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蛊兽的过往 - 黄泉驿站 - 李狗嗨SEAN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黄泉驿站 >

第259章蛊兽的过往

接下来的时间,陈老爷子开始为我们讲述这个阵图的来龙去脉,虽然我们把它称之为“八方聚魂阴邪阵”,但在陈老爷子这里,阵图的名称简单直接,它叫“蛊兽阵”。这阵图的作用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利用符咒组成阵图来改变海兽的生活环境,从而让海兽具备一定灵智,能够被布阵之人所控制利用。而我们发现的那个阵图其实也只是这“蛊兽阵”的一部分而已,整个蛊兽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于捕兽,它会吸引强大海兽的幼体前来然后将其束缚,毕竟只有这样的幼体海兽才有被捕获和培育的可能,其成年期的战力也足够,不会一出海就被更凶猛的海兽一口吃掉;第二部分则用来养兽,用符咒和大量的原材料来改变海兽的生活环境,从而引起它们的异变,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三部分才是我们所说的“八方聚魂阴邪阵”,它的作用是用来控制已经养成的海兽,这也是最后一步,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蛊兽终于要出门“创造效益”了,这时候如果失控那真的是得不偿失。

从捕捉到养成,这个过程可能长达十年甚至更久,而一旦海兽养成,便可以按照养兽人的指令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就比如我们之前说的那种巨大的变异章鱼控制了一艘货轮。货轮上一般不会有太多船员,武器也不会多,而以变异章鱼那种级别的战斗力,是完全可以轻松控制一艘那样的船的,如果再加上偷袭战术,船员们别说逃命,甚至根本不会有机会发出任何求救信号。一旦控制了货轮之后,变异章鱼便可以按照养兽人的指令发出信号,养兽人则另外驾一艘船前来汇合,把船上的物品搬一个精光。

听到这里,曲非直惊呼道:“妈呀,这不就是个移动赚钱平台?!”

陈老爷子点点头:“确实如此,只要能有三只海兽在外游荡,一村子的人就可以吃穿不愁了。可是这种办法太过伤天害理,实在是没法拿出来用啊。”

说完这些,陈老爷子转头看向我接着说那海兽的事情,按照他之前的了解,因为变异海兽太过强悍且具有一定智力,这已经是有违天道了,所以寿命一般并不长久,而且繁殖能力也不强,如我所说那种既能霸占一艘巨型货轮,又能繁殖满满一货仓后代的变异章鱼是他不了解的,毕竟当初陈家所拿到的就不是全本,再加上这么多年以来的流散失离,很多内容也只剩下只言片语,完全是依靠几代人的推敲揣测才得出如此结论,所以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破解这个谜题,解决海中怪兽的问题,那最好还是能走一趟大蚬湾,去那里的孙家看看,所谓的祛病去根,大蚬湾的孙家就是那病根所在。

“最近几年孙家的情况如何?”我问陈老爷子。

陈老爷子微微摇头:“太多年不来往了,一些事我也不清楚。只是听说孙家也落败了,具体的还是得你们自己去看。”

我跟吴组长低声商量了一下,觉得此事可行且必行,放任那些海中怪兽肆意横行,只能让更多的无辜渔民受害,既然大蚬湾有能控制这些怪兽的方法,那无论如何也要去一趟看看,说不定就能找到消灭那些怪兽的方法。吴组长表示同意,毕竟来了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怎么也要走这么一趟。胡丽丽有点担心安全问题,毕竟大山远海的,对方真要如何如何,我们手头就四个人,还真没法说就能反抗得了。更不要提湾里可能也有怪兽,到时候对方把我们逼下海去,怕是连尸骨都找不到。

我倒觉得安全方面倒还好说,孙家老祖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孙家是不是还存在、能有多少人都不好说。眼前的陈家就是个绝好例子,势力再大的家族,哪怕是盛极一时的文明,经过时间的洗礼也会叶落花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更何况只是偏安在一个渔村中的小小家族?

