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风水师 - 隐世十族 - 原晓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隐世十族 >

第4章风水师

第4章风水师一

说起高考分数高到离谱的院校和专业,人们通常想起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计算机系,而在a大,则是以“工程穷三代,考古毁一生”闻名的历史系考古专业。

一来说明a大师资力量确实强大,半个中国有志考古研究的同学都汇集于此,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内高手云集,不可小觑。

莫绿今年十九岁,刚从西安回来,喜滋滋带了两个兵马俑复制品。她把秦始皇的陪葬品复制品放在寝室床头,左边一个右边一个,自己睡在中间,自觉神气。

去年高考超常发挥,多考了五十分,顿时之前选定的学校专业都失效了,她翻历年高分榜,发现竟然够着了a大历史系的分数线。上了一年学,莫绿的思想觉悟还停留在跟博物馆里历代死人陪葬品合影留念的阶段,和游客差不多。

“第一次看见我们系有人敢带兵马俑回来放床头的。”表扬她的女生穿着柔软的浅色纱裙,长发用一根不知道什么材料的簪子挽起来,簪头是朵温润的玉兰花。她轻轻地靠着宿舍发黄的门框,像一片没有重量的落叶,靠在树干上。

室友狂拍椅子上的灰尘喊“白学姐喝茶”时,莫绿还在傻乎乎地问:“为什么不能放?六十块钱买的一对呢。”

白浅浅扬了扬下巴,简直不想解释:“不是不能放,问题是放在谁床上。兵马俑是葬器,惹晦气的。你要是和谁过不去,倒可以买一个送他。”说完,她不可置信地问莫绿的室友:“她真的是周老钦点的学生?”

考古专业向来小班教学,一个班不过几个人,由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亲自提点。a大一共有两位国宝级教授,一位姓周,一位姓白,据说还是同窗。莫绿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被周老钦点入门下的,只记得上学期期末周老拿着她的定向史没及格的试卷找任课老师,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当初选人失误。

与周老齐名的另一位考古界泰斗级人物叫白天闻,是白浅浅的爷爷。白浅浅高莫绿一届,家学渊源深不可测,又投身爷爷门下,两年拿了四次奖学金。就算不是一个研究方向的后辈,见了面都乖乖叫一声师姐。

当年周老和白天闻同为考古专业毕业生,情同手足。只是周家代代都是科学工作者,白家就专出风水先生,坚持科学考古的周老最终跟白师兄分道扬镳,一个人吭哧吭哧地扛着设备搞田野考察。

后来两人都学有建树,在同一所大学任教,一见面就吵架——本来莫绿和白浅浅,应该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可是莫绿发烧了,欠了白学姐一个人情。

起初莫绿以为是旅游劳累,结果接连低烧好几天,吃了校医院开的几片阿莫西林后愈发延绵不绝。她头昏脑涨地躺在床上,忽然感觉一根手指落在额头上,身上瞬间变得清凉。

莫绿睁开眼睛,就看见一个似乎是白浅浅的人坐在寝室床边,逆着光看不真切。她一手端着食堂的塑料汤碗,一手伸出来,点在自己额头上。碗上似乎还架着一双食堂专用塑料筷子。

“如果我不帮你,苦撑十五天你大概也熬得过去。如果想我帮忙,就得答应我一件事。”

莫绿遇到了一生中最神奇的事情。白学姐把手指放在她额头上时,顿时眉心清凉一片,周身舒服。指尖一移开,她浑身又低烧发热起来。白浅浅还是穿着那条细棉布染花长裙,温温和和坐在旁边,手指像按空调开关一样在她额头戳戳戳。

莫绿迷迷糊糊地答应了:“学姐你别玩我了,这是什么科学原理……”白浅浅嫣然一笑,摸出一瓶五块钱的风油精,往塑料碗里倒,然后用纤纤食指蘸了蘸。

莫绿刚想叫“不带这样骗人的”,白浅浅却收起笑容:“你是不是给兵马俑拍了照?有一个陶俑怎么拍都拍不清楚,你却换着角度强行拍了。”

莫绿想了想,确有此事。

“你把附在陶俑上的秦人阴魂带回来了。”白浅浅摇摇头,“每个博物馆内都有‘禁止拍照’的标识,别以为是标着玩的。闪光灯只对丝绸和绘画文物有伤害,可是为什么连出土的青铜器和陶器都禁止拍照?自己仔细想一想。”

周老坚持科学考古,所以关于考古的旁门左道,莫绿从八卦图开始就没弄懂过。有些导游常常哄骗游客,古物之所以不能拍照,是因为闪光灯容易引起阴魂的误会。如果反复对文物闪闪光灯,附着在上面的阴魂可能以为见到了黑白无常的引路灯笼,转而附身在拿相机的游客身上。莫绿马哲学得好,当然是不信的。但是既然白学姐不喜欢拍照,那就不拍了。

她看着白浅浅动作优雅地把风油精倒进食堂的碗里,又将塑料筷子塞到她手中,让她攥紧。

“要压阴魂,本来应该喝百家水,吃百家饭,以阳破阴。现在我没空拿个馒头找一百个人一人咬一口,”白浅浅瞟了她一眼,“我想这种馒头你也会恶心得吃不下。最方便的就是食堂的碗筷了,这是全校上万学生用过的。我往里倒了东西,你把它喝下去。”

