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这个‘油钯’到底是干啥用的?
二是鼓励大家将压箱底的技术拿出来展示;
三是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让大家互相促进进步。
北大清华等名校早已经走在前列,要想超越对方就必须更加努力才行。
只是这两所学校的力量还不够,于是官方决定采取更有力的手段刺激整体发展。
令人意外的是,北宁大专竟凭一篇论文成了焦点对象。
既然这样,干脆给它个机会试一试吧。
同时告诉北大清华要做好心理准备应对挑战。
谁也没想到的是,这篇论文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这才吸引了如此多的国际院校参与。
清北的压力瞬间飙升!
万一这巨额资金被国外院校拿走,
影响就不单单是面子上的问题那么简单了!
女主持人笑道:“好的,接下来请由会长宣布大会正式开始!”
会长走上前来拿起麦克风:“本届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现——在——开——始!”整个学术交流活动分成两部分。
首先,是各校领队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
其次,给出一个主题,然后由参赛的校园团队按照这个主题来制作相应的产品。
其实吧,学术讨论啥的,并不那么关键!
在场的这些,都是大学里的教授们。
你是研究生导师,我也差不多。
你发表了多少文章?
我也有那么多篇文章问世了!
至于奖金,咱们谁多谁少呢?也相差不了多少!
唯一的差别可能是,你是来自清华或北大,我是交大的,他是理工院校的。
实话告诉你,这些人中间的竞争可不小!
互相瞧不起的情况非常普遍。
既然如此,那就得靠第二阶段的比赛结果见分晓了!
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说话。
关于题目方面,不需要太过担忧。
到场的,不是国内顶尖学府,就是国际知名大学。
有关未来的科研项目,数量相当可观。
大会选择的课题,基本上都会涉及几个重要的方向。
因此,大家都挺有信心。
自己带来的成品或概念模型应该都能与之关联上。
只要能关联,那就要看谁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或者说,成本更低、技术更先进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学术交流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
主要取决于参赛小组完成他们的作品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而言,大概不会超过四五个小时。
但特殊情况也是有的。
假如评审团投票后都认为没必要等下去,主办方有权停止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
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毕竟大家带过来的多半已是半成品。
通常只需要简单组装和测试即可。
用不了太长的时间。
随着一声令下,所有参与竞赛的学院队伍迅速忙碌起来。
北宁专这边,梁教授等人稍微退到了后面,让谷旭负责指挥整个过程。
“开始行动!”
“每个组,请检查各自的容器、材料、液体状态!”
“检查完毕,一切正常!”
“原材料确认完毕,没问题!”
“试剂、溶液等物品全部核查过,正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