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9曲黄河第1镇 - 大河诡墟 - 天上牛儿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大河诡墟 >

第4章9曲黄河第1镇

潘子,真名潘仁美,没错就是与包青天中害死杨家将的大奸臣潘仁美同姓,为此没少招人嘲笑,不像沈十一大名的根正苗红。

这些年潘子的保安还真不少白当,一身的腱子肉好生让人羡慕。刚离校那会,两人一起在街头倒腾录像带,恰巧碰上几个混混收保护费,潘子硬生生为沈十一挡了一刀,现在后背上还留着长长的疤痕。

两人见面,直入主题。沈十一从老头破包的夹层里找到一张纸条,经过调查上面的一个号码,发现是临县青峡镇一个偏远黄沙厂的座机。

青峡镇距离太原百公里的路程,民国时期就已成为山西重要的水上运输枢纽,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一镇”,不过这些年因黄河堵塞改道,青峡镇慢慢失去了水上枢纽的优势,成了穷镇。

恍惚中,沈十一来到了黄河边,滚滚黄河水夹杂着泥沙从脚边倾泻而下,河中央一艘小船摇摇欲坠,沈十一极目望去竟然是蓝惜墨,她神情惊恐,双手紧紧的抓着船杆。

蓝惜墨似乎也看到了岸边的沈十一,迫切的摇起右手示意他,嘴里大喊着什么,但是无论沈十一如何去倾听,蓝惜墨的呼喊都被黄河水给淹没了。

沈十一着急了,失踪多年的蓝惜墨竟然出现在眼前,来不及开心救人要紧。黄河水如恶龙般咆哮,几十里的水域没有其他船只,眼看蓝惜墨的小船随着波浪逐渐向下游冲去,沈十一无奈的在岸边一路跟随,高声的呼喊着。

水流越来越急,他的体力却逐渐不支,小船一点点的拉开距离,最终消失不见,沈十一愤怒的大喊,纵身跳入黄河中,腥臭的河水瞬间灌进他的口中,一条条生锈的铁链从河底伸出,欲将他拖入河底。

朦胧中,沈十一看见不远处蓝惜墨同样被一条条的铁链束缚,慢慢的拖入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突然蓝惜墨睁开了眼睛,脸庞露出老头一样的狞笑,阴气森森。

“轰隆隆.......”

火车经过隧道,强烈的光差感让沈十一惊醒,原来是一场梦,一旁的潘子斜靠在座椅上:“怎么又梦见白月光了,听你喊了一路了,几年了还没放下?”

沈十一苦笑没有回答,打开旁边的窗户,让冷风吹在脸庞上,哪有那么容易忘记的人啊,他宁愿蓝惜墨移情别恋,也好过现在的杳无音信,真后悔当初没有跟去。

去青峡镇是没有火车的,沈十一他们在最近的临县下了火车,没顾上修整就匆匆上了小客车,事不宜迟,老头的事还压在沈十一的心口。

小汽车在乡间小路上急驶,颠簸的十分厉害,本来就不大的空间,硬塞了二十来个人,加上各种奇怪的味道混杂一起,实在难受。

临县距离青峡还有四个多小时的路程,沈十一靠在窗边,看着不远处的黄河,没想到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和黄河扯不断啊,孩童时的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一个个浮现在眼前。

潘子这人自来熟,一路上十分亢奋,和周围的人东扯西扯,想打听青峡镇黄沙厂的事情。

一路同行的,有一伙商人打扮的,为首的肥头大耳的,满嘴脏话,肆意的抱怨车辆的拥挤,倒是底下的几人神情淡然,从他们谈话中是去青峡镇考察项目,想要开发个特色景点。

沈十一腹议,就青峡镇连火车都没有的地方能有啥前途,还有这老板一看就是没啥文化的,别搞个农家乐出来,腹议间,老板一口浓痰随意吐在过道上。

坐在客车最前面的四人倒是一股清流,来自济南的某大学,一个教授和四个学生,据说是学历史考古的,此次趁着暑假来研究青峡第一镇由盛转衰的原因,几人一路欢歌笑语。

小汽车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小路颠簸,终于进入了青峡镇的外围,驶过了几道破败的牌坊门,陆陆续续出现了临河而建的吊脚楼,一排排或无人、或塌落,似乎预示着它曾经辉煌的过往。

“同学们,这就是青峡镇闻名的吊脚楼了,曾经作为山西最重要的黄河水上渡口,这些吊脚楼接待了数不清的游客,这是活的历史啊......”那教授颇为激动的和学生们讲述着,几个学生也十分震撼,正在本子上手绘这吊脚楼的样子。

