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镜花引之入梦(二)
这一夜宫羽裳流尽了眼泪,起身穿好衣服,梳妆绾发,从今日起她便是这将军府的当家主母。
坐在主屋内直到接近正午才有人来请她,说是新夫人入门了,请夫人去饮茶受礼。
宫羽裳起身,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只是跟着丫鬟到了礼堂,看着卫锦年,还是一身婚服,还是这个人,还是这个礼堂,只是他脸上的是笑容,而不是无奈。
李蕊娘看着宫羽裳,眼里是藏不住的骄傲,如今这个男人全心全意的爱着自己,端着茶送到宫羽裳身前说“姐姐请喝茶。”
宫羽裳看了一眼李蕊娘,便是这个女人抢走了锦年,宫羽裳不经多看几眼,伸手去接茶,李蕊娘嘴角一撤,手松开,滚烫的茶水落到宫羽裳的手上,瞬间烫红了一片,宫羽裳吃痛,收回手,茶杯落在地上摔成四半,茶水溅了一地。
刚才还笑着的卫锦年脸上的笑容瞬间烟消云散,怒视着宫羽裳,她想解释,可是当触及卫锦年的眼神,解释的话语到了嘴边又显得那么的苍白,如今他可还会信她?他可还会心疼她?
答案便写在了卫锦年的脸上,他不会。
宫羽裳默默将袖子拉下,盖住被烫伤的手。
伤口只应该给懂得心疼你的人看,而不是让别人在上面撒盐。
喜堂顿时安静下来,李蕊娘一脸不知所措的看着卫锦年,卫锦年怜惜的拍拍她的手,正要责问宫羽裳,喜娘赶紧站出来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好事,来来来,大家喝喜酒。”
这才将气氛重新调动,刚才的事她的位置是看的一清二楚的,真是难为卫夫人了,新婚第一日卫少将军就娶了如夫人,这位如夫人还不是个简单角色,这才是新婚第一日便如此。
喜娘给身边丫鬟一个眼神,丫鬟立马扶着宫羽裳出去处理伤口,凌霄跟着走出来看着宫羽裳,他终于知道宫羽裳手上的伤是怎么来得了,只是身上的伤可以治疗,心里的伤又有谁能治得了。
喜宴之后,卫锦年一把推开宫羽裳的房门,宫羽裳正在弹琴,卫锦年看着宫羽裳依旧镇定的弹琴。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宫羽裳弹着琴说“你最喜欢的《凉州词》还记得吗?”
卫锦年恍惚了一下,可是随即马上一震,说“今日为何当众为难蕊娘,不接茶。”
宫羽裳双手抚琴,站起身脸上带着的是如今的卫锦年看不懂的表情,说“我说我没有你信吗?锦年我们自幼相识,你如今便这般看我吗?我宫羽裳在你心中如今便这般不堪吗?”
