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亡羊补牢 - 官网天下 - 他乡的灯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官网天下 >

第254章亡羊补牢

呼号的大风掀起漫天的火势。随着一家家住宅被大火吞沒。无数的居民眼看着自己的家宅被大火吞沒。却是毫无办法。火势太猛了。人根本就无法上前。  滔天的大火。带着炽热的高温。燎向就近的房屋。那些比烘干机处理过还要干燥的框架。根本就不用火焰的直接接触。隔着砖墙瓦片。就开始冒出青烟。

很快。青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缕艳红的火苗。有了这一缕火苗。这一趟房屋就算是报废了。那火苗就像是被恶魔赋予的生命一样。游走在瓦片砖墙之间。带着妖艳的红。

瓦片下面通常是承载瓦片的木板。木板下面就是三角架和填充物。当第一缕青烟出现的时候。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季节。火势再也无法避免。

一座燃烧的房屋。瓦片开始向下塌落。渐渐地。瓦片掉落的越來越多。就像是年三十晚上下锅的饺子。噗噜噜。最后。“轰隆”一声。房脊消失了。更剧烈的大火从下面开始燃烧。

当填充物烧起來的时候。经常伴随着无尽的浓烟。浓烟裹挟着灰烬。在寒夜中四下抛洒。这就是那些稻草或者是稻壳子、锯末子了。这些东西被大风卷起來的时候。总是裹挟着星星点点的火焰。

那星星点点的火焰。就像是暗夜里恶魔的眼睛。落到柴垛上。迅疾爆燃。每当一座柴草垛烧起來的时候。它旁边的房子就再无任何可能幸免。消防车距离太远了。

消防武警倒是來的很快。问題是姚家村这种地方。根本就沒有消防通道。有的路段别说是消防车。就是倒骑驴进去都费劲。这样一來。扑救也只能是从外围开始。

无数的人站在大风中。肆虐的火焰染红了天空。火场里面不时传來“乒”“乓”“轰”的爆炸声。这是一些家电、來不及骑走的摩托车和液化气罐的爆炸声。偶尔的。还有爆竹声传來。

临近起火点的地方。根本就沒有任何东西抢救出來。有些早睡的。甚至只穿着内衣就跑出來了。到现在为止。还不知道有沒有人员伤亡。仅仅财产的损失就是巨大的。

有一些见机早的。最先开始往外抢救东西。可惜的是。当大火來到的时候。这些人却发现。根本就无法把东西运到安全所在。这里的路实在是太坑爹了。

等到松港市全部的救火车赶到的时候。姚家村几乎不复存在了。到处是一片废墟。很多地方还在噼里啪啦的烧着。到处是女人小孩的哭声。很多大男人都忍不住痛哭失声。这一场大火把一切都化为了灰烬。

江华和沈明看着面前的惨状。心如刀割一样的痛。这个季节失火很正常。但是如此惨重的损失。怕是白山省的历史上也是首次。

“沈市长。要马上联系公交公司。派客车來。把灾民拉到各个宾馆旅店住宿。有宿舍的单位。要马上腾出房间。让灾民入住。取暖设施好的学校、单位。马上接纳灾民。让灾民尽可能找亲属朋友。前往借宿---”

江华和沈明两个人都不是第一天做事了。处理这种爆发性灾难还是有一定的经验。只是灾民太多了。仅仅是一夜之间。足有超过一百户住宅被毁于一旦。

注意。这里的一百户指的是姚家村原住民。天知道每一户原住民的院子里。会有多少租住户。据姚家村村长说。这里招租最多的一家。院里院外住了足足十六户。

就算是不用按照最高标准。按照平均每一户招租八家來算。今夜就有超过八百户居民倾家荡产。火烧当日穷。现在摆在江华和沈明面前的。是一夜间变成赤贫的两千多老百姓。

这些人的安置。包括日常生活需要。衣物食物的供给。钱财的补偿。伤员的救治。不要以为沒有发现伤员就沒有。这么大的火灾。要说沒有一个伤亡的。那才是神迹。

聚集在松港市的媒体实在是沒有想到。原本是來采访杀人事件的。沒成想遇上一场百年不遇的大火。现场极度混乱。早已经沒有人看着什么媒体了。大家都在忙着救助灾民。

不能不说。有时候记者们的敬业精神绝对值得钦佩。那边厢大火依旧在蔓延。这边已经有十几个记者跑进了火场。这些记者都是境外媒体的最优秀的一群。他们拥有更敏锐的嗅觉。那是对新闻事业一种天生的敏感。

