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李云龙的异界公开课
第二天清晨,李云龙安排完戴安澜的住处以及部队的任务之后,这才想起今天是有课的,而且自己已经旷工好几天了,这要是在种花家,恐怕早被开除了吧。于是这货跃上自己的小桶车,一脚油门桶车一溜烟的小跑这向着f班跑去。
刚到f班门口,李云龙就察觉到了不对,因为这里多了许多瑟琳娜的卫队在警戒。这时,看到李云龙到来的安丘比急忙小跑过来拉住李云龙的手把他拉到一边道:“你这个笨蛋,怎么现在才到,今天上近代战史!快点吧,瑟琳娜公主视察学院,刚好抽到f班,目前瑟琳娜殿下已经在等你开课了笨蛋!”
“卧槽??!!”一听安丘比这么说,李云龙直接斯巴达了。这不扯犊子吗!瑟琳娜来听他的课?还是近代战史?虽然知道罗曼近代跟种花家大明成祖的发家史差不多,都是因为自己老爹死后传位给侄子,都是侄子削番下手太黑而夺了江山,也都是想传位给孙子(孙女),只是结果不同的是大明的朱高煦在自家老哥挂掉之后造反失败了,而罗曼这边瑟琳娜的叔叔却取得了巨大的优势而已,但是这不代表李云龙已经熟读了这段历史啊!要知道他老人家连罗曼通史都还没读完呢!
‘算了,死马当活马医吧。’李云龙内心嘀咕着,‘反正已经忽悠到这个份上了,干脆继续接着忽悠呗。’想到这里,李云龙理了理身上的ss军服,正了正大檐帽,随手拿起自己前几天在系统里买来的《二战经典战例》,抬头挺胸走入教室。此时,所有西里学员们正一脸的不自在,要么趴在桌子上打瞌睡,要么窃窃私语,完全没有在意身后的瑟琳娜和一众罗曼贵族的存在。
当这些家伙一见到李云龙进入教室,瞬间所有学员纷纷直起身,根本没有之前的一丝散漫。李云龙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和这帮混小子们相处多日,总算是有点面子的,至少这些家伙不会当着外人让自己下不来台。而在瑟琳娜和潘多拉贡的眼里,这就是李云龙能力的体现!要知道这帮刺头可是赶跑了好些个战场上资深的军官!而就是这样的刺头,在李云龙的手里却如同绵羊一般温顺!这不是能力是什么?瑟琳娜甚至一度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李云龙来到讲台,看了一眼讲台上的近代史,觉得现在临时抱佛脚肯定来不及了。不过不用慌,爷有备案!只见李云龙将近代史直接丢到一边,拿出他的那本《二战经典案例》随意翻开一页,嗯?血战波卡基村?好,就你了!接着李云龙清了清嗓子,对着台下学员们道:“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是个歪果仁,想必罗曼的历史大家都比我熟悉,所以啊,我就不在这献丑了。因为你们肯定不会想听我这个歪果仁去给你们讲解蹩脚的罗曼史。”李云龙幽默的语气顿时引来台下的一阵笑声。然而李云龙神秘的一笑,继续说道:“不过诸君一定很好奇,我的国度究竟是怎样的,今天我就挑一个前两年才发生一次经典案例,来说说吧。”李云龙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道:“两年前的6月6日盟军开始在诺曼底渡河,几天后,盟军在滩头建立了稳固的登陆场,开始逐步向内陆纵深发展。
盟军首要目标是卡昂一一一个不大但却是诺曼底地区交通枢纽的小城,承担攻击卡昂的盟军主要由以下部队构成:战线左侧为牛第3师,中央为加拿第3师,右侧是牛第51师和第50师;另有牛第7装甲师担当迂回任务,从右侧经175号公路向卡昂包抄。至6月13日牛先遣部队第22装甲旅己进入波卡基村,绕到了我军装甲教导师侧后方。
我军为了弥补己方左侧防线的巨大缺口,拯救装甲教导师,命令机动的ss第101重装甲营驰援。该营编制为45辆“虎式坦克”,6辆“豹式坦克救援车”及124辆其它车辆,满员1037名官兵。他们6月7日即从营地出发……”
李云龙绘声绘色的将魏特曼的事迹讲述了一遍,在座的所有人都听得一脸震撼。
“虎式坦克?88毫米口径?克伦威尔和萤火虫倒底是什么坦克?”对于这些陌生的坦克名字,李云龙根本就没指望他们能够理解,不过就算不理解,结合88毫米的口径,他们也能大概想得出虎式的恐怖。
