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外面的世界
彼时的赵大海已经瘫痪在床,早已经筋疲力尽的赵红梅思忖半天,终于在自己表姑的劝说下接受了这个比自己小了整整八岁的刘文凯。那个时候的山里农村也不讲什么登记和手续,条件好点的摆几桌酒,条件差点的自家人吃顿饭,这就算是把婚给结了。赵大海家虽然条件不差,但老头人缘太差,所以一桌酒都没摆,刘文凯拎着自己的几件衣服搬进了赵家,表姑又送了两个盆外加一对暖瓶,这就算是两口子了。上门之后,刘文凯是真的把赵大海当亲爹伺候,把屎把尿擦身揉腿,把对一个瘫在床上病人能做的都做了。而且他对赵红梅也特别好,下地干活也好,洗衣做饭也罢,这年轻人都是一把好手。外加他还会修农具、修房子,人又热情,原本几乎已经不来往的邻居也开始重新熟络起来,大家对这个小伙子是赞不绝口。
但刘文凯的付出并没有获得应该有的回报,赵大海根本不领情,对他也是破口大骂,觉得他就是为了贪图自己的抚恤金而来。赵大海骂街的时候,赵红梅根本不敢吭声,只敢躲在墙角偷眼看着自己的丈夫挨骂。
对于这种待遇,刘文凯并没有反抗,在他看来自己现在有饭吃有房住,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赵大海身上有病,脾气不好,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刘文凯这一忍就是七年,他进赵家当上门女婿的第七年上,赵大海死了,这个脾气暴躁的老头终于闭上了嘴,彻底安静了下来。
发送走了赵大海,刘文凯终于和赵红梅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如果有一点美中不足,那就是两人始终没有孩子,夫妻俩试了各种办法、偏方,但赵红梅的肚子就是没动静,眼看着自己都奔四十了,赵红梅也有点着急,她是真的想替刘文凯生个一儿半女的。
当时刚好赶上山里人出门打工的热潮,刘文凯和赵红梅一商量,决定出门打工。其一是打工赚钱多,能更好的补贴家用,其二就是城市里见识比这山里多,没准就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于是刘文凯出门了,他先出去,等安定下来之后再把赵红梅接出去。
对于初出大山的刘文凯来说,在城里的日子无比艰难。首先他没文化,只有初中学历的他,在城里根本找不到靠谱的工作。其次就是没技能,他都马上三十岁了,连开车都不会。很快,家里带出来的那点钱都花光了,最后没办法,他只能跑去建筑工地扛麻包卖苦力,后来混的好一点了,跟着几个相熟的工友出去给人干装修,才算是稳定了下来。但这种稳定也只是够吃够喝,说要把赵红梅接来,太难了,他给赵红梅写信,告诉她自己还在努力,让她再从老家坚持坚持。
干装修之后没多久,刘文凯接了个活,去给一个房子刷浆。说实话,他入行时间短,会的也不多,也只能干点这种相对技术含量低一些的零活。
从一进小区开始,刘文凯的嘴就没合上过,这小区太高档了,他现在已经不是当初刚进城啥都不懂的山里小子了,他知道这些路边停的车值多少钱,他也知道这些两层三层的小别墅对于城里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等到了雇主家门口,敲开门走进去,刘文凯是真的惊呆了,他是第一次走进一栋别墅内部,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豪华的装修,虽然对方只是改造一个影视墙,但花费已经快接近普通人装一屋地板的钱了,原本以为这就已经很不得了了,但看看眼前豪华奢侈的装修,刘文凯第一次感觉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什么都没见识过的井底之蛙。
感慨归感慨,活还是要干,毕竟这都不是自己的,赚来的钱才是自己的。跟雇主打过招呼后,刘文凯就开始调涂料、架梯子,一点点的把涂料往墙上刷。
雇主是个老爷子,姓孙,看面相六十岁左右,人长的和蔼可亲,虽然也会过来看看,指点指点,但言语间十分客气,言谈举止让刘文凯觉得十分舒服,时不时的也跟老爷子聊几句,算是加深加深感情。
这活从头上午开始干,甭管再怎么讲究,到了下午五六点钟也就差不多了。刘文凯自己检查了一遍,觉得没啥问题了,就扯着嗓子喊孙老爷子过来验工,只要他看着没问题了,自己就可以收拾东西结账走了。
听见他喊,孙老爷子从楼上就下来了,一边跟他打招呼一边往下走,结果一脚踩空,整个人从楼梯上一路滑了下来,后脑勺脑袋磕在了台阶上,一下就昏了过去。这一下就惊动了家里人,正在做饭的保姆和打扫卫生的保洁都围了过来。
孙老爷子这一下摔的不轻,整个人毫无意识还口吐白沫。虽然保姆第一时间打了急救电话,但救护车过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情急之下,刘文凯一把将老爷子甩到了自己背上,迈开腿就往小区门口跑。在救护车抵达小区门口的同时,刘文凯把老爷子送上了救护车。也是得亏他这一跑,事后医生专门说过,如果晚抢救五分钟,老头性命难说。
出院以后,孙老爷子要感谢他,但没直接给他钱,而是给了他一份工作。这位孙老爷子大名孙承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名下有几家公司,经营着不少项目,孙老爷子让他从保安开始做起,又掏钱让他去学开车,等做了半年保安,又拿到了驾驶证之后,他就变成了孙老爷子的专职司机。虽然只是个司机,但工作没那么苦了,收入也稳定了,又是老板身边人,在别人眼里怎么也算个不错的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