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罗一书乡长
司国安苦笑道:“林校长是吧。我们并不是來兴师问罪的。我们是來调查取证的。毕竟我们也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要是沒有唐老师的介绍。我们怎么可能知道楚姑的事情。” 林校长一愣。随即一拍额头:“瞧我这火爆脾气。真是该打。來來來。几位领导快请进。”
这是第四节下课了。有一些孩子蜂拥出校门。回家吃饭去了。更多的学生奔向后边的食堂。一个个欢快的笑着跳着。你追我赶的。像是一群开心的小鸟。
唐山林笑道:“别急。林校长。先找人把车上的东西卸下來。这是几位领导送给楚家湾中心小学校的礼物。”
林校长这才注意到校门外不远处的货车。脸上终于再一次露出了笑容:“瞧瞧瞧瞧。來就來呗。还要带什么礼物。实在是太客气了。”
话虽这样说。那边一点也不慢。拉过一个身边的学生:“去。让乡里面來人帮着卸货。”
几个人跟着林校长來到了食堂。那位敲钟的中年妇人正在给孩子们打饭。旁边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维持着秩序。另外一位和林校长差不多的妇女。在给孩子们往饭盆里装菜。
徐公子发现。乡下似乎都是用小盆吃饭的。还真的有三个小孩不一样。一个人用盆子打菜。另外两个负责打饭。看起來是一家人了。其他的孩子打好饭菜。端着饭盆走到食堂外边。或坐或站。一个个吃的很是开心。
林校长叹口气。像年轻的教师努努嘴:“喏。那就是楚姑了。其实这里只有她才是老师。我和老孙都是來帮忙的。我们的水平。也就能教三年级以下的课程。四年级以上的数学和语文。就都是楚姑的事情了。”
刘枫和徐甲、司国安互相看看。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钦佩。小学四五六年级的数学语文教学任务。恐怕是最重的。何况还是三个年级一起授课。一共超过七十名学生。别的不说。仅仅是每天的作业批改。就是一大工作量。
楚姑直到孩子们都端着饭盆走开。才过來和几个人招呼。这是一个清瘦的小女人。那双眼睛仿佛会说话一样。灵动活泼。刘枫几个也沒客气。直接找了几个搪瓷盆。一人端着一个。蹲在一边就开吃。
做饭的是楚姑的母亲。老太太心疼女儿。每天撑着瘦弱的身子來给孩子们做饭。也监督女儿按时用餐。林校长口中的孙老师就是楚姑的养母。乡长罗一书的婆姨。
正吃着饭。罗一书和书记石伟山领着人赶來了。见到一车的货物。都是暗自咂舌。以往省里的扶贫救济也很少会这样大方的。这样说來。來人不是特别有钱。就是特别有权。
既然是官方來人。有钱的可能性不大。即便是有钱。怕是也沒人敢这样张扬吧。罗一书和石伟山显然不会知道。刘某人有着华夏官场首富的名头。几时花钱在意过别人的眼光。
罗一书和石伟山沒想到。來人就那么随意的蹲在地上。吃着孩子们平常的伙食。俩人飞快的交换一下眼神。还是罗一书先开口:“我是楚家湾乡乡长罗一书。这位是楚家湾乡党委书记。不知道哪一位是负责同志。”
司国安咽下口中的饭:“知道你们是领导。可是有话能不能等吃过饭再聊。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徐甲冲刘枫一呲牙。这还是司国安第一次这么说话。看來老司的心情不错。罗一书憨憨一笑。随即看向灶台那里。楚姑的妈妈一摊双手。示意所有的饭菜都沒了。
这是刘枫才注意到:“哎呦。我们把老师的饭菜都吃了。几位沒有吃的了吧。那个谁。罗一书乡长是吧。反正这里也沒有外人。车上有的是好东西。麻烦你拿过來。就劳驾楚家阿姨再做一顿吧。嘿。沒想到这饭菜还是蛮可口的。”
罗一书和石伟山都是一皱眉。眼前数刘枫最年轻。却是在那里指手画脚的。这让两个四五十岁的干部心中很不愉快。唐山林看出了两位领导的表情不对劲。赶紧使眼色。他可不想这两位耿直的干部和刘处长起冲突。
“罗乡长。石书记。这位就是上次來壶平县扶贫的教育部刘处长。这位是中纪委的司同志。这位是团中央的徐同志。这位是公安部的肖同志。”
“您就是刘处长。哈。幸会幸会。”石伟山明显要比罗一书变通一些。脸色转换很快。“上次就听说你们要來。这不老罗说还有比楚家湾乡更困难的。所以就沒有报名。沒想到您自己找上门來了。哈哈。看來被举报还是有好处滴。”
肖遥军人速度。最先吃完。起身把搪瓷盆直接刷个干净。洗过手回身笑道:“石书记的话很有哲理。要不是这一次的实名举报。我们还真的是见不到这样的世外桃源。这样美丽的小学。这样漂亮的老师。”
虽然两位干部很不习惯这位年轻人抢话。但是很明显。來人并不是兴师问罪的。这让石伟山松了一口气。罗一书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那不过是原以为被诬陷。已经沒有了前程的作法。如今反倒是手足无措起來。
很快。楚姑的母亲又煮上一大锅混汤挂面。让罗一书和石伟山也一起吃了。饭后。大家席地坐在操场上。刘枫看向罗一书:“罗乡长。我感觉你对山区的经济建设很有一套自己的思路。不知道能不能和我们这些外行探讨探讨。”
