七岁的年纪,正是身体长成熟了但思维难免中二的时候。小时候每个人都幻想过这世界其实只有自己是真正的个体,其余人都是上天派来配合自己的演一场戏的,阎初也不意外。到十六七岁,这种思想折射出一种没来由的自负,总感觉世上我最大,天高任我飞。

相比起世上很多年轻人来说,阎初更有自负的资本,他老爹官拜四品,作为地方官来说,已可说是显赫一方;他舅舅是丐帮七袋的分舵舵主,也算是丐帮上层人物。

官家和武林都有背景,阎初便是专心做个二代,也绝对轻松惬意。

但这只是相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个江湖太大,有许多不普通的人,比如丐帮分舵就有个叫逢良的人,家里势力似乎极大,又受舵主丁桥赏识,半年升一袋,如今已是六袋弟子,新又接任了丐帮分舵副舵主的位置。

想起逢良来,阎初有些自惭形秽,看到逢良死了之后,他心里悲凉之余,有些恶毒的快意,人心里都有一个阴暗的地方负责泯灭人性,见不得别人好,尤其是和自己年纪相若的人。

而且阎初有一些怕逢良,怕逢良说出一个秘密,这秘密世上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

那日阎初的确去偷瞧了朱非练剑,并且故意出言讥讽,引走朱非。

但他的目的不是因为武当曾将他拒之门外而出一口恶气,而是和逢良二人商量好,一起上武当山,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见识见识武当派的太极剑法。

那日运气实在是好,朱非在练剑的时候,竟将武当剑法的剑谱放在地上,一会看谱,一会练剑,围墙上逢良和阎初两位少年看着天下有名的剑谱就这么在地上,怎么可能不心动。

他们于是制定好了策略,一人吸引那武当弟子的注意力,另外一人借机看地上的剑谱——当然不敢拿走,武当剑谱失窃,这事情实在太大,他们不敢做这种事情。逢良悄悄遁入前院,默背剑谱里的心法,再配合偷看到的剑招,便可稍得武当剑法的精髓。

其后朱非找上门来,其实也是他们计划好的,武当剑法何等精妙,光是默背一本入门剑谱的部分心法剑招,没有名师执教,只能学到皮毛,他们想通过这位武当派第三代的精英弟子,学到更多武当剑法的密要。

朱非剑法不错,心机却远不如这二位一位激怒他一位安抚他的少年。更是被逢良的交际手腕拿捏的稳稳当当,和逢良做了知交好友,经常一起“切磋”剑道。只是他不知道,他武当派的剑法,已经由他而被这两位少年套走。

但是如同阎初虽说,撒一个谎的代价是很大的,做戏做的逼真也就成了真,至少在旁人眼中是真的。舅舅凌常知道了他和武当弟子比武的事,连送来五封书信让他去福建细说,他无法,只得去了福建,将这个自己和逢良演出来的谎言又演绎了一遍。

本来是没什么的,舅舅凌常再厉害,福建分舵舵主也管不着湖北的事,错就错在有位林平之公子,好管闲事,又和阎初舅舅凌常交情极好,非要替阎初出这口气。

谎言便只能继续下去。

但谎言毕竟是谎言,他们实在没想到这位林公子这般无聊,武功既高,在武林中有些名声,偏又这么无聊真的在调查这件事,甚至曾连夜前往武当山求证什么。

朱非如果把事情原原本本说出来给这位林公子说,阎初和逢良做下的这件事会不会暴露?

一不做二不休,想当大丈夫,便得果断。

逢良说,百药门有一种迷药,能让人昏迷一阵,如同蛇冬眠一般失去意识。

阎初说,百药门的东西,自然神奇。

逢良说,如果给朱非下这种迷药,那么他将昏迷一段时间,等林公子走了,这件事便过去了。

阎初说,听起来不错,可是上哪里去找百药门的毒药呢?有钱也买不来!

但逢良有办法。阎初也不知道逢良是怎么得到百药门的这种迷药的,可他真的拿到手了,并且真的决定对朱非下这种迷药。

他们想好了,等林平之林公子到了那日约定好的地点,便由逢良说朱非不想再生事端,所以没有一起来,而阎初也一口咬定不再记恨朱非。那么林公子再怎么爱管闲事,也不至于还要执拗于此事。

而朱非,自然不是真的不计较这事了,只是被逢良迷倒,再说不出话而已。

想到这,阎初表情变得有些阴侧,内心里阴暗面投射到了脸上。

他淡淡自言自语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逢良不懂这个道理,所以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