莫绿后来总结了和白浅浅打交道的第一条规则——她身上的东西,看上去是一回事,实际上是另一回事。比方说这只放风油精的瓶子,看上去里面装的是正常的风油精,实际上喝起来却是甜的。有一次她甚至看见白浅浅从这只两寸不到的风油精瓶子里往外倒茶,铁观音的香气,整整倒满了三个正常大小的茶杯。莫绿觉得一定是自己当时眼花了。

白浅浅说完提起裙子往外走。莫绿问去哪里,她转过身来,看着她:“当然是去食堂还碗。”

退烧的第二天,白浅浅把莫绿编进了自己的实地考察任务小组里做苦力。莫绿总结了和白浅浅打交道的第二条规则——白学姐如果帮忙,一定会索要回报,而且会很快。

大二系里有实地考察任务,白浅浅带队去的地方是最远的,整整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下车是个小县城,没有可乐,只卖五毛钱一杯的糖水,出门还靠人力三轮。莫绿举着手机可怜兮兮地对另一位随行队员说:“青山学长,微博上挑事的人又来了。”

一行人申请了个官方微博“a大考古之声”,专门晒一路上吃的喝的和沿途打牌成绩,竟然还找新浪加了个v。微博发言人就是莫绿,回复量几乎为零,偶尔有两个,也是来掐架的。

@考槃在阿(头像是轻音少女):现在的大学生,就知道吃喝玩乐,学术风气太差了!

@师弟你欠我瓶五粮液(头像是朽木白哉):去田野考察竟然用百度地图找方向!一群学术败类!

刘青山和白浅浅一样,也是白天闻门下弟子,当初入门全靠一句古话提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开微博愤然回复“有本事跟我导师说啊”,然后把行李往招待所前台上一放,继续开着百度地图往小县城东南的山里带路。

按照计划,他们要考察的是一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古楼,为古楼画完建筑图、拍完照后就可以返程。因为地方偏僻,白浅浅也是辗转几手才拿到的资料,定位起来很困难。他们走到一半,莫绿忽然问落到队伍最后的白浅浅:“白学姐,你听到鸟叫了吗?”一回头,发现白浅浅并不在那里。

和白学姐打交道法则之三——她会突然消失,然后又若无其事地回来。有一次莫绿和她并排走时说想喝可乐,一回头白浅浅就消失了。她四下张望,发现她正在五百米外的超市收银台排队,手里拿着两瓶可乐,排的位置还很靠前。她们站的地方到超市走路至少得三分钟。莫绿想破了头也没想通白学姐是怎么在一秒钟内做完这些事情的。

她只好转向队里另外一名女生:“你有没有听到鸟叫?”

莫绿站在县城外的山林里,扒着棵小树四下张望:“你们有没有听到鸟叫——叫成八音盒的声音?”

那天是阴天,从半山密林往下望,正好能看见暗云低压在小县城延绵低矮的瓦房顶上。鸟鸣声很轻,远远地传过来,似乎来自树林深处的不同方向。听不出具体歌名,可确实像是八音盒里叮叮咚咚的曲调声。说是西洋乐,又多一分幽静空灵,说是古典音乐,却绝非琵琶鼓瑟。

一时间所有人都愣在原地。风里仿佛有什么让人恐惧的东西,把这样诡异的鸟鸣声送到耳边。

“别怕。”莫绿正害怕着,忽然身后有人伸出手,捂住她耳朵,“怕就不要听。有些野鸟有模仿人说话的能力,可能是有人在这里放过八音盒,鸟儿们记住了,闲来没事就模仿着玩。没事。”

白浅浅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她安慰完莫绿,气定神闲地接过她的手机,皱起眉头读她刚才发的微博:“考察小组听见了很诡异的鸟叫,好可怕。”

@师弟你欠我瓶五粮液:哈哈哈哈哈哈哈很可怕的鸟叫@考槃在阿

@考槃在阿:一群学术败类!(不要为这种事@我!)

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那天接近傍晚的时候,他们到了古楼前。古楼修在县城旁两座山的山坳处高高的乱石堆上。基座的条石堆得很高,主楼却只有三层。圆形攒尖式楼顶因为年久几乎只剩下横梁,中间两层的楼板早已不在,天光能透过残存的瓦片直接照到底层。

因为保存度太差,地理位置偏僻,古楼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大概再晚来十年的话,莫绿他们就只能看到一个乱石基座了。一行人攀爬着条石往上走,莫绿忽然觉得身后有人拉了她一把。

白浅浅把食指竖在唇上:“你听到……鸟鸣了吗?”

莫绿想抱头哭,说学姐我们一路上都听见了诡异的鸟叫嘛!白浅浅偏着头若有所思:“这附近都是岩石,没有树,鸟鸣声不应该从这么近的地方传来。而且声音的方向不对。”她蹲下身,贴着脚下石阶听了一会儿,站起来,指指脚下的石台阶,“不对,鸟儿都在这地下叫。”

白浅浅是白天闻的孙女,对阴阳风水这类东西颇有研究。她说当初从资料上看没有问题,实地考察才发现古楼的确有蹊跷。所谓风水,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住人的房屋就得接地气。这栋古楼的问题在于——基座太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