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某些条件
《科学》期刊,最新的影响因子为34.611。
由美国科学协会出版,是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期刊之一。
它的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
至于《细胞》期刊,最新的影响因子是28.71。
在生物科学领域内,它是最顶尖的期刊,专门发表生命科学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发现。
程子月心里明镜似的。
若自己的论文能登上这些学术期刊,无论对于她未来的考研、求职、还是学术研究,都将带来巨大的益处。
孟津建议道:“小程,你既然还没决定投哪里,不如就选影响因子最高的《自然》试试。”
“谢谢老师,我听您的安排。”
程子月连忙道谢。
……
两天之后。
物理实验教学楼里。
孟津将u盘还给了程子月。
“论文我已经改过了,需要改动的地方不多,所以就不硬着头皮要求你加上我的名字了。”
这话让程子月心里咯噔一下。
她了解学术界的某些规矩,共同署名对于论文是常有的事。
前两天请孟教授帮忙修改论文时,她就已经做好了自己当第二作者的心理准备。
程子月急忙说:“孟教授,论文上必须加上您的名字啊!如果不是您的指导,我的论文格式都不对,投稿肯定会被打回来的。”
“指导个鬼!”
孟津毫不客气地回应:“学术论文的署名是非常严肃的事,这关乎是否有实际参与研究,做出了多少贡献,还是实话实说为好。
我不过是帮你调整了一下格式,修改了一些小细节,
这还远谈不上学术讨论,更别说共同署名了。
别的学校规矩怎么样我不管,
但在我们蓝翔军工大学,绝不会有这种风气!”
程子月又提出:“那,孟教授,我把您的名字放在第二作者的位置可以吗?”
“不必了!”
孟津坚决地摇摇头,“这篇论文,从资金、实验数据到写作,都是你自己独立完成的,完全没有必要署上我的名字。
你要是再纠缠这事,我可就要请你离开了!”
话音刚落,
程子月再次表达了感激之情:“谢谢孟教授!”
不久后,
望着程子月离去的背影,孟津心中颇有感触。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湍流问题一旦得到解决,
从小处说,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工业生产。
比如在核电工程领域,可以减小热工设计的安全余量,提升堆芯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更高效地利用核能资源;
又如在船舶设计领域,能实现更优化的船体外形,提高航行速度,延长使用寿命等。
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动力工程、石油、化工、海洋工程、气象学、海洋科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都将迎来新的飞跃,开启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从大处讲,湍流问题的破解,
甚至可能促进物理学的大统一。
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作用方式,到宇宙宏观运行的规律,再到量子层面的微观纠缠细节,都能够无遗漏地模拟出来。
说真的,
单凭解决湍流这一问题,程子月就足以轻松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
《大自然》编辑部里头,
有个叫布鲁斯的学术编辑,他在一家科学杂志工作,学识丰富,是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走出来的高材生。
他的日常,就是浏览全球寄来的科研文章,挑出那些质量顶尖的,然后转交给评审专家检查。
可最近啊,
布鲁斯心里有点堵。
邮箱里文章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