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大战(7) - 梦碎铁骑 - 好大一只老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梦碎铁骑 >

第一百二十三章大战(7)

午后的阳光,透过柿子树叶子的缝隙泼洒在地面上,中秋过后的天气非常的和煦,照射在人的身上感觉非常的舒服。小小的院落里,陈大伟与图森相向而坐,茶炉上的水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袅袅升起。

而两人所谈论的事情,则是关乎着江南半壁江山的未来。

对于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这帮弟子,而且都是当初刚刚莅临草原那会儿,是他一点一滴的教导给了他们知识,引领着他们开阔视野。

思想没有国界,无边无际,就看你的心灵有多大,可以包容多大,这是当初陈大伟亲口教导给他们的。

而如今,这帮弟子对他的那些命令开始产生质疑,开始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开始按照自己的见解来考虑问题,这一切的变化,都是陈大伟希望见到的事情,而他并不会因为他这些弟子的变化而去产生任何其他的想法。

其实在他的内心里,对于他的这批最早的弟子们,陈大伟还是期望他们可以摆脱对自己的依赖,可以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可以在一些大的方针战略方面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即使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错误,也可以慢慢的引导他们,就像现在这样。

“图森,你们可以想到我给你们所说的大宋的故事,可以以此来考虑问题,这些事情我很欣慰。

我想给你说的是什么呢,看问题需要全面的去观察,当然,你们几个在一起商量出来的结果也并非是错误的。

大宋朝有大宋朝的不同,你们想到的是文人误国,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整个大宋朝那么多的武将,为什么最后还是争不过那些读书人?”

陈大伟对于这个自己最为看中的弟子,期望也是最高的,从一开始的亲手教导,一直到现在的可以主政一方,他在其中付出了太多的汉水与辛苦。

“这个有什么嘛,那些武将在前方与异族厮杀,军队需要的后勤物资都依仗着那些文官们来维持供应,谁敢去得罪他们。”

“哦,你们能想到这么多,还真的不容易,不过你想想啊,那些文官的背后站着的是谁?是金銮殿上的那一位!

没有他的首肯,谁敢与统兵在外作战的大将军们作对。

现在你再想想,皇帝老儿为什么需要那些文官来掣肘那些武将!”

还是如同当初那般的循循善诱的教导着他们,并不会将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性的说出来答案,而是在前面一点一点的引导着你自己去探索去寻找。

“皇帝为什么担心那些武将不受控制?这个好像,好像,皇帝担心那些武将威胁他自己的位置呗!

那些个大将军一个个统兵数万在外征战,如果他们心怀不轨的话,挥戈回京,拿下皇帝老儿岂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对呀,那些武将如果造反的话,分分钟差不多就可以将那皇帝老儿给拿下来。而那些文官则不一样,有道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句话说的也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

你想想,那大宋的皇帝为什么防范着那些武将,而且是将他们一个个防范的死死的,武将出征随军都会有文官来监军,处处掣肘着那些大将军们,这样领军作战还谈什么打仗,能打赢才见鬼了呢!

那皇帝老儿对这其中的弯弯绕自然是一清二楚,可是他们为什么心甘情愿的这般来压制那些武将,你肯定想不明白吧!给你提个醒,那宋太祖的皇帝位置是怎么来的。。。。。。”

说完话,陈大伟端过桌上的茶水,小口的抿着。

喝了两口,便将那茶杯放下,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起来。留着那图森一个人在那里沉思着。。。。。。

过了好大一会儿的功夫,图森从那种沉思状态转醒过来,当年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典故在课堂之上也曾当做故事一般的给他们说过。

只是当初他们也就是当做是一个故事一般的给一笑而过了,今天听陈大伟如此说起,图森再将这个事情的脉络整理一番,前后连续在一起思考了一下,整个事情的原委便一清二楚了。

“多谢老师的教导,图森受教了!没想到,巴图师弟他们也是未曾想透这其中的关键所在,跟我一样,也是身在其中而未曾见识庐山真面目!有愧于师傅您的谆谆教诲!”

见图森说的如此低调诚恳,陈大伟从躺椅上坐了起来,说道:“那宋太祖因为自己的皇帝宝座来的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日夜防范着手下的那帮子武将,想着他们要是有朝一日也被手胁迫着来一个黄袍加身的话!

