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可爱的人
天上下起了绵绵细雨,雨虽不大,但已进入秋季,几分寒意还是少不了的。
院里的应急物资有限,搭起来的帐篷只够给病人和家属避雨的,我们大部分医务人员只能站在雨中,有的举着伞,有的只是把白大褂举过头顶暂时躲避丝丝冰雨。
雨水敲打着树叶,别有几分萧索。
汇聚起来的雨水浸湿单薄的鞋,冰冷的寒意从双脚逐渐上延。有的还不懂事的娃娃哭闹不止,扰乱了大家本就脆弱的心神。
余震还会偶尔传来,可这没一丝悲悯的老天爷还要不识时务的下起这连绵的冷雨,浇透了受难的人们!
帐篷里是唯一还算的上干爽的地方,甚至连冬日里的煤气取暖炉都派上了用场。
在帐篷里的不少患者家属诚挚的感谢我们把有限的避雨设备都让给了患者,不时的还会硬拉着瑟瑟发抖的我们进入帐篷内取暖,而家属们自己又站在我们之前淋雨的风口中。
虽然天气的温度不断下降,但互相关照的心却逐渐温暖。
就这样在外躲避了大约半日,有的民众冒险把家中的物资拿出来,有的人甚至只留下一条被子,便慷慨的将剩余的全部御寒物资都拿给了我们,委托于我们分配使用。
毕竟,偶尔还会传来余震,每次返回家中取出物品都要面对一次死亡。物资是极度匮乏的,也是非常珍贵的。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该是我们回报的时刻了!”患者们饱含热情,更是有老大爷、大妈流着浑浊的泪真切的说。
人们纷纷拿出自己所剩不多的物资,共同经历渡过这百年不遇的灾难。
慢慢的宽敞的广场上堆满了帐篷,有不少还是家用的。虽然下着雨,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纯洁,灿烂。毫无芥蒂的关系让所有人都寻得几分人间的温暖。
入夜十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以及上级政府播下来的应急物资便已经到位。
滚热的浓汤下肚,温暖的帐篷内休憩,整个人都暖洋洋的。小朋友也不再哭闹了,点着头,听着大人诉说人民的政府,伟大的祖国。
深夜里,有个帐篷里却灯火通明,我也在其中。
“现在长冶镇的通信讯号依然没有恢复,那里的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医院里的领导,以及市政府的领导都在。
“现在虽然我们也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仍需要我们伸出援手,帮助那里的人们!”领导们在动员我们去支援长冶镇。
我们急诊科也需要排出去抢救人员,这个任务落在了我的身上。
援助的名单刚刚公布时,张小丽一听到有我,就十分愧疚的向我表达歉意“若是你留院的话,这个去援助的名额也就是我去了!这回却……”
我急忙打断她,“哪里的话啊!我不留院也是我自己选的,你能留下我也很开心,毕竟肥水没流外人田吗!”我俏皮的解释。
“还有我也很想去长冶镇,那里有多少生命还在挣扎,他们在焦急的等待着救援啊!”这句话并不是为了安慰小丽,今日里的冲击着实震撼了我。人与人的关爱可以传递,我也想奉献出我的一份力量,哪怕是只温暖一颗心也够了。
听到此,小丽第一次紧紧的抱住了我,她流着眼泪嘱咐我注意安全。
夜深了——
我们片刻不停的坐上了开往长冶镇的救援车队,整条车队火速的赶往地震中心地区——长冶镇。
越向长冶镇开,车窗外的灯光就越稀疏,一种死一般的寂静使雨夜更加的寒冷。
开开停停,颠颠簸簸,一路上并不平坦,大概4个多小时的车程愣是开了10余个小时。已到正午时,天仍旧阴沉着,我们终于到了长冶镇。
到了这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磅礴之力,第一次体会到人类的弱小无力。在长冶镇这方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刹那间,地裂如画,或突成山阜,或陷作沟渠,无数建筑物坍塌倾颓,隐隐间还能听到求助的哀嚎声。
刚下地,我们医疗组的人员立刻就被当地组织人员带领到了救援现场。我们是最快进入长冶镇的一支医疗队伍,伤员们像看到救星般,哭着感激着我们的到来。
一夜的雨使那里都是潮湿泥泞的,伤员们大部分都发起烧来,病情进一步的恶化。
天上的直升机一趟趟的盘旋而至,投放各种急救药品及物资,食物用品等等。轰鸣的电机声不断的出现,嘈杂的声音放在往常只能让人倍感心烦。
但今日,这嘈杂的声音可以让我们放下恐惧,可以让我们重拾信心,可以让我们知道战场上不是只有我们孤军奋战,可以让我们知道远方还有人惦记着我们,有可爱的人是我们坚强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