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往事再追
船驶回了港口,看着士兵们把一名名嫌疑人押上大巴车,我们也准备跟于少校告别。作为一个豪爽的军人,他精心准备了一桌告别酒席,既是给战士们庆功,也算是给我们几个人饯行,纵使吴组长一贯冷言冷脸外加身份特殊,但也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加之这次行动他们给了不少支持,于情于理这顿酒是跑不了的。一群人坐在酒席宴上,本以为几杯酒下肚之后会开启谈天说地的模式,却没想到于少校这位老军人有点张不开嘴,似乎是有什么事让他不好意思说。我本来就想躲酒,见状把他拉到了一旁,开口问他到底有啥心事。
于少校见我知情识趣,也没再躲躲藏藏,索性说了出来:“那个,如果方便的话,我是说如果方便的话,我想请你们去一趟当初我当排长时候,战友们牺牲的那个蝙蝠洞。”
我眉毛一挑:“怎么,那洞里还有问题?当初不是把逃犯都一锅端了吗?”
于少校叹了口气:“当初确实是把逃犯抓住了,幕后的那些也都给端了,可我心里还是有点犯嘀咕。你说那么大的阵仗,几百年的传承,几万只蝙蝠,真的就是只有那一支人传下去了嘛?会不会还有另外的几支?所以我才想你们有时间的话能去查查。”
他这个问题让我有点犯难,虽然我们几个现在身在冷案组,彻查陈年旧案是份内所属的事情,但他这个明明已经结案了,只是对最终结果不满意,这让我有点犯难,不知道该如何上报,也没法预估预估结果如何。
看我一脸纠结的样子,于少校苦笑了一下,伸手拍拍我肩膀:“老弟别为难,我刚说了,你们方便的话就帮忙查一下,不方便~~不方便就算了。”虽然他嘴上说着算了,可那种遗憾的语气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我正想没话找话的安慰他几句,一个声音从我背后传来:“方便,这事我们管。”回头看去,竟然是吴组长。
吴组长用手里的酒杯轻轻和于少校碰了一下,极少的抿了一口酒,这才接着说道:“您过去的事情我在船上听胡周讲了,虽然之前已经结案,但您的担心很有必要,这种害人的念头一旦进入人的脑海,就极其不容易被赶走,所以很容易隐藏在民间,然后伺机反扑。不如这样,您把当初驻守的地点和那个山洞的相对位置画个图给我们,等这边的事情一了结,我们就过去看看。”
“好!好!好!”于少校激动的快不会说话了,当下酒也不喝了,把酒杯往旁边一放,直接找服务员要来纸笔,就着一张小桌刷刷点点的写了起来。我在一旁看着,这张纸上的字并不多,但地图画的极为详细,从地形到海拔,甚至就连行进路线中有哪几处特别的标志物都标注的一清二楚。说夸张点,虽然是画在一张极为普通的信纸上,但拿出来当份行军地图是足够用了。
接过这张精细的地图,我心里颇有些感慨,从这一笔一画上足以看出于少校对这件事情是多么的挂怀,图上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怕是都早已经烙印在他心里了,这张地图轻如纸,重似山。吴组长和我对视了一眼,在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同样的沉重。
第二天的交接其实很简单,地方刑警和驻军对在押的犯罪嫌疑人验明了身份,并把在岛上搜集的证据进行了交接,其余一些细节问题也会有冷案组的人跟进,基本上这交接工作一完,我们几个也就没什么事了。按照常理,应该是跟着车队一起回冷案组报道,但吴组长直接一句“我们还有其他案子要跟进”就打发了。他在冷案组身份特殊,加上平日里冷脸冷言,一般工作人员还真不敢多问什么,只能是由他去。吴组长也丝毫不避讳,转头就去定了机票,我一看目的地,正是当年于少校驻扎的地方。
即便是坐飞机,我们这趟行程也颇为不端,在空中颠簸了足足三个小时,我们才降落在这个小城的机场。放眼望去,虽然只是一个一线城市的卫星城,但发展速度之迅猛也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省会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路上车水马龙,不得不说,如此的发展速度,让我们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有些没信心。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又经历了这么大的发展,当初的荒山野岭还在嘛?就算山还在,那路还在嘛?我们还能找到那个山洞吗?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套用一句民间俗语,那就是“来都来了”。几个人在酒店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由吴组长出面找了一辆越野车,直奔山区而去。
