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漠视生命的秦守仁
培训班的学员们不愧是精英。尽管一夜睡眠很少。但是出现在延州地区的时候。还是各个精神抖擞。程艳秋作为领队。谢绝了延州地区领导的各项活动安排。仅仅是接受了延州地区提供的一台大客车。就出发前往参观。 延州地区历來是西秦省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延州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州下辖一区十二县。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7万。是华夏革命圣地。太祖等老一辈政治家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反侵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州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州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从1935年到1948年。延州是中央的所在地。是华夏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反侵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首先参观延州的标志和象征宝塔山。登高俯瞰全城。体味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然后前往七大会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反侵略战争时期的华夏指挥中枢。枣园革命旧址。
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现在是枯水期。枣园院子里的幸福渠已经干涸了。据导游介绍。这个不起眼的沟渠。当年浇灌了不少的地。收获的庄稼十分丰富。接下來前往汇集了延州十三年革命活动史的延州革命纪念馆。体会革命先驱的艰辛岁月。
培训班的学员们來到小沟坪党校旧址前。一一瞻仰校部11孔石窑洞和数十孔土窑洞。参观1942年建造的党校大礼堂地基。1984年。中央拨付专款对这11孔石窑洞进行了维修。
太祖的題词“实事求是”刻石。在1953年延州师范学校基建时被挖掘出土。现珍藏于延州革命纪念馆。站在这四个大字前。刘枫心潮澎湃。实事求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承载了太祖多少期望和理念。
多年党校响应党中央和太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学工人员积极参加开荒种地、养猪、修建房屋和窑洞等各项劳动。
先后创办了农场和煤窑、被服厂、肥皂厂、纸烟厂等十几个手工作坊。有效地保证了全校师生员工的物质供给。改善了生活。节省了开支。
同时。通过生产劳动。使全校人员的精神面貌起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年的华夏。数十个根据地。无数的小团体。各种思想作风参差不齐。到了1942年。有些地方还在执行老一套的方针政策。为此。太祖在党校做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由此开始了全党普遍的整风运动。
接下來开始抽调各个战略区、各条战线的负责同志和大批地、县级干部以及部队团以上干部。到党校进行整风。学习党的路线。检查思想。总结工作。研究党的历史经验。使理论和实际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这次运动对于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统一全党思想。增强党的团结。都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党培养了大批的领导骨干。并为办好党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大家从宝塔山开始。就一路步行。漫步在一处处老一辈革命军战斗过的土地上。看着眼前萧瑟的冬景。每一个人都感慨万千。就是在这里。培养了华夏无数的军政精英。为建国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从早上下车一直到夜幕降临。走遍每一处革命旧址。大家的心灵都经历了一次难得的洗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太祖为首的中央机关。指挥当年堪称孱弱的军队。创造了一些列军事上奇迹。最终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华夏。
只是。曾经的历史遗迹并沒有给眼下的延州地区带來幸福的生活。陈旧的城区。困苦的农民。让刘枫一行人看着心酸不已。就是这些老百姓的先人。为华夏奉献了无数的英雄儿女。无数的米粮。
这一次的瞻仰。对刘枫触动极大。他想起自己在川渝说的那一番话。忽然感觉浑身冷汗涔涔。似乎之前自己走入了一个误区。一心想要建设家天下。这种想法怕是还沒有聂氏父子高尚吧。
幸好遇上了唐土地老将军。是他的一席话。彻底点醒了自己。否则。自己真的就走火入魔了。看着这些昔年的旧址。刘枫再一次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万分。
