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
众人见姬有离去,遂能飞者纷纷跟随。见百人除文弱、无品者半数,随司徒而起。
浩浩汤汤,人群如长龙争相起舞,影影点点,与镐京亭台楼阁之市井上空。好一幅鱼跃此时之景!
数时息过后,一高处,镐京南永定门,只见苏列驻足观望。适才一番了解之下,知其地亦可远望骊山。令其失望的是,夜已临近并未有所谓骊山晚霞,远看更无松柏满山。只有的是,一片苍郁,实像夜间一匹奔腾的野马。
虽未见夕阳西下,美如锦绣,如姑娘抹红之色,美丽动人的景象。却也“郑重”庄严!看一眼情意绵绵的汐儿和乖巧的儿子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二人略有所悟,心意相通。
只是一瞬三人便离去,姬有随后赶到见状亦是略有所思,无话,紧随而起。见状的众人也是紧紧跟随而去。无他,好奇之心而已。
一路向北,当见永安门三字红光素裹。眼见之处一雁塔耸中而立,三等而分。中央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法相花坛区”、“禅修林树区”,南有“水景落瀑”、“主题水景”、“观景平台”等,巍为壮观。
姬有见三人区北城而来一路追往,直至城门七品境界方才勉强追上。只见三人未作停留,直入“禅修林树区”内。遂一喜而入!
三息过后众人已然赶到。司徒在此!一人呼喊道。
只见一高壮菩提参天而耸,目视之不能尽头。苏列驻足片刻,转身微微一笑道:姬友一路跟随,有何指教?
兄台乃高人,特来一瞻风采!叨扰之处还望见谅。姬有说道。
苏列道:姬有乃洛水之滨霸主,何必多礼?我辈乃无名小卒,不足挂齿。信奉随性而为,有道是孔夫子一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罢了。
洛水?基友略一思虑……并未答话。
苏列也是微笑不语。
几息过后实在不明所以问道:恕在下愚钝,不知先生所示何意?
苏列道:论文治武功,君乃众姬氏横溢之辈!区区洛水之地,乃桢国后世立足之本,尔等岂会不知?
良久,姬有恍然道:先生果真乃高人也!
见苏列没有答话,继续道:不知可有辛与友共谋前途?心中忐忑。
苏列围绕菩提之树环绕一圈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知这句话姬有有何看法?
呃……姬有组织着心中言语。
道:恕姬有不甚认可!
苏列玩味一笑道:哦?且道来一听。
王侯将相,吾早已厌倦。奈何生在帝王之家,天之道赐予我等富贵,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叹道:可惜涣世飘零,我等亦然不知前路魂归何处?
先生那句诗,正是我等心中所期之未来盛世。只是不知桢国皇室争权夺利何时是尽头啊!
你可曾想过众生平等?苏列笑道。
一叹道:此言难如登天。
苏列不语,汐儿、涉儿也是默默呆在苏列身边,场面一度略显沉静。
送一场造化如何?苏列一句话破壁。
身后众人赶来,听到此言。一拜司徒道:何人如此嚣张?司徒之名冠穿整个中原,更是这春秋之世众望所归,何用得着尔等无知竖子造化?
群情激愤,想不到哪里来的一浪荡子。豪言送造化?
姬有见状不对,连忙制止道:诸位少安毋躁。试探问道:“先生可愿一展风采?”
众人也是七嘴八舌,熙熙攘攘。一人站出人群道:桢国士大夫门下,梅鹿请指教!
噗……苏列心笑喷。
没路?怎么有人叫这个名?这群人真是王八看绿豆,应了那句老话,“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非来闯。”
发问道:你有何本事?
不才,诗词歌赋,文治武功略懂。在下就是骨头硬、不畏强权、不争宠辛、只为心中之道,直言不讳!梅鹿斩钉道。
正是他这敢于直言进谏之风格,获得了士大夫的亲赖,方才收于门下做个谏臣。
苏列道:诸位都是忠于君,忠于心,正直无私,学富五车之辈。一一来过,未眠欺辱诸位,况且吾时间有限,不愿跟诸位一论长短。
看看身侧耸立菩提道:不如诸位就以这“菩提”为题。诸位随意发挥提书,吾等会在此北城北漂客栈驻留三日,以观桢国之风景。无论谁人,骚客、达者、鸿儒,均可提字。
三日后吾只提一首,若败马上自行离桢永不踏足。
先生……姬有欲阻拦说道。毕竟桢国达者先辈,学富五车者众多。如此得罪怕是难以……不敢想象遂出言制止。
只见苏列道:诸位请便,三日后,夕阳晚霞请聚此见证。
说罢看着汐儿和涉儿道:素来这洛水,以牡丹为花中仙,食中流。我等北漂一道品名一番。
汐儿涉儿同时道:嗯。
也不管众人三人遂离去,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第一日,“客从远方来,逢入镐京,相逢无纸笔,豪言四方”大街小巷消息传的极快。一时群情激愤少者七八,多者几十,来往这“禅修林树区”菩提树下愤书即笔。
第二日,小者贩夫走卒,大者青年男女,众国恰逢入桢地者,更有甚者达官显贵纷纷道来。好不热闹,都为在这菩提树下扬名立万。
第三日一大早,整个皇室青年,在读者,在军者良多,纷纷而来。达官显贵之子侄居其后,文人骚客,鸿儒大家,他国来客,争相排起了长龙。不到午时,聚集不下万众。
自古文人相轻,却是无可争议。众人见此浩汤人群犹如大军,有突现灵感者,马上提笔而书, 并附上姓名。几大鸿儒之作也是引来了众人的连连赞叹!
风骚者“史伯”、“士大夫”、“侍郎”、“学士”等等。均是上乘佳作!
皇室也不罚尤者,其中以司徒为首,各封地皇亲均是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