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重塑的沙堡(7) - 海葵 - 贝客邦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海葵 >

第49章重塑的沙堡(7)

第49章重塑的沙堡(7)

年过五旬的审判长推门而入。“呀,已经来了。不好意思久等了。”

她的头发白了一半,烫成菜花状却没有染。憨态可掬的笑容让项义觉得像是奶奶辈的人。

“没办法,老不中用,不会使电脑。”她端了端夹在腋窝里的资料,放在办公桌上后马上打开了茶叶罐。

“不用客气了。”张叶见她没有停下的意思,只好帮她捧住热水瓶。

这个办公室只有十来平,印着蓝色花叶的地砖起码是二十年前的款式,却收拾得很干净。红漆桌椅泛着暗光,边角都没有磨损的迹象。

“我来我来。许久不见,小张越发标志了。”审判长抢过水瓶说。

“孙庭长认得我?”

“那会儿镇上办非遗文化节,你帮忙搭棚子,很有干劲啊,比那几个小伙子强多了。”审判长一边倒水一边笑得更为慈祥,“西城所治安队就你一个女娃,我肯定记得。”

虽然只是一个乡镇的派出法庭,身为第一负责人却没有任何架子也很难得。这么一套近乎,事情就好办多了。

“许安正,夏云清,我看看啊……”孙庭长带上老花镜,手指蘸了唾沫翻起庭审记录来,“哦——是他们啊,名字没印象,事情我还记得,居然也有三年多了。”

“嗯,是。我向当事人了解过,离婚时双方没有任何财产纠纷,女方也是抱着净身出户的态度,主动放弃孩子的监护权,所以在系统里查到这起离婚案觉得有些奇怪,就来请教您。”

张叶在电话里简单说明过调查缘由。父亲即将服刑,担心把女儿交给母亲不太妥当,因此前来核实当年的家庭情况。

“还是因为孩子,上法庭不是为钱就是为孩子。不过呢,他们的情况刚好相反,谁都不要孩子。”

“原来是这样啊……”项义不禁感慨,“根本就没有做好身为父母的准备嘛。”

有了之前和恩怀母亲的接触,听到这个起因倒也不至于受到很大冲击,不过还是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我做这个工作这么多年,这种情形不是没有遇到过。彼此都觉得孩子是负担,甚至有些人直接把家庭破裂的原因归结于孩子,但又不能抛弃孩子两个人继续生活下去,所以嘛……”

“最终还是判给了父亲。”张叶既像提问又像总结,她不打算在这里消耗过多的时间。

“是的。其实呢,按最近几年的判决倾向,不管夫妻双方谁犯错,孩子的归属都由孩子自己决定,除非孩子特别小。”孙庭长摘掉眼镜整理鬓角,“我问那女孩儿,你想要妈妈还是爸爸。她回答说——我都不要。当真很意外,她只有十一岁。”

“为什么?”项义感到额头发酸,才发觉自己一直皱着眉。

孙庭长微微摇头:“她不肯说了。”

“那最后的审判依据是什么呢?”

“是这样的。当时在外人看来,都以为和通常的离婚案一样,男女双方为争夺孩子闹得不可开交。他们看到女方隔三差五往这里跑,她丈夫呢,审判前只初露面过一次,除了表态不要孩子之外,好像显得漠不关心。有人担心孩子判给女方,就开始指责母亲的不是。虽然多数都没法提供证据,但女方也没有反驳。后来我斟酌了一下,只能这么判了。至少从经济条件来看,父亲更符合要求,一直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如今父亲却闹出了案子,她似乎对此有些内疚。

“夏云清是个风评不太好的女人?”张叶问。

“不,不是这样。对她的指责只限于作为母亲这一方面。”

“具体是什么样的指责呢?”

孙庭长低沉地“嗯”了一声才说:“站出来说话的是她的一位邻居,她说,夏女士曾经想过杀害孩子。”

项义吃了一惊,转头看向张叶。

“曾经想过杀害?”张叶带着疑问的口气重复一遍,“曾经想过的事,这位邻居怎么会知道?”

“身为法务人员,没有落案的话我不方便说。”她拿起笔在便条上写下一串地址,“小张啊,如果你认为有必要,不妨找她问问去吧,她还住在老地方。”

通浦镇面积不大,从建筑外观和街区风貌看,发展进程大概落后西城区七八年的样子。那个地址距离派出法庭不到一公里,因为担心不好停车,两人步行前往。

“世上真有杀死孩子的母亲吗?”项义说。

“不知道,应该有吧。有过念头和真正付诸行动,那又是两码事了。”

“是啊……”项义琢磨一番又说,“我觉得,当你产生杀人冲动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对方和你是什么关系的,你开始考虑这层关系了,杀人的冲动也就没有了。”

“你想表达什么?”张叶难得表现出好奇,显然认为项义说得有道理。

“嗯?我是说,冲动杀人的对象和双方的关系没有关系,有点绕啊。就是说,你可能对一个陌生人产生杀意,也可能对亲人产生杀意,但那都是冲动的结果。相对而言,蓄意杀人的对象,一定是跟你有关系的人,是因为想要抹掉这层关系带来的威胁而杀人。”

“所以呢?”

“就算许恩怀的母亲在一时冲动之下想要杀死她,也不是为了抹掉这层关系。换句话说,不会因此而离开女儿。”

张叶放慢脚步斜眼看他。“我现在觉得,跟你搭档也不是一件特别倒霉的事。”

时近黄昏,农贸市场门口的地摊把路宽挤掉了一半。紧挨市场西侧是一栋外墙喷砂的老旧住宅,爬山虎遍布立面。

这儿就是许恩怀长大的地方。

两人走上二楼,找到对应的门牌。那位邻居的脸出现在逐渐变宽的门缝里,她看起来比许恩怀的母亲稍大一些,眼球外凸,像是患了甲亢的样子。

项义出示证件,向她表明来意,和对孙庭长的说法完全一致。至于民警像义工那样为了孩子的抚养权东奔西走是不是合适,一般人并不会对此深究。

“许安正?哦……是那个衣柜绑架案啊!”

衣柜绑架案?这案子都已经有外号了。不过想想也是,两地原本就相距不远,作为当地新闻成为坊间谈资也是很自然的事。

“我就说嘛,前几天还在跟我老公讲这个事,法院说不定还会派人来找我。来来,进来坐。”

看来她仍在为当年的母女关系担忧不已。事实上,许家搬离这里后,户口早已迁至西城区,还能找到她也算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嗯,不合适不合适。”她半闭起眼连连摆手,“那女孩儿跟着妈妈不合适,不行的话,宁可送福利院去。小时候,话还不会说,就开始嫌弃,小孩子哪个不哭不闹?稍微大一点就让她洗衣做饭,简直像童养媳哦。你想想,八岁大,发烧了自己去医院看病,这叫什么事啊……”

项义找到对方一个停顿的空挡,连忙问:“小时候就嫌弃,是什么样的情况?”

她伸平手臂,抖着手指说:“边上那个农贸市场,刚建的时候每天沙尘漫天,挖掘机钻地机响个不停,她却推着婴儿车跑到楼下去看。就站在乱石堆旁,一看一整天。我一开始还不明白哦,后来从旁边经过才发现,孩子的哭声听不到了,可是脸上明明是一副哇哇大哭的表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