在路上,吴组长还顺便向本地关系了解了一下那座山的情况,得到的答复倒是挺令人振奋,虽然今年城市发展速度很快,但山区变动不大,主要是因为这一片山不是独立的小山丘,基本上都是大型山脉的支脉,不太容易搞开发。这两年倒是有开发商承包了山林,搞了一些度假村、滑雪场、旅游基地、别墅区之类的,但总体来说变动不大。至于我们要去的那座山,现在已经不是军队驻地了,虽然没有了军方可以提供帮助,但也少了一些沟通方面的繁文缛节,不能说完全说是一件坏事。
车子一路西行,出了市区之后就进了山区,主干道路依旧不错,但一些支路就肉眼可见的不是那么好走了,这种相对落后的境况倒是让我们觉得有几分宽心。按照于少校地图上的指点,我沿着道路一口气开了两个多小时,才算是来到了一处山脚下。下车后环顾四周,脚下是一条已经固化的水泥路,左手边一百来米的地方有一片小小的空地,右手边就是一处陡峭的山坡,眼见所见和几天前于少校说的情况一模一样,那块小空地应该就是他们扎营的地方,而这山坡就是那两个凶犯逃离的方向。
曲非直背着双肩包走在最前面,这种探路的事情是他最爱做的,我和吴组长以及胡丽丽三人跟在后面,小法医这次充分体现了专业性,利用行程间隙准备了很多防虫药物,据说对蝙蝠的针对性也非常好,可以有效驱散蝙蝠,这让我们几个赞叹不已,毕竟山洞里摆弄不开重型武器,这是就算吴组长有心,也要面临的实际难题,虽说他还是想办法弄了些据说很有效果的烟雾弹和防毒面具,但没点正经家伙也是让人心里没底,现在胡丽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这包药品有足够的效果,着实让人觉得踏实。
沿着山坡一路上行,这地方已经被人用条石砌起了石头台阶,沿途还有一些制作精细的警示牌,提醒人路滑危险,可见这二十年来的变化,这也让我们的行动最初就蒙上了一层阴影,已经发展成这样了,我们要找的那个洞穴还能在吗?
前面带路的曲非直倒是非常乐观,他表示那山洞在深山沟里,当年追逃犯都跑了好久才到,一般老百姓可不会跑那么远。就算真跑了那么远,发现了一个山洞,孤家寡人的怕是也不敢进去。
凭着这种乐观态度,我们四个人缓慢的行进的,主要是听说过洞里情况复杂,所以没必要在赶路上浪费体力,把体力保存好用在正地方才是明智选择。
如此慢悠悠的走了一整天,直到第二天下午,我们才终于来到了山洞所在的位置。这地方虽然已经极为偏僻,但还是能看出人类活动的迹象,且不是二十年前部队造成的,根据胡丽丽的分析,最多也就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情。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这些活动迹象距离山洞还有那么一两百米的距离。
其实说山洞也不准确,应该说是山洞废墟,如果不是曲非直反复比对了四次地图,信誓旦旦的说这就是山洞,我们谁都没法想象的出那一堆碎石就是洞口,虽说明知当初部队把洞口给炸了,可实在没想到炸的这么彻底。面对这一堆碎石头,我们三个人面面相觑,这意料之外,没做好准备,这得挖到什么时候去?
曲非直再次站了出来,从自己那个永远鼓鼓囊囊的双肩背里掏出一个大号的酷似杀虫剂一般的东西在我面前晃了晃:“我提前了解了一下这座山,发现主要构成是石灰岩,这种岩质最怕酸性物质,所以我就动了动脑子,准备了一点这个,虽然比较匆忙,但估计效果还是有的。”说完,他对着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喷了几下,停了几分钟后,他伸手拿起那块石头用力一攥,石头随之开裂,放佛他手里攥着的不是石头,而是一块干硬的馒头。
曲非直笑了笑:“虽然也费点劲,但总比石头好搞多了不是?”说完,他冲我一摆手:“师兄,你先动手呗?”
我无奈的摇了摇头,从自己的背包里抽出工兵铲准备干活,就算曲非直把这石头变成了馒头,可还得费力去刨,保守估计也得刨个十来米。
正在此时,吴组长突然一把将我拉住,他慢悠悠的说道:“我突然想到一个办法,虽然也得挖土抛坑,但似乎不用这么费劲。”
我一听就乐了:“那赶紧的吧,省点力气还能省时间,这种好事咱可得抓紧。”
吴组长问我:“你还记得于少校说过的,他们进洞之后的路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