“按找常规来讲,波村这一战不应该出现这样戏剧性的结果。我们今天来认真分析一下,应当吸取的经验教训,首先我们从牛军角度来看。1,魏特曼单车入村时,由于刚进村时造成的混乱和放松了警惕牛军并非毫不知觉。当时其团部侦察车距“虎”式仅15米,即使慑于该型坦克的威力,也应立即派步兵跟踪其去向。退一步说,还可以迅速用无线电通知b连,以便阻击;
2、亚当斯上尉驾驶团部第4辆“克伦威尔”脱逃后,虽没有抓住“虎”式第一次通过的机会而攻击其侧装甲,也应在“虎”式刚刚开过后迅速冲出路面攻击其同样薄弱的后部。以“克伦威尔”的灵敏机动性,从这种位置取胜笨重的“虎”式并非难事。可他却再次贻误战机,等到魏特曼转身后才驶出隐蔽处,与“虎”式打对头战,岂不自寻晦气;
3、牛军b连发现“虎”式后,即使因不明敌情或避免巷战而不进行追击,也应迅速通知a连掉头,以成夹击之势。当时a、b两连已成分隔之势,互相通告威胁是战场上最基本的常识。
4.虽然战术层面上牛军遭遇了小挫折,但是战略上,蒙哥马利的这一招右勾拳却相当的有威慑力,几乎要向左转包抄装甲教导师时,戏剧性地遭遇了魏特曼的装甲连(后加入了装甲教导师的iv型坦克),并与之展开战斗。假如在下午我军的反扑时牛军再多撑一会,那么因缺乏步兵掩护而损失不轻的我军装甲部队未必就会继续进攻。在这一点上,旅长负有这次攻势失败不可推卸的责任。反观我军方面,首先,魏特曼被击中前的表现很出色,判断也很合理。但他被击中后,已可确定牛军在村中设下了埋伏,却未提醒同伴规避或迂回进攻。有些人认为,若把所有“虎”式坦克拉到213高地上,凭借其强大的远程火力和厚重的正面装甲,完全可以无损失地阻滞牛军于波村,何必冒险巷战呢?牛军坦克中队在213高地上已经尝试做过类似的事情,牛国人当时也和我军一样缺乏步兵,可结果呢?在这样一个视野有限且活动空间狭小的高地上,牛军坦克非但没有守住高地,反倒很快被我军围困,最后还落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其次,下午的攻势中,我军缺乏步兵掩护,致使多辆虎式坦克和iv号坦克被击毁。尽管这不是魏特曼等决策者的错误,他本人没有调配步兵的权力,而趁胜利之余威,强攻立足未稳的牛军这一决定也合情合理。毕竟,在下午的时间里,几乎没有步兵可以掩护坦克行动,而如果等待步兵的就会贻误战机。因此,这一决定尽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也还算合情合理。这一战之所以会被帝国列入装甲作战的教材,不仅是因为其战斗过程一波三折,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不得不深刻反思战术,战法运用的道理。”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下面的一群学员在听完李云龙这一篡改字眼照本宣科的一席话之后,才突然发现,原来一辆坦克竟能发挥出如此效果!单枪匹马干掉二十六辆坦克外加其他车辆人员,简直是如同战神一般的存在!可惜最后因为被击毁履带,不得不含恨而退。
但同为内行人,看到的东西也会有所差异,比如这次,同一个案例其他人看到的是魏特曼的战术运用,而军火商之子潘多拉贡看到的却是虎式的性能。战术的运用固然重要,但是硬钢二十六辆坦克,没有厚重的装甲和强力的火炮,就算是神,也只会被对方像潮水一般涌来的坦克淹没。
此时的潘多拉贡,对于李云龙口中的虎式坦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着李云龙说的头头是道,也不像是在吹牛。而且对于什么样的发动机,可以驱动一辆几十吨重的坦克感到震惊。潘多拉贡心想:‘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亲眼见见这种超级坦克,甚至亲自驾驶一番也是极好的……’
恰在此时,下课的铃声响起,将还沉浸在虎式坦克的强大之中,或在驾驶虎式坦克驰骋疆场的幻想之中的学员们唤醒。他们即使没见过,即使不知道虎式长什么样,也能想到被数量坦克围攻,那惨烈的场景。引得在场所有人纷纷热血上涌,不禁想要拥有这样一辆坦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