吴组长也表示问题不大,冷案组可以协调调动周边的一些武装单位,虽说直接让人家协助进村不太现实,但在周边做一下接应,一旦有状况就直接抢人出来这种事情还是没问题的。几个人商量已定,在辞别陈老爷子后,便开始准备去往大蚬湾,去一探孙家和海中怪兽的究竟。

放到古时候,四百多公里也就是八九百里路,是一个极为遥远的距离。人每小时的步行速度大概是3~4公里,坐马车也快不了多少,10公里顶天。可人和马都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行进,每天能有十个小时的行走效率就算很不错了,也就是说每天行进距离平均只有五六十里路,这八九百里路,足够一个人走半个多月二十天的,这还是在天气状况、道路状况和个人身体状况都保持良好的情况下来说,中间稍微有点差池,那至少得往一个月说了。

但现代科技就让这四百公里简单了太多,我们第二天清晨一早出发,三个小时后的中午时分就来到了山脚下。这边基本都是省道,隔上一段路就有一片小市集,我找了个看起来还算干净的面店门口把车停下,进去叫了四碗面和几个凉来吃。我们计划在这里简单休整一下然后进山,就算山路崎岖蜿蜒,估计最多再有三个小时也就到了大蚬湾。

老板娘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农村妇女,长期的田间劳作让她的脸被晒得黑扑扑,还透着一股特有的红色,看起来很是喜庆。看她乐呵呵的端着面过来,我也随口问道:“我说大姐,你这店里咋没有蚬子面啊?我听说山那边就是大蚬湾,你这边蚬子不应该挺多嘛?”

听我这么一问,老板娘哈哈大笑着答道:“你这都哪年的新闻了,大蚬湾里早就没蚬子啦!”

“啊?没蚬子咋还叫大蚬湾?”我反问道。

老板娘先小心翼翼的把面碗放在我们面前,这才一边用围裙擦手一边答道:“也不是一个蚬子都没有,就是不如当年了。早年间大蚬湾的蚬子那可是给皇帝当过贡品的,可后来闹了一场祸,咱也不知道是台风还是啥玩意,反正就是把蚬子苗冲死了好多,从那之后就一茬不如一茬了,个头也小了,肉也不好吃了。慢慢的这大蚬湾就光剩下了个名了,蚬子没啥可说的了,好在他们还出海捕鱼,也算没白挨着个海边。”

“哦哦~~”我答应着,接着问道:“您咋知道的这么清楚?您就是大蚬湾的人吧?”

老板娘笑着摆手:“咱可没那福气,人家大蚬湾虽然没了蚬子,但靠海吃海,养鱼捕鱼的可是不少赚。咱们就是住在附近的,只能开个小店讨营生。”说到这里,她突然压低了声音说道:“你们是去大蚬湾旅游的吧?去了可得小心点。”

我顺势接话:“咋啦?他们宰客啊?”

“宰客到没有,他们村里人还行,就是不爱说话,也不咋跟外人接触。”老板娘的声音依旧压的很低,像是在说什么秘密:“当初这山里搞景区旅游,想连上他们一起来个山海一体。结果都不想放开海滩,后来是市里来人强压着说必须得支持景区建设,不能拖政策的后腿,这才勉勉强强的给答应了这事。可他们光弄景点不修路,进进出出麻烦的很,想从山里景区去他们的海滩相当折腾。而且据说服务也很差,去了一次不想去第二次那种。”

我好奇的问道:“这是为啥啊?”

老板娘撇撇嘴:“谁知道啊,个性呗~~不过也亏了这个性,他们不爱外人去,连海货都是自己弄出来卖的。那些鱼贩子就都住在我们这附近,等着到了集的时候一起收海货。这么说起来,咱这店也算是他们大蚬湾村给养活的。”

“哦?那啥时候有集啊?我们走的时候也来凑凑热闹。”我觉得知道这么多已经是意外收获了,再多问下去怕是容易漏了破绽,于是便不动声色的把话题引开。

老板娘不觉有异,顺着答道:“逢六是集,一集三天。距离下一次开集还有七八天,你们山里转转海边玩玩,再出来就差不多赶上了。”正说到这里,店里又来了其他客人,老板娘转头笑嘻嘻的去招呼他们了。

见老板娘走开,我们四个人低头吃饭,谁都不吭声。吃完之后结账走人,直到回到车里,胡丽丽才的开口问道:“你们怎么看?”她的声音里透着一丝丝的惶恐不安。

我苦笑道:“这能怎么看,去了看呗。反正咱怎么都得去,去了就啥都知道了。”

坐在副驾上的曲非直一撩自己的袖子,露出硬邦邦的二头肌说道:“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胡丽丽冲着我们俩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自己往座椅上一歪不说话了。倒是吴组长有些好笑的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我们俩。

车子一路进山,路比想象的好走很多,非常平整的水泥地,只是略窄一点而已,一路上各种指示牌颇为齐全,可见当地对这一片开发的还挺好。不过实话实说,这一路走来,确实看不到几个指向大蚬湾的路牌,基本靠蒙和排除法开车。

这么走了差不多两个多钟头,眼前突然一片开阔,群山之间陡然出现一片蔚蓝的大海,略带潮气和咸腥的海风顺着打开的车窗扑面而来,这明确的告诉了我们一件事:大蚬湾,到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