卫锦年冷哼一声,转身说“但愿你还是以前的宫羽裳。”
说完头也回一下,走出主屋,宫羽裳跌坐回凳子上。
“我还是你的宫羽裳,而你已经不是我的卫锦年了。”
宫羽裳擦掉眼泪,继续弹琴,这一夜侧院一夜春宵,主屋的琴便弹了一夜。
凌霄站在屋内心疼这个女子,这四年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第二日,宫羽裳和李蕊娘双双去给卫大将军夫妇请安敬茶,李蕊娘见着宫羽裳故意打着哈欠,说“昨晚真是好吵,也不知是谁弹了一夜难听的曲子。”
宫羽裳默默的敬茶,卫大将军夫妇也不经皱眉,这个李蕊娘真是太没家教了,卫夫人给了宫羽裳红包,拍了拍宫羽裳的手,孩子委屈你了。
卫老将军给了红包说“羽裳,缺什么就说,你如今是卫府的大夫人,当家祖母。”
这么一句话就已经拉开了宫羽裳和李蕊娘的身份,李蕊娘面色瞬间就不那么好看,却不敢不去敬茶,卫老将军夫妇轻泯了一口茶,对这个半路来的李蕊娘并没有什么好感。
自从李蕊娘入门之后,连着一个月卫锦年都没进过宫羽裳的房间,甚至连见都很少能见到他。
从小府里先生、宫中女官教导自己的有德贤工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礼仪见地,却没人教她该如何争宠,如何讨夫君的欢心。
这日十五,是一家人必须在一起吃饭的日子,卫锦年不断给李蕊娘夹菜,宫羽裳便低头吃饭,一口鱼肉刚入嘴,她便觉得胃里不舒服,直恶心,用手绢唔着嘴,侧过头干呕。
卫老夫人见宫羽裳脸色都白了,赶紧走到她身边,拍着背。
李蕊娘见着直接一扔筷子,酸着说“姐姐,你是见不得锦年给我夹菜,让大家都吃不好,若是不喜欢,我让锦年也给你夹菜好了。”
为老将军一拍桌子,顿时吓得李蕊娘闭嘴。
待宫羽裳好些了,卫老夫人才说“孩子,这样有多久了?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宫羽裳微笑着回应说“娘,羽裳没哪里不舒服,就是刚才觉得鱼腥味好重,一时没忍住。”
卫老妇人是过来人,说“羽裳,月事可来了?”
宫羽裳这才算起日子,好像过了很久了,卫老妇人见状,立马派人去请大夫。
李蕊娘听着脸都绿了,手里的手绢握的死死的,不一会便有大夫来了,宫羽裳伸出手,大夫掐脉又问了些事,最后抱拳说“恭喜卫老将军、老妇人、少将军、少夫人有喜了,已经一月余了。”
卫锦年一愣,算上日子那边是新婚那日,毕竟怀了自己的孩子,看向宫羽裳的眼神也略微柔和了些。
这一变化让李蕊娘感觉到了危机感,走到大夫前面说“大夫,你也给我看看,最近我也觉得老想吐。”
卫锦年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几乎每日自己都在蕊儿房里。
大夫也把脉问诊了,最后写下方子说“如夫人最近吃的太多,肠胃失调,导致气塞淤积,排便不畅,多喝几副药便没事了。”
大夫这么一说,一屋子的人都觉得尴尬,卫老妇人直觉得丢人,摇摇头也不看李蕊娘,拉着宫羽裳的手,将自己手上的玉镯渡给宫羽裳说“羽裳,这是卫家传家玉镯,本来一对锦年的奶奶打碎了一只,便只有这一支了,今日我便将它传给你。”
李蕊娘眼红的看着宫羽裳手中的玉镯,一跺脚走出大厅,卫锦年便立马跟了上去。
宫羽裳望着卫锦年,卫老夫人叹气直呼孽障。
因为有了这个孩子,哪怕卫锦年不待见宫羽裳,偶尔遇见也会询问两句,宫羽裳便回答,更多的是宫羽裳挺着肚子,看着卫锦年和李蕊娘成双入对。
怀孕期间无数次差一点的意外,使得宫羽裳险些流产,幸得母亲清源公主从宫里请了几位姑姑日夜照顾,才避免遇难,这些姑姑在宫中都是老人,照顾过无数妃嫔,女人怀孕期间遇到的真假事,她们见的比李蕊娘吃的蛋还多,这些把戏就不配在她们面前显摆。
乾康四年春,宫羽裳生下了卫府的长子嫡孙,取名叫卫念君。
到了满月的时候宫里来的姑姑们临走时嘱咐宫羽裳说“郡主,若想小公子平安长大,便让老夫人带着离开卫府,去佛堂也好,去道观也罢亲自教养,时时带在身边,才能防小人暗害,若留在府中,只怕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宫羽裳也明白,怀孕期间的惊吓她再也经不起一点了,失去了锦年,她再也不能失去念君了,只是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才相处了一个月,就要生生分离,让她如何舍得?
最终宫羽裳还是亲自抱着才满月的念君去找了老妇人,恳求老夫人带着念君去道观亲自抚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