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去留
几天以后,一间会议室里,当天在场的保卫科长,覃科长,2位副院长,连同刚出差回来的院长一起,开了个小会。会议的主题是关于阿中的去留问题。
去,怎么去;留,该怎么留。
现在的阿中就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定时炸弹,到点了,他就会炸一炸,而且这个时间点还不固定,有可能明天也在这个时间,有可能又改时间。
他一爆炸,就把整个学校宿舍区搞得人人心惊肉跳的。
猫啊狗啊都不敢让它们跑到九号楼下去玩,整天都得牵着。
可是要怎么办?阿中毕竟是个大活人,也没犯法,也关不了他。
“这阿中以前都这样的吗?”院长发了半天呆,突然问了一句。
覃科长跟阿中相差几岁,阿中大他些,也算是从小跟他一起长大的,他最了解。
大家都看向他,他想了想说:“不是。小的时候阿中其实挺聪明的,就是不喜欢跟人说话,总是自己一个人。那时候他还会跟我们说一两句话,后来我们都上学去了,阿中好象也不上学,就自己一个人。我们也都不在意,有时找他玩,他也会跟我们说几句话。虽然话也非常少,通常就一两个字,但绝对不象现在这样。现在想想,我感觉他从小就象是个自闭症的孩子,可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却没有人给予他相应的关怀,直到他长大了,后来的情况你们也知道了。”
说实话,覃科长现在回想起来,他发现自己根本想不起关于阿中的多少事情。
那时候还太小,根本不知道关注这些,后来长大点又去上学,只有放学了或是放假了,一大堆小孩子跑去阿中家玩的时候总见他呆在家,似乎是他不用上学的。
覃科长觉得自己那时候还有点羡慕他不用上学,对阿中,印象里也只有这些模糊的记忆。
后来阿中长大后,学校也给他安排过工作,可是他都做不长时间就跑了。
人家跟他说话,他有时会抬眼皮看看,大多时候是不理不睬也面无表情的。
最后他也没工作了,就每天捡垃圾去卖几个钱买点吃的。
本来他妈妈没下岗前还有些收入,后来一下岗,母子俩的生活来源就断绝了。
他妈妈本来因为她的妹妹去世受了打击,现在又下岗了,从此性情大变,足不出户,更别说跟人打交道。
这其中的深层原因就没人知道了,他们家给人的印象就跟覃科长说的一样。
谁也说不清他们母子俩人的生活,就是这么多年,自从他的小姨,何教授去世之后,他们家就没再见到有人来过。
大家偶尔也会接济一下他们母子,象黄婆婆就把自己捡到的值钱点的东西让给阿中拿去卖。
但是阿中卖垃圾从不会跟人讨价还价,人家说多少就多少,那些人有时还当着他面骂他是傻子,肆无忌惮的压榨他,辱骂他,而他却从不还口,拿了钱就走,至始致终他一个字都没跟人说。
收购垃圾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傻瓜,就是他拿来了值钱的东西,人家也随便扔两个钱打发他。
有次黄婆婆跟着他一块去卖垃圾,才知道他是这样卖的,看不过眼还骂了那些收垃圾的人。
回来一说,大家才知道阿中原来真是个傻的,自己都穷得吃不起饭了,还任由别人欺负他。
阿中也有自己的原则,不是每个人给他的东西他都拿,而且他拿走了黄婆婆送的东西,以后也会把自己捡到的东西拿去给黄婆婆,虽说价值不等,可是黄婆婆从来不在意。
院长听了半天没出声,这样的一个人,要拿他怎么办?他只是喜欢狼嚎,喜欢嚎叫完往楼下砸酒瓶子。
可是任由他这样下去,宿舍区的人整天不得安宁。
都有好几个人直接反应到他这里来了,说阿中让他们害怕,如果再放任他这样下去,宿舍区都住不了人了。
这里住着几百户职工,要是住不了人那可是很大的问题,为了一个阿中,让这些人都搬家吗?根本不现实,可是又该怎么办?
院长看着他们:“大家都说说看,怎么办?拿出一个好办法来。”
三个臭皮匠还顶过一个诸葛亮呢,何况这里的人比臭皮匠不知道高了多少个档次了,就不信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要不,我们让他单独住在一个地方,派人去看着他?”
“不行,不说我们没有软禁他的权利,他也有住在家的权利。”
“把他隔离?”
“不行,他不符合隔离条件,没人说还好,有人举报我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众人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大家都不再出声,一个看一个。
最后全都看着院长,等院长拿主意。
“大家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没有了。”
大家都摇摇头,哪还能有什么办法?
“要不,我们把他送走?”
“送走?送哪去?”
“找一个能照顾他,又能管住他,不能让他出来的地方,有吃有住,饿不到他的地方。”
“有这种地方吗?”
……
各人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院长听来听去,就是没有人提到阿中的亲人。
“阿中还有没有亲戚啊什么的,就是他家还有别的人吗?”院长就问。
覃科长说,“这得问人事科了,我是没见过他家有什么亲人来往。以前何教授的养子还去的时候还好点,但自从被她赶走之后就再没人了。”
何教授的养子大家都知道,也在学校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