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项目盈利
校园里的阳光似乎都比往日更加明媚,那间曾经充满梦想与奋斗汗水的小仓库如今弥漫着兴奋与喜悦的氛围。李轩和他的团队成员围坐在简陋的办公桌前,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项目的财务报表,盈利的数字清晰而醒目。
张阳最先打破沉默,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大家看,我们做到了!我们的项目终于盈利了!”他的眼睛里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赵琳也忍不住欢呼起来:“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结果啊!我都不敢相信,我们真的成功了!”她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仿佛在努力抓住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
王浩推了推眼镜,看着报表上的数字,嘴角也不自觉地上扬:“确实不容易。从最初的一个想法,到克服那么多技术难题、应对竞争对手,再到与文化公司合作,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现在看到这些盈利,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李轩的脸上同样挂着欣慰的笑容,他环视了一圈团队成员,然后清了清嗓子说:“伙伴们,这是我们共同的胜利。但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分配这些利润。”
听到这个话题,大家的兴奋劲儿稍微收敛了一些,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张阳率先发言:“我觉得我们可以按照大家在项目中的贡献比例来分配。在这个项目里,每个人都负责不同的板块,贡献的大小虽然不太好精确衡量,但大致还是能有个比较的。”
王浩点头表示赞同:“这个方法比较合理。不过,我们得先确定衡量贡献的标准。我觉得可以从资金投入、工作时长、技术难度以及对项目发展的决策影响力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赵琳思考了一会儿说:“资金投入方面,我们当初各自拿出了一部分积蓄,但是后来也有外部的投资,这部分该怎么算呢?还有工作时长的话,我们虽然都投入了很多时间,但有些工作的强度和重要性是不一样的,这个也要考虑进去吧。”
李轩在本子上记录着大家的想法,他说:“赵琳说得对。关于资金投入,我们最初的个人积蓄算是原始投资,这部分应该有相应的回报。而外部投资是为了项目的发展,我们在计算利润分配的时候,应该先扣除外部投资应得的份额,再分配剩余的利润。至于工作时长和工作强度的问题,我们可以详细列出每个人负责的工作内容,然后根据重要性和复杂程度进行打分。”
张阳接着说:“那技术难度这一块呢?像我负责的技术开发工作,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可能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这期间的压力和工作量都很大。”
王浩回答道:“技术难度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可以把技术工作单独列出来,根据技术创新对项目盈利的影响程度来评估。比如说,如果某个技术突破直接带来了用户数量的大幅增长或者成本的显著降低,那这个技术贡献就应该给予较高的评价。”
赵琳又提出一个问题:“那在项目发展过程中,像市场推广、客户服务这些工作虽然技术难度不大,但是对项目的口碑和用户留存起着关键作用,这又该怎么算呢?”
李轩想了想说:“这部分工作我们可以从对项目整体发展的影响力来评估。市场推广带来了新用户,客户服务保证了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它们对项目盈利的贡献是间接但不可或缺的。我们可以根据用户增长数据、用户反馈等来衡量市场推广的贡献,根据客户投诉率、用户复购率等来衡量客户服务的贡献。”
经过一番深入的讨论,团队初步确定了利润分配的框架:
首先,从总盈利中扣除外部投资应得的份额,这部分按照与外部投资方签订的协议执行。
然后,对于剩余的利润,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计算每个成员的贡献比例:
资金投入(20%):根据每个成员最初投入的积蓄占总初始投资的比例来计算这部分得分。
工作时长与强度(30%):详细列出每个人负责的工作内容,按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程度和实际花费的时间进行打分,然后汇总计算出每个成员在这方面的得分比例。
技术贡献(25%):评估技术创新对项目盈利的影响程度,例如新功能的开发、平台性能的优化等,根据技术成果对项目盈利增长的贡献率来计算每个技术人员的得分比例。
项目发展影响力(25%):包括市场推广、客户服务等非技术工作。根据市场推广带来的用户增长数据、客户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指标等来计算每个成员在这方面的得分比例。
最后,根据每个成员的贡献比例来分配剩余的利润。
李轩看着大家说:“这个框架只是一个初步的方案,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大家可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再仔细思考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或者不合理的地方。毕竟这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利益,我们要确保公平公正。”
团队成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同李轩的说法。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开始按照这个框架收集相关的数据,评估每个成员在各个方面的贡献。尽管这个过程比较繁琐,但大家都充满了热情,因为这是他们应得的回报,也是对他们一路走来努力的认可。
同时,这次利润分配的讨论也让团队成员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项目中的价值和作用,他们意识到,只有每个成员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项目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取得更多的盈利。而他们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携手共进,为项目的长远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