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大战(10)
当铁木真率领着第三团官兵从明州城码头登岸以后,整座城池已经被牢牢的掌握在陆战队手中。城中那些未来得及逃跑的大宋官军们业已全部投降,那站在街边准备装一把路人的知州大人也被降卒们给认了出来,然后被请回了府衙里。
以雷霆之势完成了夺城任务的大蒙古国官军们,在铁木真的率领下,除了留守两个连队的官兵驻守明州城以外,其他的人马未做任何的停留,直接想着西边出发了。
此时此刻,像这般景象在临安府到处发生着,以图森率领的南征大军,已经从钱塘江两岸完成登陆作战,也速该与巴图两人率领的左右两翼大军以最快的速度正在大宋的土地上驰骋着。
一路上,没有哪一座城池可以抵挡住蒙古大军的脚步,就算是那种车载的便携式火炮,也不是处在冷兵器时代的大宋官兵可以抵挡的。
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也没有任何的谈判,南征的大军直接用他们手中的铁拳砸开了一座接着一座的大宋城池。
矮小的蒙古战马本就以耐力著称,在江南的广大区域,没有高山险阻,些许河流在蒙古大军的效率舟桥部队面前,一次又一次的变成坦途。
三支大军犹如三把利剑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插进了大宋的心脏,而图森亲率的中军大部人马则开始在钱塘湾里缓缓的朝着临安城前进。
明州城是这场大战中第一座被攻陷的大宋城池,紧接着绍兴,秀洲,一座接着一座城池紧跟着沦陷。。。。。。
那位有幸从明州城里逃跑出去的千总大人,带着他的几十名亲兵在官道上疾驰着,就仿佛他们身后有着吃人猛虎在追赶着他们一般,不,那是比吃人猛虎更加恐怖的存在。
千总大人一路上以最快的速度疾驰着,穿州过府,幸好临走的时候一行人带着官房印信在身上,所以这一路上的马匹还可以在驿站里进行轮换。
午饭就是在一座不知名的小土包上随便吃了一点随身携带的干粮,看着跟随在自己身边的五十几位亲信,千总大人真的是心如刀绞一般。
那鞑子真的如同天兵天将一般,诺大的一个明州城说破便就给破了,而且还仅仅只用了两盏茶不到的时间,可见这些年里鞑子们的战斗力又飙升了不少呀!
不行,得尽快赶到临安城,将蒙古铁骑如今江南的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朝廷。。。。。。
想到这里,千总大人忽然愣住了,他怎么通知朝廷?这可是个大大的问题!他自己是临阵脱逃,如果被朝廷发现了,不要说兵部要治他的罪,就是那些文官肯定也会把他往死里整,到时候他辛辛苦苦从蒙古铁蹄的屠刀下逃过一劫,万一要是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之下,那岂不是太冤枉了。
可是天下之大,哪里有他的容身之处呢,难道要带着自己身后的这一票弟兄去落草为寇不成?可是跟在自己身后的这些弟兄,他们都是有家有室的,家人们都是分散在大宋各地的。
想着这些纠结心思的事情,连手中的那块大饼都没心思吃了。
从马背上解下水囊,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这是一个死局,以他的智慧无从下手解开。
要是,实在不行的话,还是去临安城里找他那位远房亲戚吧,当初在洋州城下,也是托着自己那位亲戚的关系,自己才有幸被从蒙古鞑子的战俘营里交换了回来。
哎。。。。。。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先打了临安城再说吧。
一行人草草吃了几口,便又骑上马匹继续朝着西边疾驰而去。
紧赶慢赶,在傍晚时分一行人总算来到了临安城郊,看着不远处那座巍峨的雄城,千总大人的心总算安定了下来。
“大家伙将自己身上的铠甲什么的都解下来,用包袱装好,咱们现在这身装扮可进不了临安城。
把刀枪什么的都就地掩埋起来吧,每人携带一把短刀作为防身用,大家伙一会儿跟随我一起进城,记住了,姿态都放低一点,千万不要惹事。”
收拾利落以后,一行人重新上马,朝着临安城东门方向走去。
看守城门的兵丁看到城外过来的那一伙马队,很明显,那些马匹都军中的优等战马,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只是这一行人都未曾穿戴军服。。。。。。
值更的头领听到了手下兵丁们的汇报,从城门口的那座值更哨所里走了出来。
说起来也真的巧,今天值更的这位头领与千总大人还是老相识,当年两人一起在洋州城下与蒙古鞑子大战过。。。。。。
“哦,李老弟,哪阵风将老弟您给吹回临安城了。怎么着,明州城那边的千总做的咋样啊。今天难得遇到老弟您,一会儿下更之后,咱们兄弟可得好好的喝上几杯!”
“王兄,我这有急事从明州那边赶回来,身后的这些都是自家弟兄,这天色也不早了,我先去我姑父那边有点事,等晚些时候我再去哥哥府上。”
城门口人多眼杂,千总大人也未敢将实情托出,实在是此事事关重大。
“好好好,那我晚上就在家里等着李老弟您咯。”说这话,一抬手,城门口值更的兵丁们便将千总大人一行五十多人给放进了城里。
将一众亲兵侍卫安排在临安城南门不远处的一家客栈以后,千总大人与掌柜交代一番,然后骑着马朝着他的那位远房亲戚家走去。
一路上,他在脑海中不停的回想着早晨的经历,想着一会儿遇到自己的那位姑父以后该怎么向他说明情况。
蒙古鞑子的凶悍,虽然在大宋底层百姓之间还是一个秘密,但是在大宋的整个军事集团中间已经是一件人所共知的事情。
甚至连大宋的文官集团,虽然在朝堂之上,在皇帝面前,有时候还会吵吵几句什么与鞑子决一死战之类的话语,可那也仅仅只是一些场面话而已。
“哎,算了,还是照实说吧,瞧那鞑子的来势汹汹,他们绝对不是仅仅只为了一座明州城,估计他们十有八九是谋图整个大宋的南方江山!”
带着种种思绪,千总大人敲响了自家姑父的大门。
没过一会儿功夫,大门从里面打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管家从敞开的门缝里探出头来。
“你是谁呀,来府上可有什么事吗?”
“哦,原来是王官家,我来找我姑父的,有重要的事情向他禀报,我姑父在不在家?”
“哦,原来是李将军,今天什么风把您给吹过来了,稀客稀客,快快里面请,老爷刚刚回来没一会儿功夫,正在书房那边看书呢。你稍等一会儿,我给你通报一声。”
“多谢官家了。”
自家亲戚,也就没有了那么多繁琐的事情,王管家去了里屋给老爷通报,李千总牵着马匹前往后院,将马儿拴在后院的那可树上,然后自己走到堂屋那边等着自己姑父的传唤。
“哎呀,李将军您稍等片刻,老爷马上就过来。
来个人,给李将军倒杯茶过来!”
“多谢官家了!”
李千总安静的坐在椅子上等着自己姑父,心中还在一直盘算着待会儿的事情该怎么向姑父大人张嘴。
茶水刚刚端上来没一会儿,之间从客厅的屏风后面走出来一位老大人。
李千总连忙站起来,双手抱拳说道:“姑父,好久不见,进来身体可好,侄儿在这里给您见礼了!”