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说服三位国公
来到安国公府,贾玠将拜帖递上去后,便在府门口等着。定国公对于贾玠的到来,感到有些惊异,不知道他来此的目的。但还是让人将他迎了进来。
现在神京城中,只要嗅觉灵敏的人,都知道贾玠的处境,只要新皇上位,必是对他心怀忌惮。
只是不知道贾玠会如何选择。
“靖武侯大驾光临,不知有何吩咐之处?”
二人来到刘明的书房,刘明便迫不及待的向贾玠问出了此行的目的。
两人虽然同是勋贵一脉,但毕竟分属两派,之前也只是只有同僚之情而已。没有什么过于亲近的关系。
贾玠听见刘明询问,开口笑道:“玠今日前来,却是有件事情,要与安国公讨个人情。”
“哦,不知是何事?靖武侯不妨先说出来,让我听听。”
刘明心里有些不好的预感,对贾玠的事情有些好奇。
“不满刘公爷,玠如今恐怕是大祸临头了。自从陛下被反王劫持,我是一刻也不敢懈怠,好不容易攻进皇城,却也是晚了一步,没有救下陛下。”
贾玠叹了口气,显然是对隆德帝的死很是伤心。
“如今虽然反王已经被消灭,但我执掌的兵马实在是有些多了,到时新皇登基,恐怕第一个想要除掉的就是我啊!”
刘明笑了两声,对着贾玠说道:
“靖武侯多心了,先皇遇难,是你率兵平定了三王之乱。如此国家栋梁,想来新君继位后,必定倚重靖武侯,怎么会加害与你呢?”
刘明知道贾玠的意思,但新皇即位要是加害贾玠,他又能帮助什么?
不明白贾玠的想法,他也没有接贾玠的话意。说了一些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话语。
贾玠也不在意,拿出了一份地图。展开之后对着刘明介绍着一些国家的分布情况。
“不瞒刘公爷,本来我是准备好以后去往海外,占一处地方,开始慢慢发展的。这些年大楚天灾不断,流民遍布。只要悄悄的收拢一些流民,到时候在国外建国称制也是没有问题的。”
随后,贾玠便给刘明介绍了现在海外的一些情况,还有一些以后的发展前景。
刘明也是被贾玠的计划给吓到了。
带着人去海外建国。汉唐时代还是有不少人做过的。
如今的安南,暹罗、朝鲜等地,之前都是一些汉人在海外建立的邦国。
只是那时候交通不发达,有些时君主不在乎,所以这些国家慢慢的流传下来。
可如今大楚虽然没有过多的发展海防,但只要等国家稳定之后,派兵去贾玠所在的地方,还是能轻而易举的灭了贾玠的。
毕竟就算贾玠发展的再快,在先天上还是比不过地大物博的大楚的。不过贾玠也不是蠢人,自己能想到的,贾玠一定也想到了,只是不知道他有什么后手。
不过刘明没有想太久,很快便收拢了心思。
“靖武侯好大的手笔,不知我能帮助些什么呢?我在海外可没有什么门路。听说王子腾王尚书家经营海贸,靖武侯应该去他那里才对吧!”
贾玠收起舆图,对着刘明接着说道:“刘公爷,如今我已经决定不去海外了。海外再好,也不如大楚地大物博,让人流连忘返啊!”
刘明一惊,已经猜到了贾玠的打算。
“你,你准备?”
“不错,所以想请刘公爷帮忙,安抚一下崇明一脉的各地总兵!”
刘明看着一脸平静的贾玠,沉声说道:“靖武侯的事我怕是帮不上了,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说完端起了旁边的茶杯。
如今的安国公也是有些后悔,当初为了避开隆德帝与三王的争位,主动放弃了兵权,指望着以后不管谁赢,自己身为国公,总会再次启用自己的。
没承想事情发展到了这般地步,如今没有兵权在手,恐怕连自保的机会都没有啊!
不过他还是拒绝了贾玠的提议,毕竟自己崇明一脉与开国一脉斗争已久,如今怎么可能拥立一位开国一脉的人去造反呢。
“刘公爷先不要拒绝,如今的形势你也知道,玠也是为了自保而已。
如今开国一脉都已经与我站到一起,就算崇明一脉的一些总兵不同意,他们聚不到一起,也是无济于事。只能给大楚带来战乱而已。”
刘明冷笑一声,说道:“以靖武侯的威望,恐怕还不能让整个开国一脉为你所用吧,不说其他的,单只三位戎边的三位异姓王,恐怕就不会服你吧!”
“刘公爷,我初从辽东回来时,开国一脉没落,人员凋零,你知道为什么能与崇明一脉抗衡吗?”
刘明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些什么。
至于贾玠的问题,他也知道。不过就是开国一脉互有姻亲联系,团结一致,力气往一处使。
而崇明一脉却是各自为战,就连平日里关系好的,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有一天会因为背后的王爷,而变成仇敌。
“至于威望,我也知道自己年纪小,不足以威慑众人,但我知道以利聚人,,让他们天然就成为我的盟友。”
贾玠再次拿出舆图,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
“这份海外舆图刘公爷也看过了吧,想不想在这上面选一块地方,建立一个封国呢?”
刘明听后拒绝道:“不用了,我没有靖武侯的手笔,怕是弄不好封国的事宜了!”
“要是有大楚这样的国家帮助你一起建设呢?安国公应该知道大楚的能量吧!
我已经与开国一脉商议好了,等到新朝稳定了,就会以借贷的方式,帮助他们建设封国!”
刘明吃惊的望向贾玠,他现在相信贾玠已经得到整个开国一脉的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