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幸好,你还在
丁亥猪年,戊申月,戊戌日,甲寅吉,宜出行,值神司命。
初二开学第一天,刘十七早早的便出发上学。
好吧!其实是他想睡懒觉,然后让自家老爸用车送自己上学的,要知道,学校离他们家得有三公里呢。
在北方,这个季节天已入秋,大早上又寒风凛凛的,傻子才吭哧吭哧蹬着自行车上学,再说了,家里有汽车为什么不用,还别说,虽然重生后情况发生了大变化,但对于后世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刘十七来说,现在这种富足生活可太棒了。
但他的美梦没做多久,就被自家母上又掀被子,又拉窗帘式的手段给叫醒了,针对他想用汽车的要求,更是回了一句:“你以前不是说不用送,自己骑自行车锻炼身体嘛。”
搞的刘十七都想问以前的自己一声,小时候有这么积极向上,艰苦朴素嘛。
没办法,吃完早饭的刘十七,只能迎着渐显寒气的秋风,一个劲的往学校蹬。
校门口,刘十七一只脚放在车蹬上,一只脚支着地,直起腰,一边搓着手,在心里想着“如何搞一辆电瓶车”,一边远远的打量学校。
前天刚重生回来时,因为内心不平静,也没仔细看,只是感觉学校比印象里的大了一些,现在再看,果然不同了。
忘了介绍,刘十七的学校是乡里的中心学校,整个乡,就这一所初中。在前世,除了极个别有条件的家庭,将孩子送到县城读书外,其他的只要还在读书上学的,基本都在乡里的学校。
按理说,这一世,淮乡因为旅游,发展的还不错,大部分家庭应该都能将孩子送出去读书,但奇怪的是却并没有多少人这样做。
一是因为他们这个地区很穷,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了,导致家家都有留守儿童。
所以政府为了学生的生活和安全,以及学习着想,便让每个乡里的中心学校都采用寄宿制。
每周一来学校,周五下午才可以回家。
二是,同样是因为淮乡的旅游发展,经济起来了,所以可以在社会上高薪聘请好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一不用担心安全,二不用担心教务,所以哪怕有钱了,大部分家庭也没有把孩子送出去读书。
刘十七骑着自行车,在校园内乱逛,将眼前的学校和记忆中比较。
以前,整个校园虽然也大,但是那种空旷的大,只有必要的一栋初中教学楼,一栋小学教学楼,一栋教师宿舍楼,一栋学生宿舍楼,一栋食堂,以及其他几间附属小平房。
而现在呢!除了上述之外,又多了一栋教学楼,一栋文化楼,以及一栋正在修建的教师宿舍和两栋学生宿舍,看情况应该修的差不多了,现在正在刷墙以及内部装修。
文化楼旁边修有一座三层图书馆,不过从图书馆门墙上钉的铭牌来看,应该也兼有乡镇图书馆的职责,不然不应该有这么大。
校园内栽种有各种绿化树木,刘十七走在校园内,能嗅到空气中飘来的一股浓浓桂花香。
而主教学楼后的操场,与前世石子铺就的相比,现在竟然也变成了塑胶材质。
刘十七顺着其他同学的方向,找到了规划出来,停自行车的地方,将自行车停好,拿上书,便慢慢悠悠的向教师走去。
一路上,不少人和他打招呼,但他属实没啥印象了,跨越二十年的记忆,除了同班同学外,已经不剩多少了,他只能敷衍的应和着。
走到班级,找到位置坐下,刘十七将带来的书本和桌上放着的书一同放进桌肚。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中心学校,不论小学,初中三个年级加在一起大约有九百人,初一年级有三百多,初二年级也有三百多,到初三年级骤降,只有两百左右。
至于原因,不外乎家长不相信乡里的学校,想把孩子弄到县城去读初三,希望中考能考个好成绩,上个好高中。
学校当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辛辛苦苦教出来的学生,被其他地方摘了桃子,所以从刘十七这一届开始,新上任的校长想了一个办法,初一正常教学,但初二的时候,将每个班学习较好的抽出来,放进一个班级里,成立一个实验班,让年富力强的老师来带,初三也是这样。
然后放在明面上,和其他乡镇中学,甚至县城里的中学竞争,势要在接下来的各种考试里,打出学校的名声。
前世如此,今生亦然。
所幸,刘十七成绩一直不错,而他们班的总成绩也是最好的,所以便被划为了那个实验班。
教室里已经来了有三十多人了,大部分都在规规矩矩的坐着,只有极个别的,在教室里到处乱跑,或者扎堆在小声的说着话。这些同学和刘十七一样,都是一班原来的学生,因为成绩好被留了下来。
对刘十七来说,教室里的同学大部分都还有印象,还记得他们的样貌,剩下的一小部分已经没印象了。
不过刘十七只扫视了一圈教室,就不再看他们,连同学叫他,他也只是随意应和两句,只是一直目光炯炯的盯着教室门。
他在等一个人!
刘十七才重生回来的时候,内心情感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化,从重生的迷茫和不可置信,到发现一些事物和记忆里不同时的抗拒,再到发现父母亲人都在,好像事情也没发生太大变化时的安心,甚至还有自己竟然重生成富二代,对以后岂不是能欺男霸女,横行无忌的向往。
但有一些东西他一直没去想,或者不敢去想,哪怕才冒出个念头,又很快会被自己刻意压下去。
但直到坐进教室,这个被他刻意压下去的问题再次冒了出来,让他不得不面对。
那就是无论情况怎么变化,父母永远是他的父母,兄弟姐妹永远是兄弟姐妹,亲人也永远是亲人,这些定死的东西,怎么都不会变。
但有两个人,很有可能因为时间线的变动,与他再无关系,那就是自己前世的媳妇和女儿。
刘十七和他媳妇,都是淮乡人,初中也都在中心学校上学,她也是被挑选出来的学生之一,两人即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作为同班同学,一起生活学习两年。
虽然在这两年里,两人说话的次数屈指可数,初中毕业后,两人上的是不同的高中,大学,期间也没啥联系。但在大学临毕业时,两人正是因为有这两年的同学关系,才能再次相遇。
后世,两人非常恩爱,哪怕结婚七八年了,下班后也依然喜欢腻歪在一起,而且两人之间还有个犹如小天使般的女儿。
这些都是刘十七无法舍弃的东西,也是他最开始抗拒重生的原因。
现在,刘十七不知道时间线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到她,他不敢去问,也不敢去查看分班名册,只能像赌徒一样,盯着门口,等待着谜底的揭晓,期待着熟悉的身影能再次出现。
门口出现的每一个身影,都让刘十七内心一阵起伏,但每进来一个人,又都让他的心情渐渐下沉,甚至变得焦躁起来。
虽然教室里还有好几个空位置,但他们班满员只有五十人,刘十七一个个数着,现在,已经有四十九人了。
还剩最后一人,他不敢眨眼,只能紧紧的盯住教室门。
来了!
刘十七坐在教室中间,靠近墙壁的位置,无法看到教室窗户外面的情形,只能听到有脚步声,从走廊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