就在火场还在继续蔓延的时刻。记者们已经抵近拍照。以取得第一手资料。相对于那个简单的杀人案。这一场世界级的大火。显然更能聚集读者的眼球。

很快。有一个敏感的记着惊呼出声:“不对劲。这里有油味。”

“这里也有油味。”

“这绝对不是一场意外。”

------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人比记者更敏感。那一定就是国际记者。尤以其中曾经上过战场的战地记者为最。这些人仿佛就是为新闻而生的。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往往都会被他们挖掘出无数的可能。

更何况。这种赤裸裸的摆在面前的破绽。假如这样都不能让这些传媒精英有所反应。那么也就沒有资格出现在这里了。

记者们的惊呼很快反馈到江华和沈明那里。此刻靖江区政府班子所有人都在场。包括全部副科级以上干部。不能不说。刘枫半年多留给自己部下的精神烙印极其深刻。

尽管此刻刘枫远在燕京城。但是他带出來的团队还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火灾现场。相比之下。也许是前夜过度劳累。聂四虎根本就沒有出现。

刘枫此时还沒有休息。他受命每天上交一份舆情分析。这个活是岳江山安排的。刘枫不敢拒绝。也拒绝不了。谁让他现在是老校长和岳江山俩人眼里的大能人呢。

“什么。大火。”刘枫接到谭辉的电话。登时跳起來。“损失如何。有沒有人员伤亡。过火面积多少。多少住房受到大火波及。”

“粗略统计。超过一百户住宅被大火焚毁。其中原住居民大概有近五百人无家可归。更多的是那些租房户。大约有一千六七百人受灾。最糟糕的是。有很多的境外记者在场。而且---”

“说。”

“记者们在火灾现场发现了人为纵火的痕迹---”

“这群混账。”

刘枫面上青筋暴跳。整个人处于暴走的边缘:“马上让龚满堂來接电话。快。”

足有五分钟。电话里面终于传來龚满堂气喘咻咻的声音:“刘区长您好。我是龚满堂。”

“马上控制拆迁公司所有员工。一个不许走脱。走掉一个。你就辞职吧。还有。把所有拆迁公司的员工异地关押。和沈市长和江书记沟通。一定要看管好这些人。那是靖江区唯一洗清自己的机会。”

“是。保证完成任务。”

“再有。千万不要做出针对媒体记者的不理智行为。只要控制好内部人员的嘴。就行。永远不要妄想堵住天下悠悠之口。那是任何人也做不到的。好。去办事吧。把电话交给郑区长。”

“郑区长。尽一切努力。安置好所有的灾民。衣食住行都要考虑周到。这一夜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从区长专项资金里面拨付款项。发给灾民救济金。

按人头。无论是不是有户口。不要在乎可能被冒领的。这一点事后在找姚家村村委会求证。我会很快请假赶回去。带着资金回去。你先让魏群最短时间内统计好受灾人员名单。

另外。伤员的安置要做好。所有的医疗费用区政府暂时垫付。其他的事项。我暂时还沒有考虑到。你们辛苦了。一定要保障灾民的正常生活---”

刘的每一句话。都被郑竹仁身边的沈春雨和金萍忠实记录着。郑竹仁不停的答应着。最后郑竹仁代表区政府班子成员表态:“区长请您放心。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惨剧的发生。但是事后的补救我们一定会做到最好。”

事实上。郑竹仁已经是哀兵作战了。他很清楚。靖江区下辖发生这样的大灾。必须有人出來承担责任。刘枫远在燕京城学习。而且他是被停职期间。反倒是躲过了这场灾难。

至于那个一直沒有现身的聂四虎书记。郑竹仁根本就沒有抱任何的幻想。他会承担任何责任。也就是说。这场大灾的责任人。非郑竹仁莫属。

其实。郑竹仁真的不希望刘枫回來趟这趟浑水。他怕。不是怕自己。而是怕刘枫被某些人牵扯进來。

随着刘枫的一条条命令传达下去。靖江区政府班子成员就像是一架机器上的零件。迅速的运转起來。沒有任何的耽搁。一波波的灾民被带走。前往暂时栖居地。

江华和沈明看着靖江区的班子快速而有效的运转。深感欣慰。再看看市里各职能部门滞后的反应。沈明感叹道:“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就凭这一夜靖江区政府班子的反应。老沈就自愧不如太多。”

江华却是沒时间感慨。他让人开始戒严火场。一个是保护证据。再一个也未尝不是心存侥幸。越少的媒体记者进去越好。实际上这是沒用的。一个记者出现就足矣。

不过。此时的江华还是满理智的。他沒有妄想控制这里的记者。这些记者里面。很多都是境外大型传媒的员工。别说他江华不过是一市委书记。就是白山省的老大。王俊卿书记也惹不起这些无冕之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