售票员告诉我们,青峡镇是一座千年古镇,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现在人口稀零只有百户人家,整个镇依黄河古道而建,密密麻麻的吊脚楼全部分布在弯曲的黄河两岸,只不过大部分曾经的商户都已经撤离,只留下不多的本地人难舍故土。

因黄河改道,水上交通逐渐失去优势,镇里前几年才通上电,隔的稍远的人家还是靠着煤油灯过日子。沈十一和潘子对视了一眼,心想这是好消息啊,这里电都是紧缺货,看来电话也不会很多,找起来也就方便。

小汽车到了镇口就把大伙放下了,说前面实在不能掉头,那个老板听说沈十一他们是来收古董十分感兴趣,硬是要让他两同行,反正都是要找落脚地方。沈十一表面不好推辞,眼神示意了潘子,这笑面虎看着就不是好东西,要担心了。

镇上很破败,早已经不复当初的景象,没有宾馆酒店只有一个小小的招待所,笑面虎说,这是原本是富商们过往休息用的吊脚楼,亭台楼阁好不壮观,后全被穷村民拆去买了,剩下这么点规模了。

潘子听了,满口胡说;“敢情这小招待所还是以前达官显贵的宅院啊,老沈你看这古董倒是挺大,收起来不方便啊。”

沈十一知道潘子在演戏,以免在笑面虎面前露短,此前他们就自称是来收古董的,“咋忘了规矩,收古董得叫收破烂,你说收古董,人家还不使劲杀猪,买卖就不好做了。”

“哈哈哈,还是沈老弟有文化.......”笑面虎皮笑肉不笑的拍了怕沈十一的肩膀。

招待所很破落,好在住了就包吃,价格也实在,那几个学生和教授也尾随这来到这里。招待所就一对夫妻,老板自称老金,和笑面虎一伙似乎很熟悉,一见面就熟络起来,人很热情,还帮我们拿东西。

安顿好之后,沈十一找机会像老金打听那一组号码的事情,老金拿起纸条看来看:”这一看就是黄沙厂的号码,不过我们镇别的没有就是黄沙厂多,大大小小四五个,还不好说是哪一个,怎么小兄弟是来找人?”

沈十一点点头,看来方向是对的,那老头就是这附近的黄沙厂了,想来老头的同伙也没见过他,那就一个个的找。

晚饭时间,大伙都出房间来吃饭,几个大学生嚷着要去黄沙厂采风,教授询问老金最近的黄沙厂线路。

老金摇摇头,这最近的黄沙厂晚上没人,怪事多闹鬼闹得厉害,尤其是现在枯水期,那些淹死的人都会出来透气,邪门的很,没人敢在那过夜。

老教授毕竟是文化人,对老金的说辞不置可否:“闹鬼,怎么一个闹法?可有亲眼所见?”

老金来了兴趣,坐到教授的身边,故意压低声音:“我是也村上老一辈说的,每年黄河枯水期,住得近的人晚上都能听到从黄沙厂传来一种铁链撞击的声音,像是一群人带着铁链行走,第二天大伙就能在沙子上看见很多孩童般大小的脚印子,老人说那是淹死人的脚印,河神放他们出来透气了”。

“这么邪乎,有没有人亲眼看到?”潘子也来了兴趣。

老金点了点头,用手给大家比了一下那脚印的尺寸:“以前年轻不知天高地厚,随大伙见过几次那脚印,密密麻麻,看的人直冒寒气。”

“这么邪门,每一个胆子大的去看看?”

“得,我是不敢,不过都有些吃了豹子胆的,几个黄沙厂的工人抹黑趴岸边偷看,说是太黑整个河道飘满了密密麻麻的绿色鬼火,铁链拉扯声倒是听得真真切切,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不过底下一个村的老头前些时日去看了,神秘失踪了,恐怕是给水鬼拖走了,不信你们可以问.....”

“咳咳,”关键时刻笑面虎打断了老金的话,“说什么胡话,这些都是新来的客人,你这般吓唬人,他们跑了你可没生意做了,”说罢拉着老金往厨房走,说是再添几个菜。

沈十一向潘子示意,莫非那消失的是同一个老头,看着情况笑面虎像是他同伙,老头的消失只是去太原销赃了,村民无知以为是被水鬼勾走了,这笑面虎一伙果然不是什么明面上的投资方,说不定是那掘人坟的走山鬼。

这他娘的是要给他两下套不成,沈十一一时半会也弄不清他们的意图,要动手他们早就动手了,那就静观其变,敌不动我不动。

最终几个大学生也是饶有兴趣,让老金带他们去黄沙厂看下,沈十一也附和,借机去探查下老头的底细。

沈十一没想到离开黄河这么多年,最终还是和黄河结下不解之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