当年这些老前辈。哪一个不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谁又曾经有过享受胜利果实的想法。如今自己坐拥无数的资产。无数的人脉资源。却只是想要为家天下奋斗么。
站在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前边良久。连学员们都离开了。刘枫还在反思。他相信。假如沒有唐老爷子的警醒。沒有这一次的怀旧之旅。自己肯定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刘枫。你在干什么。大家都要回宾馆休息了。”
身后祝丹阳嗔怪的声音终于惊醒了刘枫:“啊。对不起。我想事情想入神了。还要麻烦你跑一趟來叫我。谢谢。”
祝丹阳看着这个小家伙。刚刚的怨气不翼而飞:“小刘教授。看來你在这里获益匪浅呢。”
刘枫郑重的点点头:“是的。在这里我找到了自己追寻的目标。我今后不会再迷茫了。”
晚上的欢迎宴会是延州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郑风的主持下进行的。刘枫并沒有在意郑风书记在讲什么。他觉得自己应该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要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
郑风几次注意到溜号的刘枫。旁边的祝丹阳捅捅这个小家伙。低声道:“太不尊重领导了。”
刘枫微微一笑。台上那位长篇大论沒有一点实际性的内涵。很难让他听得进去。刘枫暗自摇头。在这样的革命圣地。居然会有这样的领导干部。也算是一个另类了。
第二天一早。大家赶往西北战场上著名的瓦子街战役旧址。那里有为纪念战役中我军阵亡的革命英烈。而修建的安葬着任世鸿团长、战斗英雄刘四虎等五千余名烈士遗骨的烈士陵园。
似乎老天爷也知道这是一次缅怀之旅。阴翳的天空飘飘洒洒下起了小雪。公路渐渐变得湿滑。当客车行至关潼路段的时候。前方出现堵车。司机下车询问后得知。凌晨时分一辆客车和油罐车相撞。死人了。
刘枫一皱眉。这种山岭地段出现事故。到现在已经六七个小时。怎么还在堵车。刘枫当先下车。三步并作两步走。赶往出事地点。
堵塞的车辆已经延绵了一公里。刘枫和学员们赶到事发地点。这里已经有西秦省交警总队的人在场了。大客车已经烧得只剩下一个框架。据称有十余名乘客沒有逃离客车。不幸遇难。
虽然现场的人员很多。却沒有人愿意上前处理尸体。大家都在等待。等待殡仪馆來人。一位大腹便便的官员背着双手站在一边。安逸的和同事闲聊。偶尔还笑容显露。
刘枫就感觉义愤填膺。这还是人么。最起码的人性都沒有。难道十几个死难者的生命。居然会让他们如此的无视么。
两侧堵车都很严重。殡仪馆的车想要过來。很难。几位殡仪馆的员工无奈的守在一边。表示无能为力。一公里多路程。他们不想受那么大的累。还是等车开到近前。在把尸体抬上车好了。
还好。受伤的乘客已经被送往医院。刘枫回头看向学员们:“谁愿意和我抬担架。”
扎西次仁第一个走过來:“我來。”
刘枫冲他点点头。两人上前抬起一副担架。向前走去。紧接着。赵立军、温海军、孙海、吴兆平、岳庆峰和金忠学。纷纷上前。两两合作抬起一副副担架。
原本看见现场恶心的呕吐不止的祝丹阳和程艳秋。挣扎着走在前面。为大家疏导交通。很多在看热闹的司机。警员。官员。默默的注视着这些人。沒有人知道他们來自哪里。
那个微笑的官员面色一变。皱着眉头问道:“他们是什么人。”
沒有人回答他。十几个拈轻怕重的殡仪馆工作人员。终于难以忍受旁观者的目光。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抬起担架。其实。也许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想看着遇难者暴尸荒野。只是缺少一个带头人。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也许大家都想做一件事。有时候却是碍于别人的目光。无法行动。刘枫沒有任何的想法。他只是觉得。看着那些遇难者的尸体。实在是太有悖于人性了。
哪怕是早一刻让他们获得安宁。也是一种安慰。不只是对死者家属。更是对生者漠视的一种无言抗议。其实担架足够。人手也充裕。加上刘枫一行的帮助。只一趟。就把遇难者全部送上了车。
看着车门关上。渐渐驶离远去。学员们再次看向刘枫的眼光。已经绝然不同。接下來的参观调研。因为有了车祸的事情。使得大家的情绪极为压抑。
直到第二天回到延州。刘枫就沒有露出过笑脸。晚上。刚刚从五羊考察回來的延州地委书记夏荷。前來学员们的驻地探班。顺便看望刘枫。
“刘教授。很高兴在这里能够见到你。我可是听王志坤说了。你帮他出了不少的好主意。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呀。”
刘枫却沒有在意夏荷的话。也沒有理会夏荷伸过來的双手。旁边延州的官员都怒目而视。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狂妄了。居然会无视夏书记伸过去的双手。要知道。夏书记可是马上就要升格为西秦省常委的。
刘枫沒有在意别人的反应。一直紧紧盯着陪在夏荷身边的那个人:“不知道这位是什么人。好像心情不错么。在车毁人亡的车祸现场。都可以笑口常开。实在是很乐观呢。”
夏荷就是一愣。转头看向兖州行署常务副专员秦守仁。后者满面通红。掩饰不住的恨意。瞪向刘枫。旁边学员们看向秦守仁的目光。也都充满了鄙夷。只是沒有任何人像刘枫一样说出來。
毕竟大家都是老官场了。沒有人会在这样的场合扫兴。大概也只有刘枫这样的冒失鬼。才会不给秦守仁留任何的颜面吧。学员们再一次认识了小刘教授。这位还真的是嫉恶如仇。居然任何的面子都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