徐甲和司国安同时看向刘枫。这位可是华夏有名的经济建设奇才。居然自贬身份。说自己是外行。嘿刘教授如果是经济建设的外行。还真的找不出几个内行來了。
很显然。刘教授i看重这位乡长了。能被他看重的人。还会是一个普通的乡干部吗。俩人随即看向罗一书。看向这位“被举报”的军转干部。俩人心中都有了明悟。这是刘教授要抬举某人呢。
罗一书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是以为刘处长想取经。倒是沒有任何的藏拙。一五一十的讲述了自己对山区经济建设的看法。
“---我认为在山区。每一寸耕地都是宝贵的财富。不仅仅如此。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可耕的山地。坡地。建设果林基地。建设林间养殖基地。同时。还要向经济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让这些外出务工人员赚取的劳务费。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力---”
刘枫满面微笑。一直静静的倾听。每当罗一书讲的差不多。刘枫总是会插上一嘴。让罗一书枯竭的思路继续延伸:“我看这里的竹林资源很是丰富。这要是间伐轮伐。然后发展竹工艺经济是不是会好一点。”
“我觉得壶平县的山货很有特色。这东西假如拿到大城市销售。应该很有市场。当然。必要的品牌包装是必须的。粗放式经营似乎并不可取。你说呢。罗乡长。”
“我看山里的民俗文化很有历史感。如果好好进行一番提炼。形成富有个性的山民文化。你看是不是---”
渐渐的。罗一书自己也感觉出不对劲了。这哪里是自己在传授经济建设经验。这是人家在启发自己的思路哇。
“那个。冒昧的问一句。您叫刘枫。不知道和白山省靖江区的刘枫是不是---”
“哈哈哈哈。”徐公子、司国安和肖遥都大笑起來。徐甲指着罗一书笑道:“罗乡长。能够当面接受刘教授传授经济建设经验的。最低级别都是副厅级。你可是不要辜负了刘教授的期望才好。”
罗一书和石伟山登时都站起來:“原來您就是燕京党校的刘教授。哎呀。丢死人了。我老罗还在您面前卖弄。实在是---”
刘枫笑着摆摆手:“罗乡长。你也不用妄自菲薄。凭你的经历和见识。做到现在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该佩服的是我们。”
石伟山羡慕的看向自己的搭档。他知道。罗一书很快就要飞黄腾达了。这位刘教授虽然级别不高。但是人家可是上面下來的。石伟山还不知道刘枫曾经的业绩。就连省部级官员升迁受到刘某人影响的。也已经不止一人了。
晚上。躺在楚家湾中心小学校的宿舍里。徐甲探头看向对面床上帮助楚姑批改作业的刘枫:“我说刘少。你似乎很看好那位罗一书哇。”
沒想到刘枫眼睛都沒离开学生作业。很沒风度的回答:“那是你徐公子的事情。这个和我无关。我是老师。负责教导学生。现在的政策是不包学生分配。”
徐甲一愣。随即司国安和肖遥都大笑起來。徐公子指点着刘某人:“你这个狡猾的家伙。好。我就当一回组织部长好了。”
第二天一早。得到消息的教育局长乔富民赶來了。这位同样“被举报”的局长。心情忐忑的站在几位领导面前。刘枫却并不看好这位大腹便便的局长。就算是他清廉。有那样一个副局长。这位怕是好点有限。
刘枫笑着看向乔富民:“乔局长。我听说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实习老师是吧。”
乔富民并沒有理解刘枫的意图:“是的。每年大概有一百多名实习教师來壶平县实习。但是那些人都是公办教师。很难用强制性文件让他们來贫困山区任教的。”
刘枫摇摇头。这位脑子里大概都是板油了:“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是说。可以让他们的实习期在贫困山区任教。而且主动在山区扶贫任教的。可以在职称评定、工资调级等各方面予以补偿。
另外。要把这种扶贫任教形成一种制度。但是不要实行终身制。可以轮换制。毕竟城乡条件的差距是巨大的。如果无视这种差距。强执行某些扶贫政策也不现实。
更何况。就算是强制执行了。那些人身在曹营心在汉。未必就是乡村小学之福。但是如果形成轮换制度。让教学成绩和未來的职称评定挂钩。这样就可以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
有了干劲才会付出更多的心血。才会一心朴实的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出力。这样不但为贫困山区解决了一部分的师资问題。还可以让优秀的教师资源普及开來。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