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包藏祸心
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紫罗兰服饰集团有限公司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林雅心里在滴血!紫罗兰服饰集团有限公司就是林雅最疼爱的孩子,是她全部心血的结晶。
紫罗兰服饰是她梦想,就是自己亲手培养的孩子一样,看着他一天天长大,绝不能让他垮掉,尽管舒氏影视公司的秦小曼助理已经和林雅打过招呼,紫罗兰公司的事情,不要太操心了,一切债务,舒氏会出面来解决,并告诉她银行方面已经松口了……
林雅的心这才稍微平静了一下,但舒云浩被自己的母亲扫地出门后,林雅是后悔莫及,三番五次的想和这个男人说声对不起,结果这个男人的手机一直打不通,在自责、懊悔、痛苦中,林雅都快奔溃了。
两天前林雅还特意和龚默茹联系:“默茹,在忙什么?”
“是阿雅,我正在逛街,你有什么事吗?”龚默茹在电话里问道,旁边还有音乐的声音,显示是在哪个品牌店里。
“也没有,就是想问一下,上次你说的永恒之恋……”
“哦,阿雅,我忘记跟你说了,我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永恒之恋!”龚默茹语气很嘚瑟,同时也很兴奋。
“是吗?”
“你没有看我的朋友圈?”
挂完电话,林雅急忙打开朋友圈查看龚默茹的消息,果真如此,一天前龚默茹就在朋友圈晒图,手里拿着“永恒之恋”的千钻包,还炫耀地配文:“这就是梦寐以求的永恒之恋,我的最爱!花了半个亿!”
半个亿,不就是五千万?
林雅自己忙晕了,没有留意朋友圈的信息,没有看到龚默茹的炫富消息。
为了解决公司的债务危机,林雅准备把心爱的“永恒之恋”转让给龚默茹,却得知龚默茹花了五千多万已经得到一只永恒之恋。
太打脸了!
“我还准备把永恒之恋转给默茹,好解公司的燃眉之急,谁知道她已经得到了一个永恒之恋,并且花了五千万,老天呀,你怎么对我这么不公?”林雅当时就觉得头都大了。
龚默茹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一心想要永恒之恋,结果姐夫舒云浩很快就给她弄到了,帮她实现了这个愿望。
太神通了!随后就按照约定,给舒云浩转了五千万。
林雅也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还是有钱好,有钱就可以买到自己心爱的东西,哪怕是花了高价值,也是值得的,没钱,连公司都快维持不下去了。
她万万没有想到,龚默茹的这个千钻包是谁帮忙弄到的,其背后的推手自然就是舒云浩,他利用舒氏的人脉,弄到永恒之恋,一倒手就赚了两千万。
钱赚了,龚默茹还感谢不尽,毕竟是有价无市,奇货难求。
没办法,林雅只好再次救助家族,但林家奶奶徐雅芝宁可让林子涛败三千万,也不愿意掏钱拯救林雅的紫罗兰服饰集团有限公司。
一时,林雅无计可施,愁眉不展。
就在这时罗晓发过来一条消息:“林总,公司的债务问题已经解决了!刚才,新来的财务总监袁小娟说,明天就有三千万的资金会到位,足够还银行的贷款和公司运转用的。”
就在最绝望的时候,林雅准备宣告公司破产,却意外地得知公司的债务已经顺利解决了,有人暗中相助。
林雅连忙恢复:“好!小罗,谢谢!”
就在这时,于大建的另一条消息也发过来了……
当于大建发来消息时,林雅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雪中送炭的人莫非是于大建?
不然于大建也不会说:“我有办法帮你解决。”
公司的债务问题解决了,林雅以为是于大建帮忙的,在她心里,并一直以为千钻包也是于大建送的,所以欣然赴约。
此时林雅心里千斤重担终于可以放下来……
就在林雅高高兴兴上了于大建的破车时,于大建兴奋启动破车,一辆摩托车紧紧跟在这辆破车的后面,这是接到命令的许静跟踪保护。
舒云浩一看到于大建给林雅发的消息,就知道情况不好,他太了解于大建了,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他也知道林雅的弱点就是心太软,做什么事情都是心太软。
为了防患于未然,确保林雅无恙,舒云浩马上就做了两手准备,自己千里奔袭,赶回林城,亲自严惩于大建这个败类,万一没来得及,就让女保镖许静跟踪保护,必要时,可以采取行动。
“于总,谢谢你!”林雅莞尔地说道。
“这么客气干吗?”
“你给我公司帮了这么大的忙,不是一声谢谢就能够表达的。”林雅很动情地说道。
的确,听到罗晓报告明天公司的资金就可以到位,林雅心里异常高兴,从内心就感谢这位雪中送炭的人,恰好在此时于大建很臭屁地说:“我有办法帮你解决。”
林雅自认为这个雪中送炭的人就是于大建,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这不是大恩不言谢就能够了事的。
“那林大美女准备怎么感谢?以身相许?”一听这话,于大建开玩笑道。
他心里暗自高兴,真是天助我也,估计是谁做了好人好事,林雅把功劳又记在他的头上。
看到白皙美丽的林雅,出门时只是简单地穿了一身紧身的运动装,这样一来更是把身材衬托得婀娜多姿,于大建就有一种冲动,他当然希望能够发说点什么。
“于总开玩笑了。”林雅很善意地一笑。
“阿雅,你难道还不知道我的心吗?自从见到你的第一次,我就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你了,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也没有人能够控制得住这个感情,你就像圣洁的女神一样,高高在上,让我只有仰视的机会……”于大建急于表白。
“于总,我谢谢你的这番话,我想,我们之间是没有这种可能的!”一席话说得林雅是面红耳赤的,长这么大,还没有人说过这么情话,特别感动,在感动之余,又很理智地婉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