毕竟大家伙都是武将出身,对彼此心中的那点小九九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对于这些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兄弟,赵匡胤就给他们来了一个杯酒释兵权,这个当年我好像也与你们说过的吧!

大宋的祸根也就由此给埋下了,文官统领武将,你们想想,这个能有个什么好结果!一个王朝的辉煌与延续依靠的是站在这个王朝背后的武人们到底有多么的强大。

我给你们举过那么多的事例。讲过那么多的道理,任何一个王朝的崛起之路所依靠着的都是君主手中的那些将军们,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个王朝是依靠着文人耍嘴皮子崛起的!

你们所担心的事情不会在大蒙古国的地界上发生,无论是当初在草原之上,还是后来的京兆府路,又或者是后来的大金国,你可曾见到过任何一个文人过来咱们的军事上指手画脚!

就说图森你,这些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直领兵在外作战,部落里,包括我在内,可曾有人说道过什么向你所指挥的军队里派驻监军!

其实大宋的繁华富硕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说道根子里,其实他还是没有跳脱封建王朝的那些怪圈,皇帝依然在与他手下的那些文人以及大将军们互相耍猴玩,互相提防,你说,这样的王朝如果不腐朽堕落,那还有天理吗?

你再来看看咱们大蒙古国,你是跟随着雄鹰部一点一点从漠北草原走到现在的,部落的发展你是亲眼目睹的,你说说,咱们的统治方式与大宋朝的统治方式可有什么不同?”

图森听了陈大伟的这番话语,心中的疑惑虽说还没有完全开解,可是他原本的那些想法已经开始动摇了。现在听陈大伟这么一发问,他开始不由自主的将大蒙古国与大宋朝对比起来。

沉思了好大一会儿功夫,图森站起来,在院子里来回走了几圈,边走嘴里便嘟囔着。

“老师你的意思是说,大宋朝之所以最后荒废在那些文人手里,那是因为到最后那些文人已经开始抱团的忽悠起老赵家。

而且到最后,原本添为皇帝耳目的御史大夫们也都全部被那些文人们所拉拢,整个国家已经被这些文人们所把持,他们只顾着自己的那点小家业,惦记着如何可以从朝廷身上多捞取一点好处。。。。。。

可是老师,大宋当年最困难的时候,不是也有不少的世家跟随着朝廷南渡了嘛!”

“南渡,那些都是骗人的假把式而已,要知道,那些文人世子们,跟随着朝廷南渡以后,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在朝堂之上继续获取利益!

那山东曲阜的那家子,天下文人的首领,居然做出两边下注的把式来,将整个家族一分为二,一半跟随着老赵家南渡去了江南,一半呢继续留在山东伺候着女真人。

这些个大家族,为了自身的利益可是什么都可以不要的,些许脸皮而已,对于他们来说,真的是无所谓的。

反正不管最后是谁得了天下,他们都不会亏,两边下注,总有一边会赢的嘛!只是他们没想到会从漠北草原上来了咱们蒙古部。

前几年,我让那巴图去山东询问那家子的意见,原本我还想着,给他们留一点面子吧,结果你猜怎么着,简直是厚颜无耻,居然敢跟咱们提条件,还想着继续过上那种优渥的生活。

九原城的矿山上正好需要大量的人手,那一家子现在想必在九原城过得还算可以,毕竟现在他们不用整天挖空心思的想着怎么去吹捧君王,现在他们每天过得都衣食无忧,只要按时去矿井里挖煤就可以了!

你可曾见到这北方大地上有哪个读书人出来为那家子喊冤屈的,你不要将那些文人世子们想的有多么的高尚,其实他们在有些方面真的连那些百姓都不如,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可以出卖任何人!

你以为他们吹捧老夫子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打内心里的尊重一个一千多年前的古人?他们只不过是想通过这种吹捧来获取一点利益罢了!

你也看到过,咱们楚州城里的那些官吏,大部分都是从地方上录取的读书人,学校里那一期期开设的再教育学习班,里面的也都是那些读书人。你可曾见到他们有什么怨言!

当切实的利益摆在面前的时候,读书人会第一个跑上来,咱们看待问题,需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你想想啊,咱们大蒙古国现在才刚刚立国,整个北方大地上也是刚刚开始走上正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