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7章第47章 - 江山遍地修罗场 - 锦葵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47章第47章

第047章第47章

楚昂愣道:“你说他犯有重罪,罪大恶极?”

言怀真道:“不错。”

他指了指这副枯骨的肩胛处道:“你且看此处。”

楚昂伸长膀子凑近看。

言怀真道:“这副枯骨的左边肩胛骨上被穿了孔,穿孔之处可见血晕开之色,也就是说他在生前被人穿透了肩胛骨。从穿孔的形状来看,穿透他肩胛骨的应该是一种较粗的铁索。”

楚昂道:“铁索穿肩?”

荀子微道:“这是一种刑罚,通常为了控制犯有极刑的重犯,会用钢针或铁索穿透犯人的肩胛骨,使其失去行动能力。不过这种刑罚太过残忍,受刑过程极度痛苦,大多数人会在行刑后不久死去,便是不死也废了,因此近些年已经极少见到了。”

赵锦繁沉默。

这具枯骨的主人到底犯了什么罪?江亦行到底想告诉他们什么?他为什么要为了这个罪大恶极被处以极刑之人而不惜自缢?

言怀真继续道:“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从他牙齿磨损的情况来看,他死时应当未过而立之年。当然这只是粗略推断,由于饮食习惯不同和各人体质差异,每个人牙齿磨损情况会有不少差别。”

赵锦繁道:“原来如此,言卿博闻强识,朕今日受教了。”

楚昂虽心中不大爽快,但也没反驳,只是侧过头轻哼了一声。

言怀真耳廓微微泛红:“臣暂时只能从这具枯骨上看出这些线索。”

赵锦繁道:“已经足够多了。”

男子,三十岁上下,大约三、四年前因犯有重罪而被斩首,死前曾被施以酷刑。

“我想只要去刑部查阅相关记录,应该能找到符合这些条件的人。”赵锦繁道。

荀子微道:“恐怕很难。”

言怀真道:“三年前储位之争,许多官员受牵连而落马,一番动乱过后,因人员变动,署衙搬迁,盗窃走水等多方原因,三年之前的刑案记录缺漏甚多。之后……摄政王掌权,虽请专人对此查漏补缺,不过有些案卷还是找不回来了。”

言怀真虽未明说,但赵锦繁听出来了。她那几位皇兄互斗,背地里没少干破事,为了销毁对自己不利的罪证,偷案卷烧库房导致过去许多刑案记录缺漏难寻。

忙活了好半天,线索突然断了。楚昂有些泄气,军中尚有要务,他没在长阳殿多留,只同赵锦繁说,有需要帮忙的再找他,便告辞了。

言怀真安放好枯骨,便回了藏经阁当值。

赵锦繁送了他俩一程,而后又回了长阳殿。

荀子微正着手准备午膳,擡头见她从长廊那头走来,笑问了句:“他们都走了,你不回去?”

赵锦繁望了眼他切菜的手,熟门熟路地在藤椅上坐下,回道:“您不是早就知道我会回来吗?午膳都做了我的份。”

荀子微道:“习惯做罢了。”

赵锦繁靠在藤椅上,托起腮静静望着他。

荀子微察觉到她的视线,道:“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赵锦繁笑道:“他们都走了,此地只剩下你我,现在总可以告诉我了吧?”

荀子微笑问:“你想我告诉你什么?”

赵锦繁目光一凛:“告诉我那具枯骨到底是谁?”

“您已经心中有数了吧?那具枯骨的身份。”

荀子微看她一眼:“你怎么确定我知道?”

赵锦繁叹了口气,摊手道:“怪只怪我太了解您,您每次比我先对一件事成竹在胸时,都会用那种‘我赢了’的眼神看我。方才我得知刑案记录缺漏正苦恼,您又用那种眼神看我。”

荀子微扬唇:“你怎么知道我在看你?”

赵锦繁一噎,脸微红道:“这不重要。”

荀子微见她脸红,抿唇笑了声,顺从她道:“好,不重要。”

赵锦繁道:“说吧,到底是谁?”

荀子微回道:“四年前,的确有那么个人,因为犯有重罪,被判处极刑,曾在行刑前被穿透琵琶骨游街示众以平民愤。”

赵锦繁道:“三、四年前,差不多年纪,被施以此刑的死刑犯应该不止一位,您又是如何确定一定是这个人的?”

“因为无名碑。”荀子微道。

赵锦繁不解:“无名碑?”

荀子微道:“你还记得关于无名碑的传言吗?”

“记得。”赵锦繁道,“是说有位考生一时兴起在山石上题词一首,抒发了一番心中青云之志,紧接着没过多久,他便高中进士,官运亨通做了高官。”

“不错。”荀子微道,“刚巧这个人也是一位进士,也曾官运亨通,在短短几年扶摇直上,前途无量。”

“我想这具枯骨之所以被埋在无名碑下,一则是因为他犯有重罪死后无法被立墓祭拜,二则是因为这块无名碑的题词是他所作。”

“很不巧,我从前未曾见过他的字迹,否则在看到那块碑的第一时间就该想到这些。”荀子微道,“不过方才我托人找来了他从前的诗作,比对了字迹。我确定无名碑上的词确为他所题。”

四年前荀子微尚在西南,对京中诸事未必尽知全貌。而赵锦繁尚还是深宫之中,不问朝堂事的草包皇子,很多事有心无力。

赵锦繁问:“您既说他官运亨通,前途无量,那他又是因何而被判处极刑,甚至于要在行刑前被穿透琵琶骨游街示众以平民愤?”

荀子微只道了四个字:“科举舞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