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古籍
关于修行,这本记事亦有纪录,不过却非常模糊。那时的境界划分好像非常模糊,甚至连叫法和如今都不同。
记载上说,那时生灵修行只有六境,分别为丹虚境,婴灵境,虚合境,入仙境,真仙境,仙虚境。
若和如今的境界划分对照,大致可以把丹虚境看做是金丹和金丹之前的所有境界,而婴灵境应该和如今的元婴化神相当,虚合境应该就是炼虚和合体,入仙境应当是大乘和渡劫期,真仙境应该相当于飞升成仙后的境界,至于仙虚境是什么,不二不知,想来应该比仙还要强大。而且,从这里的境界划分来看,那时候的生灵应该都异常强大。
书中还提到了‘道’,至于这个道是个什么东西,却并没有进一步阐述,从字里行间窥探,和耳冉的道虽有不同却有相似之处。
而且,那个时候生灵修行好像并不怎么依赖丹田,甚至当结丹都不是一个境界的时候,仿佛一切都不再一样……
这也许和修炼体系有关,也许和天时地利有关,并非简简单单就能明了的事儿。
如此一来,或能多一种努力的方向。
《草堂记事》和《天间集》却另有不同,这两本成书明显晚于《妖仙记事》,应该都是元灵纪年之后的书,不过距今仍然非常久远。
有记载得知,如今的修炼体系应该是根据元灵纪年期间的修炼体系玄变而来,由于天地异变,如今的修炼体系虽然能够支撑现今世界修行,但是真正能成仙者却少之又少。据不二所知,这十万年间,灵魔两界加之鬼界,飞升成仙者不过了了数人。
世间万千生灵皆有丹田和识海,而今的修炼体系,以丹田为重,识海为辅,这两样东西乃是生灵在世间修行的根本。
让不二激动的是,他从书中最终还是窥探到了一点点希望。
丹田如海,经脉如溪,溪汇于海,方有无尽法。
然而,丹田并非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除了和经脉联通外,他就像皮肤一样,和外界联通,如果长时间和外界隔离,皮肤就会枯死,丹田也一样。
至于不二的丹田,虽然看似严重,其实依然在常理之中,只是先天不足,若要靠后天修补,确实需要花些力气,而这个力气却不是只有金丹实力的家族或势利所能拥有。
以《妖仙记事》来看,现今世界要比元灵纪年匮乏许多,修炼难度自然也要大许多,然而世人仿佛毫无察觉一样,甚是对元灵之前的事毫无记忆。
这些杂集虽然包含了许多秘密,但是终究提供的只是可能性,在方法上依然难以实施。
不二把这些时日弄的所有书籍一本一本、通通读了一遍,收获最大的还是《化魔心法》和《无名残卷》。
其中最让人惊奇的是《无名残卷》,这本仅有几张纸的阵道之书,甚至没有提及一个阵法,然而作者的阵法理念却极其新颖。
其理论竟说阵道乃是最接近天道的道法,极致可创界。
这种说法把不二吓了一跳。
创界?
视乎有点扯……
然而若是仔细想,确实有几分道理。
更惊奇的是,书中说,修仙不过是在炼阵,这阵深植在每一个人的血脉骨肉甚至灵魂内。
修仙的过程便是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先天阵法,让其更近天道。
这种说法实在太惊人,若真如此,岂不是只要把自身当做阵法一点一点的完善就可以成仙?
至于《化魔心法》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魔功,这魔功堪称魔功中的魔功,就连魔修都忌讳不已。
这门魔功极其歹毒,是一门既是心法又是功法的特殊法门,以强行夺取其他生灵的精、气、神来成就自我,修行速度奇快,。唯一麻烦的是由于强行夺取他人一切,造成精气神不纯洁,若不及时清理,很容易丧失心智,成为行尸走肉,甚至爆体而亡。
此类法门虽然并不多见,但是经不住诱惑的修行者却从未绝过。
此法不二虽然不会修行,但是参考一下却未成不可。
待所有书籍都研读完后,不二梳理出数种可能性,然后结合耳冉的道,他决定做一件疯狂的事儿,在自己丹田内布阵。
这也许会成为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至少他还没有听说有谁这么干过。
耳冉说:万物玄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世界真是如此玄变而来,那么生灵修行岂不就是反向玄变,是一个逆推的过程?
那么他在丹田内布阵,也不是简简单单的布阵,而是布置一个逆推阵法,结合《化魔心法》的一些特点,能够让修炼速度更快的阵法。
考虑了许久,他选择了一个最简单又最接近道之玄变的阵法,五行阵法。
这阵法是一个相生阵,也是一个辅助阵法,若阵成,阵内五行之力生生不息。
这还不够,他打算他打算把丹田内的阴魔气强行降低成五行魔气,并把魔气强行分成五种,来支撑五行阵法。同时,每一种都修炼《化魔心法》,若是成功,他将以五行阵法登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