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沈煜
第70章沈煜
赵大娘朝着姜宁晚所在方向,扯着嗓子嚷:“宁晚,快些出来,瞧瞧是哪个回来了?”
一旁的陈期本是一直静默无言,此刻却若有所思,缓缓擡头。此处距那小屋不远,他们这番言语,屋内人自当是能听得真切。
迟迟不出来,是心中有鬼、有愧。经这几日诸事,陈期对姜宁晚已无甚好感。
赵大娘又连嚷了几声,见那边仍无动静,便扭过头来,对着元席道:“跟大娘一道进去。那丫头这几日身子不爽利,许是还睡着呢。”
元席收回目光,并未搭话,只点了点头,赵大娘满脸堆笑,引着他向前走去,边走还边扭过头跟他说话。
姜宁晚早在赵大娘喊时,便已行至门口。她手再次握住门把手,却仍旧犹豫了片刻。
直到,外头传来阵阵脚步声。
姜宁晚眼神一顿,终是把门拉开了。
赵大娘正拉着元席往台阶上走,刚踏上台阶,闻前头“咯吱”一声,擡眼望去,见门已开,姜宁晚正沉默地站在门口,头也不擡。
“宁晚,大娘还道你睡着了呢。快瞧瞧,这是谁来了。”赵大娘面呈喜色,以眼神示意姜宁晚,又道:“你兄长回来了。”
“快好好看看,大喜事!大喜事啊!”
姜宁晚原本低垂着头,目光只落在地上。赵大娘与她说话,她才擡起头来,目光一寸一寸向上移去。
这几日天色灰蒙蒙的,外头光线甚是暗淡。
但姜宁晚还是瞧清了元席的面容,她目光在他面上仅停留一瞬,便即刻收回。
赵大娘未曾留意二人之间怪异的氛围,她疾步上前,拉过姜宁晚的手,而后将其置于元席掌心,笑道:“这下,你二人可算是团圆了。”
姜宁晚的手有些微凉,在触碰到他掌心温度之际,下意识地缩了缩。赵大娘刚一松手,她便抽回了手,只留元席一人掌心向上,停顿在半空中。
“你二人今日随大娘去用午膳,好好团聚一番,走,随大娘来。”赵大娘朝着二人笑逐颜开地说道。
姜宁晚不愿叨扰赵大娘,正欲婉言相拒。
那便多谢大娘了。”是元席应了下来。
“无需这般客气,莫要与大娘见外。”
他既已应允,姜宁晚亦不好再推辞,只得默默跟在赵大娘身后,朝着赵大娘家行去。
陈期不知何时离去了,唯余元席一人随在赵大娘身后。
姜宁晚与他相距甚远,元席在后方,姜宁晚则于前,一直低垂着头,紧随着赵大娘。
赵大娘家宅舍虽狭,但温馨满盈。桌椅擦拭光亮,摆放齐整。墙上悬着旧年画像,边角微黄。柜上陶罐中插着几支梅花。
刚一踏入屋内,赵大娘便高声吆喝赵大叔将饭菜摆上。
屋子中央摆着一方小巧的桌子。
姜宁晚在右手边坐定。
赵大娘端着菜进来,见元席仍立在门口,不禁一愣,大声说道:“你这孩子,莫要拘谨,坐下便是。”
元席这才坐下,恰在姜宁晚对面。
开饭了,赵大娘热情似火,不停地为二人夹菜,口中还絮絮叨叨地说着过往趣事。其间,赵大叔数次向赵大娘使眼色,可赵大娘仍滔滔不绝,直至赵大叔忍不住踢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来,隐隐觉出几分异样。
瞧这兄妹二人,竟一个比一个沉默。
赵大叔没好气地瞪了赵大娘一眼。
赵大娘嚼了几口饭,咽下后,方觉尴尬,问道:“可是大娘话太多,扰了你们?”
姜宁晚捧着饭碗,擡起头来,笑了笑,摇摇头。
“大娘,不关您的事,是在下忘却了许多从前之事。”元席放下竹筷,擡头对着赵大娘说道。
“不记得了?!”赵大娘圆睁双目,脑筋飞速转动,半晌,看向元席和姜宁晚的目光中更添几分同情。
一时间,饭桌上本就古怪的氛围愈发沉闷。
赵大娘率先打破沉默:“无妨,无妨,人能平安归来便好,记不得就记不得,这不是什么大事。”
元席点头称是。
赵大娘见气氛僵滞,欲言些喜事来缓和一二。
“你这孩儿也不小了,娶亲之事当提上日程。往昔,大娘我便想与你说亲,隔壁村好些个姑娘都相中了你,可大娘几次提及,你都不应。”
“如今,你得好生斟酌。宁晚是个女娃,你这做兄长的,理当先成家,而后嫂子为小姑张罗婚事,宁晚也能觅个好人家。”赵大娘一脸慈爱,句句为二人筹划。
“老婆子,吃罢饭便起来,莫要耽搁人家兄妹叙旧,快些,快些起来。”赵大叔一把夺过赵大娘手中空碗,匆匆将她拉了出去。
赵大娘话未说完便被拖走,气得她直掐赵大叔胳膊,骂道:“你这厮作甚?”
“你怎地这般没眼力见儿?人家兄妹连句体己话都没说,都被你搅了。”赵大叔横眉怒目。
赵大娘听了,二话不说,抄起棒槌就朝赵大叔打去。
待赵大娘二人离去,屋内瞬间安静下来。
方才赵大娘在时,姜宁晚尚不觉得紧张,如今只剩她与元席二人,姜宁晚忽觉如坐针毡,便欲起身离去。她心里现在真的很乱。看见他,她便会想起……
元席一直静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